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冰球七十年
作者: 隋红宇冰,天水为之焉,激澈寒而显风骨;球,团队之器也,铸精神而见辉煌。
题记
甲辰年中的数次沉浸式采访,让我犹如乘坐在驶往岁月深处的高铁观光车上,一窗窗、一帧帧,全景式纵览了“亚洲最佳冰球城市”—齐齐哈尔市的冰球运动七十年发展史,遥远而清晰地读取了一小块黑黑、扁扁的冰球所进发的激情四射的力量,深切感受到了一项冰雪运动赋予一座城市“冰球之城”名片的魅力与光芒。
北纬 的齐齐哈尔,蓝天白云,嫩水黑土,每年十月中旬刚过,长达五个月的冰冻期就已起跑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四月,都是这座城市漫长的冰雪季。彼时,大江封冻,漫雪掩城,白茫茫一片好雪景,正是冰雪运动的好天地。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上学即参加学校组织的冰上课,对雪地足球、抽冰黍、滑冰车等运动并不陌生,甚或是一些项目中的佼佼者,唯独对未曾入选学校冰球队感到遗憾。有幸在一次采访中,得到这样一组补感提神的数据:齐齐哈尔冰球队七十年的历程中,累计获得全国锦标赛、联赛冠军三十余次,全国冬运会冠军四次,亚运会冠军两次;2015年,齐齐哈尔市被亚洲冰球联合会授予“亚洲最佳冰球城市”称号。七十年来,培养国家级冰球“运动健将”一百五十名,向国家队输送教练员二十名,运动员六百余人。一代代名将,成为中国冰球队伍的中流砥柱;一辈辈冰球队员和体育工作者树精神、练铁军、振雄风,为全国冰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听闻后,我先是吃惊,随之自豪,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一项冰球运动,何以能够持续点燃数代冰球人和爱好者的激情,承载了整整七十年的冰上运动历程?又凭借着什么,在2024年化身为一座城市独具特点的集体庆祝和纪念活动?采访中,我将时光拨回到1954年。20世纪50年代前便已开展冰上项目比赛活动的齐齐哈尔市,为了备战全国冰上运动会,从全市选拔运动员集中训练,被载于齐齐哈尔冰球史册的第一支冰球队应运而生。
努力、勇敢、斗志,是冰球运动的基石。而把奖杯授予参赛队的最强者,则是体育运动的公正。翌年举办的全国冰上运动会上,由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在职工人和学生组成的齐齐哈尔市冰球队,预赛对阵国内头号劲旅哈尔滨队,结果终场 0 : 3 9 的大差距比分,令所有人的一腔热血降到冰点。
起点,源自距离;高点,起于差距。我看到1956年的齐齐哈尔,市委成立冰上运动指导委员会,市体委设置专职干部,将冰球、速滑、花样滑冰列入长期训练计划和人才选拔目标,成立正式编制的市冰上运动训练班,增发训练和比赛器材用具,训练改为全天制,严寒酷暑苦训练,观看赛事开眼界,参加比赛长见识,交流学习提水平,一场跨越八年的逆袭之旅就此破冰启航。
1961年,随着第一代冰球运动员的年龄增长、体力增强、技术娴熟和特点磨合,在代表全国最高水准的黑龙江省冰球锦标赛中,实战能力突飞猛进的齐齐哈尔市冰球一队连胜五场,首次以 的比分战胜雄踞全国冰坛霸主地位多年的哈尔滨队,一举夺冠。然后就是关键的1962年,在全国冰球甲级联赛上,齐齐哈尔市冰球队在二十四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以八战八胜的战绩,第一次赢得全国冠军。那一刻,盘压在心头八年之久的拼搏目标终于实现了!那一刻,泪洒场内外的,何止市委、市政府和市体委一干人,又何止教练员和运动员,还有所有记住 0 : 3 9 比分的人们。
我看到,在那年的历史照片上,广大市民奔走相告,社会各界欢欣沸腾,全市掀起冰球热潮。当年冬季刚到,所有院校全部浇灌了冰场,在各单位、企业、学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一百三十多支业余冰球队;在严寒的街路小巷,中小学生挥动着简易木杆,抢打铁罐头盒、冻萝卜、白菜疙瘩等冰球替代品的游戏场景随处可见。演绎在冰球赛场上从小变大、由弱到强,如同卧薪尝胆般的胜利故事,夯实、扩大了全市冰上运动的群众基础,市民们自发地将冰球认定为市球。由此,齐齐哈尔冰球队长时期保持了中国冰球的王者地位,多次入选国家队出国出访比赛,并与中国冰球史一道,共同经历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兴盛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近二十年的低谷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回温期,以及如今生机勃勃的后冬奥时代。而那贯穿其间的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鼓舞和激励着齐齐哈尔冰球事业发展的进程。
在起伏的七十年冰雪运动图表上,齐齐哈尔冰球像一条清晰可辨的曲线,无论在兴盛期、低谷期、回温期,还是如今的勃发期,自始至终放射着坚守与超越的光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奔涌,市场经济冲击,以及冰球运动受到地域限制、竞技装备投入高、场馆场地建设耗资颇巨等影响,生存状态逐渐恶化。全国各地专业队纷纷解散,昔日风光无限的全国冰球联赛,沦为了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的“省内三国战”。然而,这座城市对于冰球的迷恋仍在持续,齐齐哈尔市冰球队风头不减,广大市民热度不减,一批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球迷们高举着冰球的火炬,为齐齐哈尔冰球运动的坚守、发展和超越提供着无穷的动力。
