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少女”屡破吉尼斯:“基因”轨道驶向旷野
作者: 李红都2025年4月6日,陈诺以0.57秒神速还原魔方的视频引来全网一片惊叹。视频在《人民日报》抖音号点赞量居然超过110万!国内数百家媒体同期也转发了这则新闻。当年的“小调皮”成了央视新闻点赞的“魔方少女”,母亲丁凌玲欣慰地笑成了一朵花。
以静“治”动,带女儿打开新世界
2002年8月,陈诺降生在福建省龙岩市的双职工家庭。看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小姑娘,丁凌玲暗下决心,要把女儿培养成才。
丁凌玲大学毕业后在银行工作,很重视开发孩子大脑功能。陈诺三岁起,丁凌玲就买了《看图识字》《小儿学唐诗》。生性好动的陈诺,像只活泼的小鹿,总是喜欢跑来跑去,注意力集中不了两分钟,根本不能静下来。
2008年大年初二,丁凌玲和丈夫带着女儿回娘家拜年。那天,外婆马文仪将打扫卫生翻出来的玩具魔方递给外孙女玩。没想到,小陈诺拿起魔方就放不下了……丁凌玲灵机一动:引导女儿学益智玩具,让她安静下来!
当晚,丈夫看到妻女拿着魔方卧在沙发里玩得不亦乐乎,就逗她俩:“你俩要是能把六个面都还原了,我就请你俩吃大餐。”丁凌玲笑着“应战”。看着魔方上错乱无序的色块,丁凌玲上网找答案,无数次地摸索后,复原了魔方。
丁凌玲兴奋地把小陈诺拉到身边,手把手地教女儿学魔方复原技巧。陈诺用两只小手,初次复原了一面色块,紧接着,小陈诺继续探索……当她第一次成功复原魔方后,兴奋地拉着丁凌玲的手,又蹦又跳。丈夫眼里也写满了自豪:“走,我请你俩吃大餐去。”
有了复原魔方的经验后,小陈诺对玩魔方的兴趣更大了,经常坐在沙发上研究一下午。
学会了玩魔方,小陈诺总是在院儿里给小朋友们表演这个绝技。很快,“六岁小孩能复原魔方”的消息在院子里和幼儿园都传开了,她成了方圆十里众人皆知的“魔方小明星”。听着老师的赞赏,小陈诺的眼睛笑成了月牙。
看着野马一样的女儿能安静地坐上一两个小时,丁凌玲心里也特别高兴,有这份坐功和定力,将来不愁女儿不会静心学习。
2008年9月,陈诺步入小学校园,像丁凌玲期待的那样,因为有了坐功和定力,陈诺上课和在家写作业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但随着年级的增长,陈诺的生活日渐被作业和考试填满,魔方慢慢被陈诺遗忘在抽屉里。丁凌玲自己也不再玩魔方,每天陪伴女儿读书学习,奋战中考。
转眼,陈诺上了初中。
初三那年,某日,陈诺放学回来就开始翻抽屉。原来,陈诺隔壁班有七八个擅长魔方的男生经常在课间十分钟PK魔方,他们手指翻飞,很快,魔方就被复原。看到他们炫技,陈诺突然想起自己六岁就会这个。她挤过去,说自己也能还原魔方。
一个玩魔方的同学不屑地说:“就你?谁信啊。”陈诺赌气地抢过对方手里的魔方,想当场证明一下实力,没想到,因为太久没玩魔方,小时候学会的技巧居然忘光了……
原来如此,丁凌玲笑着安慰女儿:“他们16岁能做到的事,咱家小姑娘6岁就做到了。就像你去过海边,看过了大海的辽阔美丽,为啥非得向身边人证明你去过呢?”
