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古钟

作者: 孙仁寿

家中的那座古钟是老物件,古钟内的标牌上醒目地刻着“1893年”的字样,古钟的样式属罗马式西洋自鸣钟。

关于家中这座古钟的来历,我听外婆说起过。清朝末年,西式座钟传入中国,颇受中国人欢迎,但凡富足人家都以购置西洋之物为时尚,并有传钟(宗)之说。就这样,家中的这座古钟经历几代人传承下来,到了我们这一代,已历经一百三十三年。

自当我记事儿起,这座西洋古钟就是我们家当时唯一的高档物品。在那个物资极度遗乏的年代,家中没有手表,没有收音机,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全靠这座老钟给我们报时。

记得1965年春天,老师组织我们学生到南京春游,由于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去南京,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当天晚上我几乎未合眼,一双眼晴紧紧地盯着古钟,生怕古钟报错了时。我曾几度从床上爬起来,跑到钟前看时间。这一夜,我觉得时间特别长,古钟走得特别慢。

由于古钟是我们家的稀罕之物,大人们总是把它摆放在高处,从不让我们碰它。有一年暑假,同学们在我家办“学习班”,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将当天的暑假作业写完了,这时有个同学问是不是到时间了,我和另一位同学赶紧跑进屋看时钟。这位同学看见我家的古钟非常漂亮,提出搬下来给大家看看。我说:“不行,我爸不让我们碰。”“现在你爸又不在家,搬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吧。”禁不住同学们劝说,我搬了一个板凳,从高处将古钟搬了下来。在屋外,同学们围着古钟左瞧右看。这时,不知哪一位同学手快,将钟门打开,拨起里面的指针,也不知什么原因,古钟指针突然不转了。我慌了,赶紧将古钟搬进屋放回原处。中午,父亲下班回家后,看见古钟不仅停了,而且位置被移动了,面部表情骤然严肃起来,道:“你是不是动过座钟?”我怯生生地答:“是。”就这样,我挨了父亲一顿揍。打那儿以后,我再也没有碰过这座古钟。

父亲对家中这座古钟是很有感情的。1976年,全家人都住进了防震棚。那时,我已到农村插队落户。有一天晚上,我从农村回来,看见父亲独自坐在防震棚的一角,在给古钟擦油、拧发条。父亲看见我回来,忙起身要给我弄饭,我告诉父亲吃过了。我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摆弄他那心爱之物。父亲边擦拭古钟边对我说:“这古钟是你外婆家的传家宝,传到我们这一辈手里已有八十多年了,我要好好地把它用好、保护好,争取百年之后再传给你们。”父亲的话虽然朴实无华,却道出了他对古钟的情感和希望。

有一年,母亲看见古钟外表木壳上的油漆脱落了,提出要给古钟重新刷一遍漆,父亲听后不悦,说那样外表虽然好看了,但破坏了古钟的原貌。在父亲的极力反对下,母亲也放弃了重新刷油漆的念头。打那儿以后,父亲对古钟的保养更加细心,也更加勤奋。

后来,母亲离世了,去年父亲也走了。我回到老宅清理遗物,发现家中的百年古钟在父亲的精心保养下,依然在嘀嗒嘀嗒转动,我小心翼翼地从那个神圣的高台将它请了下来。这座百年古钟虽然没有了往日的青春容颜,但它依然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睹物思人,睹物见人。我盯着父母留下的古钟,仿佛看到了父母青春的背影,看到了我儿时的身影。

古钟声声寄深情。家中的古钟从遥远的异国他乡传入中国,历经百年沧桑,但它依然分分秒秒传承不息。如今,家中这座已有一百三十三年历史的古钟传到了我的手中,我愿用余生去保养它,让这座百年古钟之声永远不停。

家有古钟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34.pd原版全文
上一篇: 圆圆的月亮
下一篇: 打糍粑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