退休多年的裁判员对我说,各院校、大企业平均每年浇冻150多块室外冰场,还有劳动湖冰场、嫩江冰面,仍是冰上运动的舒爽之地;上冰面、舞球杆、追冰球,冰球运动的魅力与快乐,都在“北风卷地白草折”的天寒地冻之间获得。而观着一场场冰球比赛,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是老卜奎人记忆中最为酣畅淋漓的快乐来源。
花甲之年的退役运动员说,早期的市三区体育场、鹤城体育场的前身新马路体育场,中期的第一座、第二座室内冰球馆和波司登体育馆,此后在固定时段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黑龙冰球馆、华星冰上运动中心、冰鑫冰上运动中心、奥悦冰球馆等现代场馆,催化了运动员的专业训练,反哺了国际国内冰球赛事承办能力的提升,像一个个体育文化符号,承载了齐齐哈尔冰球从兴起走向辉煌的全过程。
曾被评为全国冰球联赛射手、全国锦标赛最佳前锋,现齐齐哈尔U12冰球队教练李文思说,在齐齐哈尔冰球的历史画卷上,有着众多以家族形式呈现的冰球情缘,它们镌刻在鹤城冰球人的心灵印记里。这些“冰球世家”,或一门豪杰,或兄弟同心,或数代人征战球场,他们言传身教,积累传承,风光无两,为鹤城冰坛久久称道。
齐齐哈尔市冰球二队主教练张海泉说,“从娃娃抓起”对齐齐哈尔冰球来说不是在认知层面,而是凸显于扎实的行动中。七十年来,无论风云变幻,全市始终保留了诸多冰球传统学校。譬如1957年组建冰球队,并传延至今的二马路小学,是齐齐哈尔冰球“老字号”强校,很早被确定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示范校、全省冰球活动基点校。数十年来,学校冰球队先后参加国内外和省区市竞赛数百场,多次获得冠军,共培养输送各级冰球运动员六百余名,其中国家队队员八十七人,国少队员八十五人。
齐齐哈尔市体育局副局长张彦昌介绍,全国冰球看东北,东北冰球看齐齐哈尔。2007年开始,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连年组织“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参与冰上运动的人更多了,好苗子明显增多。如今全市已有“王嘉廉希望学校冰球队”十八支,中小学校冰球队超过百支,形成了幼儿园、小学、U系列、专业队冰球“一条龙”全梯队人才体系,为全市冰球后备人才梯队培养和选拔扩建了广阔舞台,也保证了齐齐哈尔源源不断向国家输送冰球专业人才。
齐齐哈尔市冰球运动协会副主席郭俭说,冰球运动的高速度、强对抗、易受伤等特点,对竞技设施和运动员护具装备要求极高。一个冰球运动员,从头眼齿颈,到胸肘膝腿,护具有十余种,加上价格不菲的冰球杆、冰球鞋,站在冰球场上像个披盔戴甲的古代武士,支撑的却是现实的经济基础。“烧钱”“贵族运动”,是对冰球运动的普遍认知。但我已经得知,“品牌意识”极佳的齐齐哈尔坚持与比拼的底气,还来源本地集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工程服务、体育赛事策划组织咨询于一体的黑龙国际冰雪装备有限公司。
这家于1954年研制的“黑龙”牌冰刀,在1958年广州交易会的对比试验中,将挪威生产的冰刀砍出豁口而一战成名,以此开端向北欧出口速滑冰刀和冰球刀,其后荣获国家质量金奖,被原轻工部定为定点冰上体育器材厂家。尤其2015年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收购重组后,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市场开拓,“三套马车”并驾齐驱,众多科技成果强力支撑了民族品牌的破冰与突围。目前,“黑龙”速滑冰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7 0 % ,冰球及花样冰刀占有率1 0 % ,其出口二十多个国家的“黑龙”牌产品,涵盖了全系列冰雪运动项目,助力着运动健儿腾踏在“中国制造”的风火轮上,滑向世界体育的前沿。
这座城市对我说,一项冰上运动汇集的是多种重要元素的组合:北方的区域优势,丰富的冰雪资源,良好的群众基础,城市的顶层设计,悠久的运动历史,使得齐齐哈尔冰球以骄人的成绩和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国内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地位。
七十年城市与冰球的珠联璧合,七十年百炼成钢的昂然挺立,记载了齐齐哈尔冰球拼搏进取的创业史和品牌创造辉煌的里程碑,既是一组组冰球群英的真实写照,也是一页页变革创新的超越篇章。
进入21世纪,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全国冰球运动不断升温。齐齐哈尔通过承办2004年首届亚洲职业冰球联赛、2007年世界冰球甲级A组锦标赛、2008年全国冬运会等国内外顶级赛事,城市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打造冰球品牌的底蕴更厚,经验更足。他们由深思而得出结论:“冰球要持续发展,职业化之路是必然选择!”改革之路就此开启。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和亚冰联执委会支持,打破以往靠政府划拨经费的生存模式,寻求社会资本注入,吸收欧美亚外籍队员,组建职业化冰球队。