“也不是为了证明啥,只是看到他们复原的速度挺快的,我也想学一下。”陈诺认真地说。
当晚,丁凌玲翻箱倒柜地找出几个魔方,本想重新教女儿复原技巧,可她转了一会儿,发现自己也忘了。
本以为陈诺只是一时心血来潮,但几个月后,班主任突然打来电话“告状”……
重拾魔方,“小神童”欲战吉尼斯
原来,为了尽快找回复原技巧,陈诺书包里总是塞着几个魔方,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在操场上嬉笑玩耍,她就坐在教室里,捧着魔方,左转右扭。有次,上自习课的时候,陈诺又忍不住地偷偷拿出魔方,结果因为太痴迷,班主任来查自习课纪律,走到她身后了,她都没感觉。陈诺被班主任很严肃地训了一顿,书包里的几个魔方也被班主任没收了……
当晚,丁凌玲温和地跟陈诺促膝相谈:“妈妈知道你喜欢魔方,有爱好是好事,但要注意分寸,不能影响功课。只要你能保证不在课堂上玩魔方,保证回家先写完作业,我和你爸就支持你!”看到妈妈不但没批评自己,还愿意支持这个爱好,陈诺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陈诺不仅学习成绩没下降,魔方技能也不断提升,最快的时候,仅30秒就能复原魔方。得知那几位同学课余经常参加省内的魔方比赛,陈诺也很想试试自己的水平能不能排上号。
作为奖励陈诺成绩的礼物,接下来的几年,丁凌玲都会抽空带女儿参加省内魔方比赛。在赛场上认识了很多玩魔方水平很高的选手,陈诺的魔方成绩在慢慢进步。但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她的成绩都卡在WCA比赛女子第四名这个位置……
陈诺在网上不断学习,也经常请教魔方高手们,她的成绩在慢慢提升。2018年12月9日,陈诺终于拿到了WCA(世界魔方协会)比赛女子第一名(不分年龄段)的好成绩。
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诺认识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叶佳希老师。叶老师发现陈诺的手速很快,认为她不应该局限于魔方,就推荐她练习竞技叠杯(一项融合手眼协调与竞技速度的现代运动)。
回龙岩后,陈诺每天都会苦练叠杯。但一个人练习,难免枯燥无趣。陈诺想让妈妈陪她练,丁凌玲果断地拒绝了:“你自己玩吧,妈年龄大了,真不想学了。”她想告诉女儿应该遵守跟爸爸的约定,学习第一,魔方第二。
四代同框,“基因”轨道驶向旷野
2019年9月的一天晚上,陈诺又开始“诱惑”妈妈学叠杯:“妈,WSSA(世界竞技叠杯协会)下个月要举办比赛了,叶老师已给我报上名。你也陪我一起参加团队赛嘛。”
耐不住女儿软磨硬泡,丁凌玲参赛了。她第一次参加35岁以上年龄段的叠杯赛,个人项目就全部进了决赛。陈诺骄傲不已:“妈,你学半个月就这么棒!”
那次比赛,由于陈诺在18岁以下年龄段的分组,而那个分组的选手经验都比陈诺丰富,结果那次比赛,丁凌玲个人项目全部进了决赛,陈诺却没入围。赛后,陈诺发了个朋友圈:“有种尴尬叫拉着妈妈去比赛,妈妈全部项目都进决赛了,我没进。”
看到女儿失落,丁凌玲很心疼:“妈妈入围是侥幸,妈妈陪你练下去,你一定能成功的!”此后,只要女儿在家,丁凌玲就主动跟女儿PK叠杯,陪练。母女俩在客厅摆开陈列,眼睛紧盯杯子,手指快速地翻飞……
叠杯技能达标后,叶佳希老师又给陈诺推荐了汉诺塔项目(一个源于印度古老传说的益智项目,兼具数学原理与思维挑战性)。
2019年12月,在叶老师的建议下,陈诺正式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挑战。
把挑战视频发给吉尼斯总部后,陈诺每天都忍不住上网查看相关信息,三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任何回音。丁凌玲说:“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百折不挠才是常态。”
陈诺不再关注网络信息,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和正常生活上,情绪也不再受外界影响。
第二年4月,当陈诺已忘了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收到叶老师打来的电话:“陈诺,你以35.96秒打破了‘最快时间解六层汉诺塔’吉尼斯世界纪录!祝贺!”第一次申报,就打破了世界纪录,陈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丁凌玲温和地提醒女儿:“小诺,别忘了妈妈曾给你说的话,胜不骄,败不馁。”陈诺笑应:“遵命。”
破纪录后,陈诺引来诸多关注,许多媒体也报道了她破纪录的消息。2020年5月6日,陈诺在福建省厦门市以29.32秒的好成绩再次打破“最快时间解6层汉诺塔”的吉尼斯纪录。
2020年10月,陈诺应江苏卫视之邀,参加《最强大脑》节目录制。带着对女儿的牵挂,丁凌玲跟丈夫也坐飞机前往江苏,为女儿首次上电视“保驾护航”。
一开始,陈诺发挥顺利,第一个项目就拿到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在进行第二个项目时,因为现场有88台ipad,陈诺不小心点错了ipad,被取消成绩。个别黑粉在网络上冷嘲热讽:“就这样的脑子,还敢去参加最强大脑?”那些刻薄的评论,像坚硬的冰块,让她感到心里又凉又痛。女儿目光中透出的悲伤,刺得丁凌玲心疼。她带女儿来了个“二日游”,让一路的美景,安抚女儿烦闷的心。
路上,看到有人在河滩上放风筝,丁凌玲就说:“诺诺,风筝有风,才能飞上高空。如果怕风,那风筝只能在地面做个摆件。人也一样,你能抵住多大诋毁,才能赢来多大赞美。敌意只会让你变得更好、更强大!”
