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陶痴”丈夫玩泥巴:千年窑火生生不息

作者: 阿乖

读传媒专业的张温柔,向往着镁光灯下的舞台。与陶艺高手刘嘉豪恋爱后,她放弃梦想,与他一起走上辛苦的陶艺之路。

时光流转,十年倏忽而过,夫妻俩将千年非遗锻造成浪漫的爱,走向世界。

爱玩泥巴?男友是隐藏高手

2014年,张温柔与同学结伴,第一次去男友刘嘉豪家串门。眼前,是一栋二层小楼。一楼是陶瓷加工厂,二楼是仓储生活区,上下两层,足有3000多平方米。同学惊呼:“张温柔,你未来老公不但长得帅,还是个富二代呀!”

“哪有富二代天天玩泥巴?再说了,比起我们老家漫山遍野的茶园,这规模不算啥。”张温柔打趣道。

张温柔是90后,出生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她高挑美丽,梦想着站在镁光灯下的舞台上。2012年,她准备艺考,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她的画画老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大一新生刘嘉豪。得知他早已独立教学生画画挣钱,高二就接模特走秀补贴家用,张温柔倍感亲切。一来二去,两人聊得投缘。

当年11月,张温柔到长沙集训,约刘嘉豪见个面。初次会面,两人一见如故。张温柔拎着行李箱,刘嘉豪体贴地要帮她拎,张温柔一个躲闪:“不重,我自己来,没那么娇气。”

去培训学校的路上,车水马龙,刘嘉豪不动声色地换边,挡住了呼啸而过的车辆,将她护在身旁。张温柔心头一暖。刘嘉豪社恐,话少,不爱表达。可遇上张温柔,他却滔滔不绝起来:“我课余时间打工,是为了实现陶艺梦。将来,我想自己搭建烧制柴火窑。”

刘嘉豪是长沙市铜官镇人。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就出现了大型窑场,被称为“长沙铜官窑”,是我国陶瓷出口的名窑之一。刘嘉豪从小耳濡目染,对陶艺充满热爱。他多次跑去江西景德镇看匠人烧窑。大半夜的,他带上啤酒熟食,跟师傅们打点好关系,帮师傅们添柴火,学到不少开柴火窑的知识,还跟不少老师傅成了朋友。张温柔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年,张温柔考到长沙一所高校念传媒专业。两人在长沙团聚后,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刘嘉豪痴迷陶艺的脚步越迈越宽,他做兼职挣到钱就前往广东佛山和江西景德镇等地去学习烧窑技术和制陶技艺。大二时,他的手作陶艺作品《器》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凤凰银奖。

别人谈恋爱是逛吃,张温柔是到刘嘉豪的出租屋看他玩泥巴。那天,她在房间里看到一台大大的机器——拉坯机。刘嘉豪想动手做一批陶艺作品,为接下来自己开柴火窑做准备。

开窑要请不少工人,还有很多复杂的程序,张温柔有些担忧:“这么大的人力物力的投资,你确定你搞得来?”

“放心,我是在这个圈子里长大的。”张温柔这才知道,刘嘉豪祖上几代人都在铜官窑以制陶为生,是名副其实的工匠家庭,人称“泥人刘”。爸爸刘坤庭是当地唯一双国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世纪90年代末,因国企改制,效益下行,刘坤庭和妻子辞职南下,在潮汕一家陶瓷公司当技术高管。刘嘉豪上小学四年级时,他们辞职回到铜官镇创业。

父母起早贪黑地打拼事业,非常辛苦,三令五申让刘嘉豪好好读书,将来读大学,去大城市生活、工作,远离陶艺。可他偏偏喜欢陶艺,走过很多地方后,他想摒弃当下普遍使用的燃气窑和电力窑,重开柴火窑,做自己设计的特色陶艺。父母不支持,他就做兼职攒钱去学习。

张温柔对刘家的百年技艺传承没太上心,倒是被男友制作的陶器半成品吸引了:“烧吧,我也好想看看它们烧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

刘嘉豪备受鼓舞。做兼职攒下一笔钱后,他兴致勃勃回家,跟爸妈说了他的计划。爸妈极力反对:“家里有现成的电窑燃气窑,你偏偏要去烧最难的柴窑,你这是没苦硬吃,有你好受的!”那天,刘嘉豪与父母大吵一架后,不管不顾地自己张罗起来。

