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作者: 邢文骏学界对思辨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它通常被定义为高阶认知技能,涉及对信息、观点、论据和假设等进行系统性分析、评估和反思的能力,主要包括:分析能力一能够分解复杂问题,识别关键要素及其关系;评估能力——能够客观评估证据、论点和结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推理能力—能够运用逻辑从已知信息中推导出合理结论;反思能力一能够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识别并纠正偏见和错误;创造能力—能够突破常规思维,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或观点。
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阵地”。英语阅读实质上是读者和文本之间进行互动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对阅读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和语用经验,也能够培养思维品质,促进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1]本文以Charlotte'sWeb(《夏洛的网》部分章节的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目标体现思辨的导向
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的,这一目的就是学习活动所要达成的自标。因此,在教学目标中体现思辨的导向,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前提。
比如第7章,在农场里,老山羊Samuel突然告诉小猪Wilbur其即将被屠宰的命运。此时,蜘蛛Charlotte的出现给了小猪生存的希望。教师在解读作品内容后,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summarize the main idea and critically evaluate plot development;
2.evaluate the impact of the bad news on Wilbur;
3.analyze the emotional change of Wilbur by words that the writer used;
4. conclude the personality of the sheep by some adjectives;
5.express personal opinions about the bad news;
6. put forward questions they want to know and give possible answers to their questions.
这些教学目标要求的summarize(概括)、evaluate(评价)、analyze(分析)等,为学生的思辨提供行动导向。教师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觉关注这些思辨能力的要素。只有师生对学习活动目标的要求达成共识,才能明确思辨能力培养的方向。
二、活动激发思辨的潜能
思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和强化。不妨借助长时段的阅读活动—“文学圈”,引领学生养成思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文学圈”本质上是协同探究和阅读的团体。其特征首先是平等讨论,每位学生按照特定的角色展示自己独立的阅读成果,同时也充分倾听他人的见解;其次是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共同总结讨论的成果,进行更为广泛的交流。在反复的分析、评价与反思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在教学Charlotte'sWeb时,学生6人一组,组建“文学圈”。该“文学圈”为期一学期,每阅读一章,圈内成员便合作完成相关任务(如表1所示)。

从思辨能力的培养来看,“文学圈”有如下优势:首先,每个小组设定的角色任务都具有思辨性和挑战性,学生更容易在各项任务的完成以及在分工明确的学习共同体中,形成分析、评价、推理等思辨能力;其次,在课后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立地与阅读材料深度对话并思考,进行深入语篇的深度探索,其思辨能力必然得到有效锻炼;最后,课堂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倾听他人见解的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问题,鉴别并权衡各方观点,进而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有效纠偏,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有效提升反思和创造等思辨能力。
三、评价驱动思辨的深入
英语阅读教学应该把思辨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关注教学是否促进了思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融合发展。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3]
(一)用结果性评价驱动学生思辨
结果性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或成效,可以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结果性评价驱动学生思考,是培养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
以第7章为例,当小猪Wilbur听到自己即将被杀害的坏消息时,痛不欲生。笔者针对这一关键事件问学生:“Whatdoyouthinkofthebadnews?"以下是两位学生的答案:
1. Wilbur was sad and he always cried whenhe heardthe bad news.Iamalso sad to hear that. In my opinion,I think it’s common. If you are weak,you will be killed. If you are strong,you can protect yourself. We can't change it and we should acceptthatitisa factin theworld.
2.The fact exposes that what businessman do is to make profits.We shouldn't be too grateful while others give us a little good. No one will treat you well without anypurposeexceptyour parents.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yzy20250216.pd原版全文
针对两个答案,笔者给出了如下评价:答案1从世界现实角度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刚强,答案2从家庭关爱角度探讨了人性的本质,思考逐渐深人。接着,笔者问其他学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opinions? Doyouagreewiththem?Whyorwhynot?",鼓励其他学生使用更为有理有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这一过程实则也是融语言与思维为一体的过程。
(二)用过程性评价驱动学生思辨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即时、即地的评价。这种评价采用以过程中的观察为主的质性评价方式,能够有效追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
例如,在学生阅读第7章前,笔者布置了写作分析任务:(1)Pick out sentences youlike and analyze the writing methods.(2) Imitate the sentences you picked out towriteasample.下页图1是一位学生挑选的例句、对例句的分析及仿写的句子。
笔者组织学生对该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明晰这一过程对“总一分—总”逻辑的精准把握。在师生合作评价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突出主题意义的方法,也理顺了思维的路径。
又如,针对第8章,笔者布置续写任务:
请根据第8章内容,完成如下续写任务(150词左右,首句已经给出):
Mrs.Arable followed Fern to the farm secretly the next day.____________
挑选的句子: ① Hardly anybody around the farm had a good word to say for a fly. ② Flies spent their time pestering others. ③ The cows hated them. ④ The horses detested them. ⑤ The sheep loathed them. ⑥M r . and Mrs. Zuckerman were always complaining about them, and putting up screens.
分析:句 ① 是这6句话的主题,表达飞虫令人厌恶的形象,句 ② 解释了其令人厌恶的原因,句 ③ ④⑤⑥ 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动词hated,detested,loathed,werealwayscomplaining等来给主题提供支撑,使主题意义的表达更有理据。
仿写的句子: ① She is a lovely girl. ② Her friendsappreciateher. ③ Herclassmatesadore her. ④ Childrenlikeplayingwithher. ⑤ Teacherstrust her. ⑥A l l thepeople don’t want to hurt her.
图1
Suddenly,Fern found hermother______________
结构上,笔者为学生写出段落首句,指明续写的方向;思维上,笔者指导学生围绕文中Mrs.Arable的情感变化形成思维导图(wor-ried—curious—convinced—relieved) ;活动流程上,学生先自己构思,再集体讨论要点,最后动笔写作;评价上,课堂展示与点评示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表达动机。这些活动有效地将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
四、支架助力思辨的强化
英语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让学生掌握一系列认知技能,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实现。4反思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认知特点,形成高度的思维自觉,避免掉入思维陷阱。5教师可以提供支架,引导学生反思如何优化自己的学习任务成果。这一做法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例如,笔者发现“文学圈”的词汇组织者在制作词汇思维导图时,常常找不到主题重点,制作的内容比较凌乱。笔者提供如下支架助其制作:
词汇思维导图的制作要有主题,且最好将同类词归结在一个主题之下,尽量用简单的词汇来描述整个过程。
学生将其内化后,在后续任务中制作出了更完整且美观的思维导图。鉴于此,笔者又提供了以下支架供学生自我反思:
1.我的任务成果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优化?语言还是思维?举例说明。2.我的任务成果是否体现了语言和思维的融合?举例说明。3.我的任务成果是否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举例说明。
反思作为思辨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元认知能力和自我调节思维的能力。这些支架为每位学生提供任务产出后的反思空间。学生运用以上支架能够记录自己的思维发展过程,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思考改进的方法,从而促进思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常方里.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2(12):44.
[2]4][5]孙有中.思辨英语教学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6):827,833,83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yzy2025021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