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早餐

作者: 王莉

又是一个忙碌的周一早晨。

自从老人回老家不再在上海帮我们带孩子做家务,每天早晨就是我和丈夫最忙碌的时候。尤其是每个周一的早晨,我俩的单位都要开周例会,两个孩子的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我们四个人都要比平时早一些出发。可就在如此紧张甚至紧迫的时刻,两个孩子依旧不会闲着,兄弟俩的争吵声穿过厚重的厨房门,越过抽油烟机的高分贝噪声,准确地传到我耳边。我立刻拉开厨房门冲进餐厅。只见哥哥和弟弟正在为争夺一块牛肉而撕扯着,差点就要大打出手,还好我及时赶到,制止了他们。

如此场面激烈的热闹早餐,在老人回老家之后经常在我们家上演。

我研究生毕业时生了大宝,等我快四十岁时,国家有了政策,又生了小宝。哥哥大弟弟八岁,如今已是1.80米的高大威猛的高中生。可他依然常常为了一块牛肉、猪肉或鸡肉,和小学生弟弟争抢得面红耳赤。作为心理学硕士,我十分理解哥哥的心理,他要争的哪是肉本身,而是哥哥的地位、长子的权威,以及他枯燥乏味而压力巨大的高中生涯里可怜巴巴的一点点搞怪的乐子罢了。我也十分理解弟弟的心理,他要抢的也不是肉本身,而是弟弟的尊严、不服输的志气,以及他同样枯燥乏味而百无聊赖的小学生涯里难得的一点别样的乐趣。

我曾试图阻止他们俩的争肉大战,使用过分餐制,每人一碗肉,平均分配。可无论哥哥还是弟弟,都能找到两碗肉的细微差别,然后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把一个本该分秒必争的周一早晨搞得异常的丰富多彩。看我勃然大怒,兄弟俩都心满意足。

今天,一个无比平常的周一早晨,在把兄弟俩都准时送到学校,又把顺道的丈夫送到单位后,我终于在车里获得了片刻的宁静。打开收音机听听随机蹦出的老歌,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今天电台里播放的老歌是《常回家看看》,以前年轻时听不懂这首歌,一听到就马上换台,没想到今天却觉得津津有味。

突然有点想家了。前两年我的婆婆和妈妈还在上海和我们一起生活,帮忙带孩子做家务。那时候的早餐是真的热闹。并不阔绰的屋子满满当当住着六口人,婆婆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碌,我、丈夫和孩子们在餐厅里坐享其成。那时候的周一早晨在老人的照拂下一切都井井有条,热闹而有序。可惜去年老人说年岁已高,一定要回老家生活,就离开上海回去了。

我刚刚参加工作半年,父亲就溘然长逝。想起儿时的热闹早餐,那真是盛况空前,因为我们家有三姐妹,三个女孩睡足了觉起来,早餐时刻自然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有时候是有说有笑,温馨和谐;有时候也争风吃醋,争肉抢菜,惹得父亲大发雷霆。

那时候父亲还健在,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餐,即便争吵,也是热气腾腾,其乐融融。一晃我们都人到中年,而老母亲已是白发苍苍了。

想到这,不禁觉得今早兄弟俩为一块肉而闹腾起来的早餐,竟也那么值得珍惜。是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刻,都有其特有的韵味。这韵味,绝不重复,也不单调,而且一去不复返。

编辑 吴元梓 1159492305@qq.com

上一篇: 观窗识人
下一篇: 泥土下的时光胶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