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才华驯夫”:水果作家捧回山花奖
作者: 杨柳岸2025年5月,央视新闻的工作人员来到四川省蒲江县箭塔村,采访山花奖得主卢树盈的励志故事。可谁能想到,多年前的她,还是个在婚姻中饱受委屈的“受气包”——
婚姻泥沼:被嘲笑的“作家梦”
“你是一个小学生,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就不要做作家梦了。如果你能发表一篇文章,我手板心里面煎鱼给你吃。”晚上12点多,王勇打完麻将回家,见卢树盈还在电脑前打字,调侃的话脱口而出。
这话彻底激起了卢树盈的斗志,她回怼道:“一年不行我就写两年,两年不行我就写十年……”
1976年,卢树盈出生在四川省雅安市中里镇龙泉村,她初一辍学,跟随父亲学做生意。1993年,父亲生意失败,欠下外债,回到龙泉村种地。
1995年,卢树盈在蒲江县甘溪镇开小饭馆,结识了做电器生意的王勇。1996年底,二人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甜蜜。王勇吃苦耐劳,但就是大男子主义严重,还好面子。他买了一辆旧车“跑出租”,欠了三万多元的债务,压得两人喘不过气来,经常发生争吵。
2000年他们还完外债,王勇卖掉旧车,回到箭塔村,挖了一个鱼塘养鱼。
不久,卢树盈怀孕,临产时竟连进医院生孩子的钱都凑不齐。好在卢树盈的母亲及时送来四百元,才解了燃眉之急。出院时,卢树盈手中仅剩下75元。
卢树盈住院期间,鱼塘里的鱼接连死亡,王勇一直瞒着她,害怕她担心。等卢树盈知道的时候,鱼儿都快死光了。
这次投资亏得血本无归,王勇一蹶不振,变得沉默寡言。家里只能依靠亲戚给孩子的一点红包艰难度日。
孩子满百日那天,卢树盈说服王勇放下面子,骑着一辆摩托车,驮着两个大竹筐,载着老婆孩子,去中里镇卖水果。
他们租了一间出租屋,用两根板凳和几块木板搭成“床”,全家人挤在一起。王勇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从蒲江拉橘子到中里镇售卖,十分辛苦。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只要孩子哭,他就责骂卢树盈。
孩子半岁的时候,卢树盈把孩子交给妈妈带,他们到处借钱,买了一辆小货车,一起摆摊卖水果。王勇的脾气不好,总是嫌弃卢树盈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做好。卢树盈很是委屈,暗暗垂泪。
有一天,夫妻俩抬水果筐时,竹筐插进卢树盈的指甲盖里,她痛得直流泪。王勇还发脾气:“你是不是没长眼睛?还是没用力气想偷懒?不就是一点小伤,你还好意思哭。”
日子还在继续,卢树盈卖完水果回家,既要带孩子,又要洗衣做饭,王勇却悠闲地“葛优躺”,还对她各种刁难。在他心目中,做家务和带孩子,本来就是女人的事。
卢树盈很是委屈,常常在夜晚默默流泪,想着如果自己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是不是就解脱了?
婚后一地鸡毛的生活,卢树盈找不到一点快乐,觉得自己就是个被婚姻磋磨的“受气包”。
转机出现在2008年。
那天,女儿拿着作业本来找她:“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卢树盈接过作业本一看,傻了眼:自己根本就看不懂!女儿才上一年级,自己就没办法辅导,以后怎么办?卢树盈有种深深的挫败感,坐在水果摊边走神。
端午节回娘家时,卢树盈看到小哥哥买的旧电脑能上网,瞬间被吸引。小哥哥教她几次后,她便迷上了网络。一天晚上,她在网上刷到一位外国老人80岁才开始识字,却在85岁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内心深受震撼。老人80多岁都能做到,自己才33岁,为何不能尝试?
