连接每一场跨越岁月的团圆

作者: 月山

同行者:夏雪,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江苏管理员

夏雪的声音听着如初次接受《莫愁》采访时一样爽朗、坚定,给人踏实、安心的感觉。如今,她所在的“宝贝回家”团队仍在不断拓展寻亲版图。2022年,团队专门成立烈士寻亲组,夏雪当即选择加入。那时她已是江苏区域的管理人,肩上的责任本就不轻,“但当站长希望我牵头负责烈士寻亲组时,我没有丝毫犹豫——我的父亲是参加过革命的老兵,这让我比其他志愿者更能体会烈士家属的心境,也更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为抗美援朝烈士魏洪福寻亲的经历,让她至今仍难以忘怀。起初,一名志愿者在锦州的烈士陵园中发现了烈士“魏磊”的墓碑,但信息模糊不清,只了解到这位烈士受伤后在锦州医院牺牲,职务是卫生队队长,籍贯标注为山东丰县马寺。夏雪凭借多年寻亲工作的经验果断推测:“沛县、丰县现在都属于徐州,这个烈士说不定就是徐州人。”带着这份推测,志愿者们踏上了沛县马寺村的走访之路。

走访的艰难远超预期。志愿者在当地找到了一条魏洪福烈士的线索,与寻亲对象魏磊的信息多有吻合,唯独名字相差甚远,这一发现让满怀希望的寻亲工作陷入僵局。但夏雪没有气馁,她和烈士家属日夜不休,逐页翻阅沛县县志、抗美援朝纪念馆档案,反复比对每一条信息。最终,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浩如烟海的资料中,“魏洪福”的名字终于浮现,却没有“魏磊”烈士的信息。夏雪敏锐捕捉到关键:“当年不少革命者投身革命后会改用化名,魏磊很可能就是魏洪福。”经过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严谨核实,最终确认“魏磊”正是马寺村的魏洪福。

今年清明前夕,魏洪福的妹妹来到锦州烈士陵园。她颤抖着双手轻抚墓碑,泪水夺眶而出:“哥,我们找了你这么多年,终于找到你了……”目睹这一幕,夏雪眼眶泛红。这一刻,她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坚持终于让跨越岁月的牵挂有了圆满结局。如今,夏雪所在的小组已为3000余位烈士家属寻回亲人。

在普通寻亲工作中,夏雪同样全力以赴。流浪孩子小胖因幼年离家,他的记忆早已模糊。为了唤醒沉睡的回忆,夏雪每天像唐僧念经般和他聊到深夜,从早餐的包子聊到家乡的味道,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无数次的失望后,转机终于出现。一次,夏雪随口问道:“小胖,你上幼儿园时,老师怎么叫你?”小胖脱口而出:“老师叫我肖丹。”这个答案让夏雪又惊又喜:“你这个傻孩子,肖丹不就是你的名字吗?”抓住这条关键线索,她立刻投入查找,终于在贵州铜仁被拐儿童档案中发现与小胖高度吻合的信息。那一刻,她激动得浑身颤抖,随即多方联络协调,最终成功让小胖重回家人身边。

夏雪说:“其实寻亲工作没有什么技巧和窍门,靠的是纯粹的初心和坚持的韧劲。”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今,沟通、交流依然是寻亲工作的重要方式。

去年,夏雪在菜市场偶遇一位老人,对方跟她打招呼,她便也点点头。原来,这是夏雪曾经帮助过的一位寻亲者,他在20世纪60年代逃荒时与家人失散。老人握着她的手说:“你可能不记得我了,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你,是你帮我找到了回家的路。”这句朴实的话瞬间暖透了夏雪的心。这样的瞬间像点点星光,照亮夏雪在寻亲路上前行的方向。或许,那些被时光搁浅的团圆期盼,那些重逢时滚烫的泪水与笑容,正是支撑她在这条路上步履不停的全部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