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宝打光

作者: 彬彬

00后桂昊雯擅长文物摄影,曾被武汉博物馆等数十家单位邀请拍摄文物,并担任《中国国宝全书》摄影指导。2025年5月,在敦煌文物保护与展示项目中,她选用低强度、高显色性的光源,为诸多壁画设计出一套独特的光影系统,避免对壁画造成损害的同时,使壁画的色彩和细节更加清晰,质感更加温润。

用单反拍摄文物

桂昊雯出生在江苏扬州,性格活泼,从小就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小时候,父亲经常给她讲一些历史故事和典故,培养了她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从初中开始,桂昊雯就喜欢逛博物馆。一次,她在微博上看到了文博摄影作品,那些照片里的文物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向她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桂昊雯被深深吸引,对文物摄影产生了兴趣。父亲得知后,送给桂昊雯一台入门级单反相机。一有空闲,她便去各地博物馆参观,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文物拍摄下来。博物馆不允许带三脚架,不能用闪光灯。为了不让照片“糊掉”,桂昊雯在调低感光度的同时,还要使用合适的快门速度。后来,她逐渐掌握了一些好出片的拍摄角度。

高中时,桂昊雯得知《千里江山图》要在故宫展出,便顶着学业压力前往北京,只为一睹作品的风采。桂昊雯利用课余时间一点点自学摄影,研究明暗关系理论,并学习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

以“摄影眼”发掘文物的独特美

2020年考入武汉大学后,桂昊雯主修数字出版专业,选修了通识教育课程《中华文物品赏》。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往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身临其境体验文物之美,学习专业知识,这加深了她对文物的理解,对文物摄影的兴趣更浓了。桂昊雯利用学习素描时积累的光影认知,来辅助文物摄影。每一次拍摄前,她都会做大量的功课,研究博物馆展厅的光影,通过解构那些优秀的文物摄影作品,学习拍摄技巧。

有一次,桂昊雯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拍摄“银镂空竹纹碗套”展品。她在尝试了平视、俯视、斜看等各种角度后,终于找到了最佳拍摄手法。她透过碗前面的镂空处,手动对焦到碗内侧,使照片焕发出独特的艺术之美,明暗交叠,闪烁晶莹。就像中国水墨画一样,讲究近实远虚,竹子着墨的浓淡往往能表示距离与空间感,这张照片忽然有了故事感。

随着不断地探索和练习,桂昊雯对摄影作品的标准把控越来越高。她的社交账号“竹间浑人”专门分享文物摄影作品及拍照经验。其中,标题为《我看到的VS我拍到的》帖子最受欢迎,帖子下的讨论有数千条。桂昊雯说:“一件文物摆在展柜里,如果没有人讲它的故事,它永远就只是一个冰冷的陶罐。只有人们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才能知道其历史价值。”比如清代掐丝珐琅桐叶形笔掭,是一件融合宫廷工艺与自然意趣的文房珍品,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据清宫档案,乾隆时期常将掐丝珐琅文房器赏赐给西藏地方官员,既彰显皇恩,亦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唐代伎乐飞天纹金栉是一件极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的文物。唐代贵族妇女发饰复杂,金栉作为“八大发饰”之一,多插于发髻正面,彰显身份地位。桂昊雯讲起文物如数家珍。

学业之余,桂昊雯奔波于全国各地拍摄文物,已打卡五十多家博物馆,成为“视觉中国”的签约摄影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邀请她担任《中国国宝全书》的摄影指导。武汉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数十家文物单位,也纷纷邀请她专门去拍摄文物。在上海博物馆,桂昊雯拍摄一件漆器文物时,巧妙地运用仰拍角度,将博物馆的灯光融入画面,使灯光宛如一轮明月,营造出古诗中“举杯邀明月”的意境,赢得专家们的称赞。

给敦煌壁画量身定制光影

2024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桂昊雯到清华大学数据传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当得知一个关于敦煌文物保护与展示的项目正在招募专业人员时,桂昊雯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在这个项目中,她主要负责为敦煌壁画和佛像打光。因为敦煌莫高窟的环境特殊,洞窟内的壁画和佛像对光照的要求极高。光照过强会损坏壁画,光照过弱又无法清晰地展示文物的细节。同时,不同洞窟的壁画和佛像在风格、色彩和保存状况上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光影设计。

为提供最适宜的光影效果,桂昊雯深入研究敦煌壁画的特点和保存状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设计光影系统。她充分考虑了壁画的色彩还原和细节展现,选用了低强度、高显色性的光源,避免对壁画造成损害的同时,能够准确地还原壁画的原有色彩。同时,她运用了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通过调整光源的角度和强度,使壁画的细节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在为佛像打光方面,桂昊雯注重表现佛像的神韵和庄严。她采用了柔和的光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照射,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她还运用特殊的滤光片,对光线的色温进行调整,使佛像的质感更加温润。

桂昊雯还在不同的时间段和环境下调试光影系统,记录下各种数据,并据此改进优化。经过桂昊雯和团队的共同努力,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佛像在新的光影系统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专家们走进洞窟,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艺术和文化进行了一场亲密的接触。

2025年五一期间,游客们对新的展示效果赞不绝口。一位法国游客说:“敦煌莫高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艺术和文化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这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桂昊雯给敦煌壁画量身定制光影的消息传出后,在国内外文物界引起关注。国外一些著名博物馆对这项技术非常感兴趣,表示要和中国加强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而桂昊雯也对历史文化瑰宝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她说:“文物承载的文化、科技美学、历史价值是如此之高,它的璀璨足以让人从心底生发出文化自信来。”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