她跟王勇商量:“我想买一台电脑学习写作。”“买衣服买金子都可以,买电脑不行。”王勇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在外面听人说有人上网搞网恋,还跟网友私奔,死活不同意妻子买电脑。
卢树盈天天磨着王勇给她买电脑,无奈之下,王勇召集卢树盈娘家人开家庭会议。他气冲冲地说:“卢树盈想买一台电脑,如果她被网上的人骗走了,你们可不要找我。”大哥和姐姐也担心,只有小哥哥站出来支持:“以前不识字的是文盲,现在不会用电脑的是脑盲。”
最后,王勇让家人表决,同意卢树盈买电脑的人举手。没想到王勇第一个举手,大家都笑了。
破茧成光:键盘敲出翻身仗
卢树盈买回了第一台电脑。这台电脑加上连通网线花了8000多元,是家里几个月的收入。王勇有些不开心,和卢树盈约法三章,每天干完家务活才能上网,不然他就扯掉网线。
每晚,卢树盈坐在电脑前,看到贴吧里的文章,也想把卖水果中遇到的故事写出来。
但写作并非易事,她很多字不会写,四个多小时才艰难打出十几个字。可卢树盈不服输,白天水果摊没顾客时,她就用手机学认字;晚上忙完家务,继续在电脑上练习,不会打的字就查字典,或者请教女儿,让她做自己的老师。
起初,王勇对卢树盈的写作满是不屑。他打完麻将回家,看到妻子还在电脑前敲击键盘,总要阴阳怪气几句。卢树盈不以为意。
那段时间,王勇晚上12点出去拉水果,第二天下午四点才回来,卢树盈就独自开着小货车,将2000多斤水果拉到摊位上卖。有时,卢树盈心疼王勇太辛苦,就跟着他去远处拉货。雪天里,柴油机被冻住,夫妻俩就捡柴火烘烤油箱,直至柴油烤化才能开动。
有一天卢树盈独自去卖货,因为下大雨公路都被水淹了,她把车停在路边发愁,水果不拉出去卖会烂掉的。正在那时,一辆卡车蹚水而过。她一咬牙,跟着卡车后面冲进积水里面,眼睛都不敢眨,生怕一个不留神开进坑里。
生活的艰苦,并没有磨灭卢树盈的梦想。在创作的第三年,她终于在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草原上的婚礼》。当卢树盈把样刊拿给王勇看时,王勇表面仍是不屑一顾:“你是缺牙巴咬虱子——碰巧发表了,不要得意。”卢树盈不理会。
水果摊生意要凌晨4点多起床,晚上8点多回家,她做完家务就扑在电脑前,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因睡眠太少,她常常因头痛而难受,但第二天依旧坚持。
随着卢树盈发表的文章增多,王勇心中莫名有了一丝危机感。而改变,源于卢树盈的一篇故事。她以王勇为原型写了一篇《仇将恩报》——一个卖水果的中年男人存好心做好事的故事。她拿给王勇看:“我把你写进我的故事里面了。”“真的?”王勇看到故事里的“自己”,心中既欣喜又羞愧。
当晚回家,王勇破天荒地没去打麻将,也没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吃完饭,他第一次主动把碗洗了,又把老婆换下来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之后还扫了地。
他揣着那份样刊向朋友炫耀:“你看,这是我老婆写的,以我为原型!”“王勇,你老婆好厉害!”朋友的夸赞让王勇深感自豪,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更多的生活重担。
此后,他不再抱怨,还会把生活中听到的趣事讲给卢树盈听。有一次,王勇看见做生意的朋友秃顶了还卖洗发水,他开玩笑地说:“你这都秃顶了,洗发水还有人买吗?”回家后,王勇随口就讲给老婆听。卢树盈感觉这事有点意思,后来写出了《推销心理学》,刊发后被多家杂志转载。
自己讲的故事被老婆写出来了,王勇很有成就感。此后,他人在卖水果,心里没闲着,只要听到有意思的故事,他就献宝一样回来给老婆“说道说道”,俨然成了素材收集员。
过去,王勇总是觉得生活平淡无奇,对身边的人和事毫不关心,可如今,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善于观察、乐于分享。
比翼新生:一举捧回山花奖
卢树盈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王勇也在悄然改变。他变得细心、体贴、热心肠。
有一次,镇里一处房屋着火,王勇随着人群飞奔过去,两个小时后才回来。卢树盈以为他去看热闹,其实他是去帮忙救火去了,还从着火的房子里救出两位老人!
