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我的最佳听众

作者: 树知许

我有一摞信件,被我妥善安置在上锁的抽屉里,就仿佛静静地躺在时间的缝隙里,等待我重新翻阅。岁月无言,它们却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不可能感同身受,但我愿意做你的最佳听众。”

在我十七岁那年,我所在的文科班换了一个年轻的语文老师,原来的老师休了产假。这对刚结束文理科分班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父母是老师的同学早已向我们说着听来的消息,没有老师的同学群里也是关于新老师的各种讨论。

热火朝天的议论还未平息,很快我就见到了新老师。许老师是一个看起来就很温柔的年轻人,乌黑的卷发披肩,浑身都是书卷气。但我并没有因为她的气质而信任她,反倒是对她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我本来语文成绩就一般,还碰上这么年轻的老师,我的语文成绩应该怎么办呢?

我没有想到的是,许老师的到来像一阵拂面的春风,唤醒了我对语文的热爱。她喜欢在课上分享与课文相关的小知识,将我们读起来非常生涩的文本和有趣的细节融合起来,让我们在平时课堂中学会一些可以运用到考试中的答题技巧,我再也没有“上课听了那么多,结果考试根本用不上”的烦恼。

除了这些实用的答题技巧以外,许老师还将许多文学的精华捧到我们面前,比如多个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描写,其中有趣谈、有讽刺,我看得津津有味。再比如,许老师在班上开展了一个随机寄信的活动,先是每个人写一封未署名的信,再由班上同学随机抽取,这样大家就获得了一封和自己有缘分的信。

春节时,全班同学还收到了许老师亲笔写的祝贺信。我和班上的好朋友私下对比过,发现许老师写给我们的内容都不同。不管是一些有针对性的话题,还是各种各样的祝福语,她给每个人的祝贺信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曾经问过许老师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她用一种非常怀念的、我没办法看懂的眼神看向远方,微微上扬嘴角,说道:“我青春期的时候,因缘际会交过几个笔友,有的人我们后来失去联络了,有的人到现在我们还在保持联系。”

我发出一声惊呼,共情于许老师的那份遗憾和喜悦,突发奇想道:“老师,那我可以跟你交换信件吗?”

“当然可以啊!这是我的荣幸。”许老师笑弯了眼,说道,“不过还是学习为重,在空闲时间我们再以信交流。”

“许老师,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偶尔写信!”我抬起手,俏皮地做了个“敬礼”的动作。

写给许老师的第一封信,我咬着笔思索了很久,但随着时间流逝,我写了一张又一张信纸,逐渐甩去了那份最初的拘束,慢慢在信里留下一些不方便对家人、朋友倾吐的烦恼。

我说因为自己成绩落后于朋友,会有些不平,这样有嫉妒心的我好像不是一个好朋友。许老师告诉我,朋友之间的良性竞争,其实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

我说自己数学成绩不错,总是积极帮助同学解答问题,但渐渐地这种帮助似乎成了“义务”。许老师告诉我,在学校我不仅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修养自身。从这件事看,就是不要从我的字典里划去“拒绝”两个字。

我兵荒马乱的高中生涯走向了终点,但我还保持和许老师定期写信的习惯。

回首岁月,我十分感谢许老师的出现,感谢她成为我青春里的最佳听众。

(作者系闽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22级学生)

上一篇: 夜行列车
下一篇: 桃之灼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