在丁凌玲的技术陪练和心灵陪伴下,陈诺的技能和心理素质都在不断提升,后来,她又学了其他不同的竞技项目。
2021年8月25日,陈诺在福建省厦门市,以3.53秒的成绩创造了“最快时间把魔尺拼成球”的吉尼斯纪录;2021年10月2日,陈诺在上海市与队友一起,以9.201秒的成绩创造了“双人叠竞技杯cycle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21年12月27日,陈诺又在福建省龙岩市,以6.14秒的成绩创造了“最快时间解三国华容道”的吉尼斯纪录,同日,她还以21.21秒的成绩,创下了“中文在触屏手机上输入文字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22年3月10日,陈诺与叶佳希老师以37.58秒的成绩,打破了由中国选手保持的41.73秒“最快时间双人排列一盘中国象棋”的吉尼斯纪录。2022年6月,母女俩参加央视“多彩少年”节目录制。
看到母女俩竞技PK,三岁的小外甥和年近八旬的外婆马文仪也很好奇地加入了家庭叠杯赛的队伍。某日,丁凌玲用手机把外婆和陈诺PK叠杯的情景拍了视频,陈诺觉得好玩,随手发在社交平台上……
2022年9月,央视导演看到马文仪和陈诺一起PK叠杯的视频,就给陈诺打电话,邀请她和外婆、母亲一起上央视。
那天,陈诺给马文仪打电话报喜:“外婆,你要上央视了!”没想到,马文仪却说:“哎呀,我正忙着打麻将呢,等会儿再说。”
当陈诺把外婆忙着打麻将不急着上央视的原话,当笑料讲给妈妈听时,丁凌玲却没笑,她很认真地告诉女儿:“外婆心静如水,专注于手里的事,做好一件,再做下一件。”陈诺眼睛一亮:“这也是赛手必修的心理素质。”
2022年10月,陈诺带着外婆、母亲、外甥一起走上央视《越战越勇》栏目。祖孙四代在益智游戏上的精彩表现,令全场掌声轰鸣不绝。
虽然名气越来越大,但陈诺却始终保持平常心。2023年12月27日,陈诺又在厦门以31.13秒的成绩,打破了由马来西亚选手保持的“最快时间盲解6层汉诺塔”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短短6年间,陈诺已破了16次吉尼斯世界纪录(汉诺塔、华容道、叠杯、魔尺等),成了红遍全网的“魔方女孩”。而马文仪也在外孙女的鼓励和指导下,报名参加叠杯比赛,2023年还拿下叠杯竞技世锦赛老年组冠军!
很多家长慕名而来,请陈诺引导他们的孩子学习魔方。2024年12月,她的学生胡若珵以9岁的年龄1秒还原圆珠魔塔,受到新华社的表扬。看着学生在赛场上稚嫩而认真的眼睛,陈诺仿佛看到了学生时的自己。
因为想让更多的孩子爱上既减压又益智的魔方,大学毕业后,陈诺创办了“小草魔方”益智学校。
而对丁凌玲来说,人生就像放风筝,得让孩子自己感受风的方向。她很欣慰,女儿已经找到了方向,且越走越远。
编辑/艾容
496034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