还有一次,一个女孩遭遇车祸,王勇从自己摊位上冲出去,把倒在摩托车下面的女孩救了出来。
王勇内心的善良和责任感被激发出来后,遇到事总会毫不犹豫地冲在前面。后来,卢树盈还专门为王勇写了一篇《党员的“天性”》。
2016年,父亲病危。卢树盈为了完成承诺——把父亲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她每天只睡不到三小时,暴瘦20多斤。最终,赶在父亲去世前,她出版了《重生》。
书籍出版后,卢树盈出现头晕头痛的情况,只要接触手机或者电脑屏幕,头就晕得厉害。王勇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因过度劳累导致的脑血管收缩。
那段时间,王勇不仅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监督她休息:“你完成了心愿,以后别熬夜了,别把身体搞垮了。”在照顾卢树盈的日子里,王勇细致入微,熬粥、炖汤,变着花样给她补充营养,以往那个粗心大意、对家务一窍不通的他仿佛消失不见了。
身体恢复以后,卢树盈白天开着小货车出去卖水果,晚上又坐在电脑前追逐“写作梦”。
2018年,她创作的小品《我们结婚了》登上了全国乡村春晚。
2019年,卢树盈告别水果生意,回到箭塔村,盖起两层小楼,创办“卢树盈乡村作家工作室”,定期开展写作公益课。
王勇则自告奋勇化身安全员,保证学生们的安全。有时候,他还客串老师,给学生们讲写作技巧,讲怎么从生活中搜集写作素材。他自信满满,滔滔不绝,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得知卢树盈想去参加写作培训班,王勇二话不说表示支持:“老婆你放心去学习,家里一切都有我!”
2024年初,卢树盈凭借作品《箭塔村的故事》,获得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山花奖。她有些不信:“是不是做梦啊?感觉不真实。”王勇笑着对她说:“我就知道你能行!”
卢树盈灵感突发时,半夜也会爬起来写作,王勇亲眼看见她的努力和付出,觉得妻子获奖是理所当然。想起当年自己说的大话,王勇心中满是惭愧。
2024年1月18日晚,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厦门举行。去领奖前,王勇贴心地帮她挑选服装。
领奖台上,卢树盈一身靛蓝色的套裙,一手拿着大红的证书,一手拿着奖杯,站在台上熠熠闪光。回到台下座位上,想起自己从开始写作的那一天起,一路走来的艰辛,她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流得停不下来。
“卖水果的也能有梦想!”随后,卢树盈的故事登上了“人民日报公众号”。她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她的故事也被多家媒体报道。“你现在名气这么大,会不会哪天不要我了?”王勇有些担心地问。卢树盈笑着回应:“看你表现咯!”
2024年底,卢树盈住院做胆结石手术,王勇在医院悉心照料,喂饭、擦身、换药,无微不至,还包揽家中所有家务,完全成了“宠妻狂魔”。
“女人,还是要自立自强,不要依附男人而活。只有自己强大了,在家里才会有地位。”卢树盈感慨道。
自学习写作以来,卢树盈创作了众多作品,如网络小说《生死状元楼》《情意两相知》《伍小茂的新农村纪事》《乌木在下我在上》,出版长篇小说《重生》,情景剧剧本《郭大熊的喜剧人生》,电影剧本《少女失踪案》,小品《我们结婚啦》《八张请帖》等,在《民间文学》《华西都市报》等诸多刊物发表作品,还在各级文学征文比赛中数十次获奖。
“我发自内心地喜欢写作,我想一直写下去。”写作就如一束光,照亮了她的人生。从水果摊到领奖台,卢树盈用键盘敲碎了命运的枷锁,让每个平凡人都看见:梦想从不因身份设限,只要敢拼,人生就有千万种可能。
编辑/李雪莲
382321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