1320℃高温,见证浪漫见证爱

刘嘉豪的柴火窑开起来了。亲历烧窑过程,张温柔惊呆了。开一次窑,起码要烧三天三夜,现场热浪直扑,五米开外都能高温灼灼。窑口火花翻滚,需要72小时不间断添柴。刘嘉豪要守窑,还要监督工人。他连续熬了几天夜,两眼通红,疲惫不堪。

偏偏他要求还高,为达到烧制效果,他要求柴火窑温度必须达到1320℃。可他请来的师傅后劲不足,窑内温度冲到800℃后就冲不上去了。就在刘嘉豪心急火燎时,刘坤庭带着一帮学徒赶来帮忙。刘嘉豪看着老爸他们一上来就开干,心里很感动。

张温柔远远地看着未来公公,只见他挂着一件湿透的老背心,麻溜地指挥徒弟们分工合作,在窑口奋战,直到窑内温度一路拉升。她看了男友一眼,刘嘉豪撇嘴不言。她赶紧跑去给大伙儿分饮料,派吃食。刘坤庭看了看刘嘉豪,又看了看张温柔,眼里满是对她的肯定。

窑烧了五天五夜,在刘坤庭的鼎力协助下,窑内温度直冲1320℃。然而,开窑后,成品率只有30%,成本太高了,刘嘉豪被老爸一通说教。

张温柔安慰男友:“成品率是低,但这都是精品,还是独一无二的孤品。我们就走少而精的路线,兴许能卖个好价钱。你只管干,我去帮你卖!”

他们在铜官老街张罗起一家店,展示、出售刘嘉豪的作品。第一天开门,稀稀拉拉来了几拨人,夸他们的作品独特、精美,但也仅止于此。张温柔怕男友遭受打击,更怕他没钱继续创作,着急了。这回,倒是刘嘉豪沉住了气:“不急,喜欢柴烧陶器的人一定识货,我们只需要等待有缘人即可。”

张温柔也沉静下来,接待一波又一波参观者,一次次跟大家讲柴火窑与工业窑的区别,讲解作品的工艺,讲得口干舌燥。

大半天过去,店里来了一位三十岁左右、带广东口音的女士。对方端起陶器作品来回挨个把玩,还不停询问创作思路、工艺、价格等问题。张温柔亦步亦趋,小心陪同。

终于,店里开出了第一单,张温柔开心得跳了起来。刘嘉豪淡定地递上一杯水,给她复盘:“越是问得多的客人越懂行,越有可能成交。那些每件作品都会说好看的,通常就只是看看……”设计、研发、生产、品控再到销售,刘嘉豪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张温柔既佩服又心疼。

之后的周末,张温柔都会坐大巴摇晃3个小时,从长沙市区来铜官老街守店。她眼见着一团泥巴,经过男友的双手变成造型独特的坯胎,再经过柴火窑高温煅烧,变成一件件精美的陶器,整个过程是如此奇妙、浪漫。在男友的熏陶下,本就熟悉茶艺的张温柔,渐渐迷上了陶艺,也慢慢淡出了镁光灯下的舞台。

刘嘉豪成立了个人工作室。2015年,他还未毕业就自建了湖南省首个现代无烟柴窑,将柴烧技法融入铜官窑烧制,推动了铜官窑从日用陶瓷向工艺美术的转型。原本不支持儿子入这一行的刘坤庭夫妇,见无法阻拦他,便改了主意,让儿子接手家里的陶瓷厂。“泥人刘”是父母一手创立的品牌,刘嘉豪自觉年纪还小,担心做不好,便拒绝了。

张温柔大学毕业后来铜官镇跟刘嘉豪一起打拼。张温柔加入刘嘉豪的工作室,未来婆婆将手中为“泥人刘”申请长沙百年老字号的工作交给了她。

事业未成,张温柔和刘嘉豪一致决定,暂不举行婚礼。不过,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套古朴别致的陶器。知道她爱茶,爱茶艺,刘嘉豪特意为她烧制了这套茶具,并取名“石幽”。

张温柔翻阅成堆的申请资料,才真正对刘嘉豪的家境和铜官窑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如果刘嘉豪不接手家业,三代人的心血就此戛然而止,着实可惜。而长沙铜官窑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怎么着也要传承下去。

