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泰神、荣昌生物等领涨创新药公司备受资金关注
作者: 张桔但在一派热闹表象的背后,创新药公司真正的投资价值和产业潜力才是题中要义。从二级市场来看,截至6月9日收盘,汇总统计在内地和中国香港上市的创新药公司,目前已经有10家公司实现了年内股价翻倍(其中同时在内地和中国香港上市的荣昌生物同时翻倍),这里面排在前三的公司已经翻了两倍,分别是舒泰神、三生制药和荣昌生物。
在这些翻倍公司的后面,统计还显示另有40家公司的年内涨幅超过了30%,其中不仅有百济神州、石药集团、药明生物、康方生物等普通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公司,而且也有泽璟制药—U、千红制药、亚虹医药—U这类相对在医药产业圈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公司。整体看这一阵营的公司,多数来自双创领域和港股18A中。
在书面回复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分析师一语中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这轮创新药的行情可以理解成一个BD驱动的行情,只要上市公司背后有大额的BD,大概率接下来都可以重复这样的故事。”当然,BD起舞的基础条件是上市公司有爆款大单品,他进一步强调:“从研发周期来看,目前很多创新药的龙头公司大单品很快就能超过10个亿的销售额,包括康方、百济、艾力斯、迪哲医药等。”
至于如何筛选标的,查理投资基金经理邓爽指出:“在筛选创新药投资标的时,具有以下三点特质较为重要,一是强大的研发实力:拥有顶尖的研发团队,包括资深的科学家和丰富经验的研发人员,以及能持续投入研发资金;二是优质的产品管线:具备Best-in-Class或First-in-Class潜力的产品,并且管线应涵盖多种疾病领域和不同研发阶段,降低单一产品风险;三是良好的商业化能力:拥有成熟的销售团队和完善的销售渠道,能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实现放量。如百济神州依靠泽布替尼在美国的放量,收入实现高速增长。此外,与国际药企合作或具备海外销售能力,实现产品出海,可拓展市场空间。”
泽璟制药产业领域破局频频多位医药公募名将建仓
在统计接近翻番创新药的名单中,除去港股的公司外,上述时间段最为接近的内地公司是在科创板上市的泽璟制药—U,从公开资料来看,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创新药物自主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企业。
其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和肝胆疾病等领域新药研发和生产的领军企业。公司凭借在新药研发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已成功建立了多个特色核心技术平台,包括了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复杂重组蛋白新药和抗体新药研发及产业化等平台。
从近期来看,该公司在产业领域的惊喜纷至沓来,6月5日,发布一则重磅公告,公司于当日与德国默克公司的瑞士子公司Ares Trading S.A.签署服务协议。根据协议,泽璟制药—U同意授权ATSA作为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hTSH)在中国境内的独家市场推广服务商。
据悉在满足协议约定条款下,泽璟制药—U将获得授权款总金额为最高人民币2.5亿元,同时公司将根据协议约定按净销售额两位数百分比向ATSA支付市场推广服务费。双方将整合默克全球化商业网络与泽璟制药—U的研发实力,加速填补国内甲状腺癌术后精准管理药物空白。
一方面是国际化合作取得进展,另一方面是公司的自主研发多线报捷。稍早前的5月29日,泽璟制药—U发布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吉卡昔替尼片(商品名:泽普平)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中危或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PV-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骨纤维化(PET-MF)的成人患者”。
资料显示,本次获得批准的适应症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首个获批的临床适应症。根据公开资料查询,盐酸吉卡昔替尼片也是首个获批用于治疗骨髓纤维化的国产JAK抑制剂类创新药物。
几乎同一时间段,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其中,泽璟制药—U的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ZG005的ZG005-001、ZG005-003两项临床研究入选本次会议口头汇报。其中,ZG005-001研究为该药物的FIH I期临床研究,本次会议汇报了其针对2线宫颈癌患者的研究数据。
产业之光也在公司业绩上逐渐体现。去年年报显示,2024年年度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37.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亿元。再从今年一季报看,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54.87%;归母净利润亏损2826.22万元,上年同期亏损3949.9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股一季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荟萃了中欧医疗健康、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广发医疗保健股票等三只明星公募药基,现任掌门人是内地公募四大医药天王中的三位,葛兰、赵蓓、吴兴武。另外,曾经闪耀年度排行榜的广发多因子同样杀入前十行列。
亚虹医药—U商业化元年收入超2亿元乳腺癌等创新产品冲刺上市
与公募医药天王扎堆看好泽璟制药—U不同,同样是在科创板上市且年内涨幅超过30%的亚虹医药—U的首季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且仅有鹏华医药科技一只公募,不过后起之秀、该基金的掌门金笑非在圈内常以慧眼独具而闻名,他所管理的该股票型基金,最新凭借64.80%的净值增长率排在同类999只基金中的第五位。
那么,相对神秘感更强的亚虹医药—U有何过人之处呢?从业绩层面来看,亚虹医药—U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总监张辉介绍:“2024年是亚虹医药—U首个完整的商业化年度,通过不断优化市场策略及落地执行质量,在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前提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盈亏平衡目标。”
“再从一季报来看,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10.11万元,同比增长151.24%。公司两款商业化产品培唑帕尼片(商品名:迪派特)和马来酸奈拉替尼片(商品名:欧优比?)报告期内销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他强调。
从Wind介绍看,亚虹医药—U是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专注于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及其他重大疾病领域的全球化创新药公司。特别是该公司在女性健康领域着墨较多,成为其区别于其他创新药公司的显著特色。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公司女性健康事业部已完成商业化路径规划,启动多项准备工作,包括市场可及性研究、政策沟通、商业化团队招聘及优化产品商业化供应链等,确保产品获批后迅速推向市场。
具体到产品领域,一方面是公司引进乳腺癌新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公司原本的创新产品冲刺上市。在引进方面,根据公告,亚虹医药—U于2025年3月从成都西岭源药业成功引入一款新型微管蛋白抑制剂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对此,张辉介绍:“艾立布林作为全球已上市的晚期乳腺癌治疗药物,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亚虹医药—U通过艾立布林的引进与现有用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的产品奈拉替尼欧优比®协同,形成早晚期覆盖,强化了其在乳腺癌领域深耕的战略布局。”
在自研创新产品方面,亚虹医药—U一边是属于泌尿系统肿瘤领域的海克威®,其于2024年11月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较预期提前,该产品成为国内膀胱癌领域首个获批的蓝光显影剂;另一边是与艾立布林同属女性健康领域的光动力药器组合产品APL-1702,上市申请在去年5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目前公司已收到书面发补通知,正倾尽全力组织相关回复工作,加快推进其上市审评审批工作,以期尽快获得上市批准。”张辉强调。
他进一步介绍APL-1702:“以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为例,这是一种高级别的宫颈癌前病变,约有25%的可能在10年内进展为浸润性宫颈癌。目前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式是手术,但对于很多育龄妇女患者来说,基于对生育能力考虑,她们往往不愿意接受手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该领域尚未有无创的非手术治疗产品上市。APL-1702是全球首创、中国首发,并且具有高等级的临床证据支持,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经国际Ⅲ期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HSIL无创疗法产品。”
(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