2014年7月,由京齐两家企业赞助、以市冰球一队为班底的“中国龙之队”正式组建,开始连续参加亚联赛,齐齐哈尔冰球率先踏上了中国冰球运动职业化发展之路。艰难的适应,痛苦的磨合,赛季的锤炼,球队迅速崛起,在国內冰球赛场一枝独秀。2016年后,连续摘获第十四届省运会、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冠军,蝉联2017、2018年全国男子冰球联赛冠军…
2018年,进入北京冬奥会备战倒计时。齐齐哈尔共有四十三名运动员分三批加入国家集训队,远赴冰球发达国家集中备战训练和比赛。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落幕。中国男冰虽然无缘八强,但完成了国家男冰在冬奥赛场零进球的突破。在参会的二十五名球员中,除十五名海外“血缘归化”球员和四名无华人血统的球员外,有两名球员来自齐齐哈尔:门将韩鹏飞和小将鄢睿男。
作为1984年全国首个成立女子冰球队的城市,齐齐哈尔女冰的历程同样焕发着耀眼芳华。2002年,市体育局与前国家男冰队员孙焕威达成协议:由政府出场地和教练员,孙焕威出资,组建“齐齐哈尔兰迪女子冰球俱乐部”。二十余载艰难跋涉,兰迪女冰已成长为蜚声遐迩的俱乐部、中国女冰的中坚力量,一百一十二名队员中就有现役国手十三名。2022北京冬奥会上,铿锵玫瑰敢打敢拼,与一支支劲旅打得难解难分,虽止步八强,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女冰顽强拼搏的斗志与精神。这届中国女冰队伍中,有三人为齐齐哈尔籍,均来自兰迪女冰。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同样出彩的,还有六十五人组成的齐齐哈尔助力冬奥团队,由三名临场裁判员、十九名技术官员、十四名制冰师、一名翻译、二十八名雪童组成,他们以独具一格的冰雪体育才华,承担着国际规模的赛事服务。
而今,伴随北京冬奥会的余温、哈尔滨冰雪热度的播散,迎接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冰雪运动旋风”,我看见,齐齐哈尔冰球正在进行历史的总结发言:2004年,成立全市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是冰球事业驶入“高速路”的标志牌;2012年,成立的全市冰球运动协会承担“冰球经纪人”职责,开始引进资金投入本地冰球事业,日常组织着本市冰球队与全国各地进行密集的商业对口合作;2015年,齐齐哈尔被亚冰联评委会赞为“中国冰球氛围最浓厚的城市”,在中日韩俄四国十七个主办城市的争夺中,高票获得“亚洲最佳冰球城市”殊荣;2016年,齐齐哈尔市将冰雪体育运动产业提升为全市十二大产业之一;2017年,在全国第一个通过立法形式,将每年一月第一个整周的星期六定为“齐齐哈尔冰球节”,此后每年夏冬两季“冰球季”的多年龄段、多层次赛事,和被评为全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的“鹤城国际冰球邀请赛”“中俄城际冰球联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将齐齐哈尔打造成了冰球赛事聚集地和冰球人的朝圣之地。
一项项“冠军”,一个个“第一”,一次次“率先”,勇摘桂冠的齐齐哈尔冰球,以七十年的耐性、数代人的毅力,将“坚持”这个普通词语,作为了鲜有人达的长期执行标准,因而才有了传统传承的历久弥新、技艺的日益精进以及文化积淀的深厚。
冰球节、冰球季、冰球城。“冰球”这个关键词,对内增强了城市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对外发出了一张齐齐哈尔全面推进发展冰雪产业的新名片。我看见,在2024年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齐齐哈尔庆祝冰球运动发展七十周年的盛典上,齐齐哈尔冰球正在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发言:随着冰雪运动发展态势向好,齐齐哈尔冰球生态圈方兴未艾,冰球赛事活动作为全市经济新增长点,正在提升着冰球运动衍生品、冰雪用品和业态增长空间,带动着冰雪体育服务业、传统器材制造业、休闲业、培训业的联动发展,不断推动地方特色经济,促进冰雪产业链的深度延伸。这座“冰球之城”将持续踏上体育、旅游、文化、经济同台合作的逐梦之旅,始终如一地从冰球运动中获取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城市精神与形象的塑造、体育的繁荣与升华、民众的健康与尊严,将城市与冰球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道路越走越宽。
我看见,热情、豪放、乐观的北方人性格,遇上飞驰、冲撞、奔放的冰球运动,两者一经邂逅,便一见倾心,在困境中迎难而上,在顺境中不懈努力,于机遇中创造未来,高度契合地激情碰撞出长达七十年甚至更久的冰球城市佳话。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wxji20251312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