刘嘉豪的创作和心性逐渐成熟后,不再将创新与传统完全对立起来。夫妻俩深入沟通后,他决定给传统工艺注入新创意,盘活传承千年的手艺。

张温柔彻底告别大众传媒舞台,甘愿搬到长沙郊区,全力协助丈夫。刘坤庭退休后,刘嘉豪承接老爸的角色,四处宣传铜官窑。

夫妻携手,送千年非遗出海

刘坤庭工艺技术一流,刘嘉豪在创作上也很有想法。有时候,父子俩在工作上难免会有些分歧。

有一次,刘嘉豪做了个嘟嘟兽创意陶器,为凸显其圆润,他没设计小嘴。刘坤庭做陶坯时特意加了小嘴,说这样更方便小孩玩耍。刘嘉豪担心加了小嘴不好上釉,坚持维持原状。父子俩为此争执起来。公公拍着胸脯道:“以我的技术,上釉绝不会出问题。”张温柔赶紧过来打圆场。

张温柔发现,刘嘉豪和公婆因为工作忙碌,平时话不多。一到节假日,她就招呼大家一起围坐,小酌一番,在饭桌上聊聊工作,聊聊生活。

在张温柔不动声色的调剂下,刘嘉豪与父母之间的话多了起来,相处得像朋友。公婆逢人就说,儿子找了个好媳妇。

与此同时,张温柔还利用互联网把刘嘉豪的作品和泥人刘、铜官窑的故事发到网上,吸引了不少粉丝。张温柔顺势搭建起了线上销售网。

2019年,两人举行了盛大的婚宴,隔年张温柔生下大女儿。新手妈妈手忙脚乱,又遭遇工作室销售业绩上不去,张温柔很焦虑。

刘嘉豪安抚她:“怕啥,有我呢,百年老店走至今日,啥风浪没经历过。”他带她进城吃美食,逛街。张温柔怕他太辛苦,急于协助他,便把妈妈接过来照顾女儿。

刘嘉豪怕岳父母长期分开不妥,干脆把岳父也接过来。有张温柔在,四位老人相处融洽。刘嘉豪特别喜欢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氛围,不管多忙,都尽量抽时间回家吃饭,陪老爸和岳父小酌一杯,一起聊家常。他内心越发平静,愉悦,创作灵感喷发。

2021年,张温柔和刘嘉豪在继承铜官窑长沙彩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搭配点彩技艺,共同创作了一系列新作品。刘嘉豪声名大噪。

刘嘉豪多次去国内外推广长沙窑。参加交流活动多了,他越发想把铜官窑的特色展示出来。唯有创作更多泥人刘的产品,才可能扩大铜官窑的影响力。他不顾资金紧张,做了系统策划——开办陶艺培训班,无偿传授技艺;创建陶艺工作室,吸引游客来体验。他将铜官窑陶瓷釉色与湖湘文化结合,计划推出有青春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工艺品。可这样一来,刘嘉豪不仅缺乏资金,销售也是个大问题。

张温柔通过原先积累的私域客户发布新产品信息,很快吸引一批铁粉来购买。柴烧制品颇具收藏价值,有高端客户提出来一次性包圆他们的产品。这样一来,就没了销售困扰,张温柔动心了。刘嘉豪不同意:“这是变相引入资本,他势必会对我们的创意和生产进行干预,违背了我们的初心。”

张温柔依然站到丈夫这边,拒绝了百万投资的诱惑,转战线上直播,以解决销路问题。她凭借早年积累的主持经验,首次开播就吸引了两千多人观看。这场直播,张温柔成交了10万元。有一次直播,在线积累人数达12万人。

长沙文旅火爆出圈后,张温柔看准时机,让自家产品进驻各景点进行展示,迅速打开了知名度。2024年,刘嘉豪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2025年4月,“三湘四水·相约湖南”文化旅游走进英国推介会在伦敦举行,刘嘉豪带着最新作品前往推广,铜官窑又一次在海外大放异彩。

平日里,刘嘉豪在外四处奔波,张温柔就在家镇守大后方,用心经营自媒体。

镜头下,张温柔落落大方地讲述铜官窑的历史和丈夫的创作。曾经,她为丈夫放弃镁光灯下的舞台;如今,丈夫还给了她另一个璀璨的舞台,让她尽情绽放光芒。

编辑/张亚萍

2552812880@qq.com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