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宽容,静待花开
作者: 李春霞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我们总是不断探索、寻觅,试图找到开启每个孩子心门的那把钥匙。而《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就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照亮了我教育之路的一隅,让我对教育的真谛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点点滴滴便深深吸引了我。校长先生那充满爱与包容的教育方式,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种种行为。他允许小豆豆一次次开关书桌的盖子,耐心倾听小豆豆天马行空的话语,在他的眼中,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小小的行为背后都可能藏着孩子探索世界的渴望。
在我的班里,有一个像小豆豆一样特别的孩子,他叫李昶珉。他是个有多动症的孩子,课堂上,他很难长时间安静地坐着,小手总是不自觉地摆弄文具,或是在书本上涂涂画画;注意力也极容易分散,老师讲着课,他的思绪却不知飘向了何方。下课的时候,他总是和别的学生打架,并且从来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要么就是偷拿别人的东西,把别人的东西肆意毁坏……我一到班,班里的学生就开始状告他的种种“恶行”。起初,面对他的这些行为,我虽没有严厉斥责,但也时常感到无奈和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他更好地融入课堂。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后,我开始尝试改变。我告诉自己,要像校长先生包容小豆豆一样,给予李昶珉更多的耐心与包容。当他上课忍不住乱动时,我会轻轻走到他身边,温柔地提醒他;当他注意力不集中时,我会用有趣的提问吸引他的目光,把他拉回课堂。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会把他拉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要害怕,错了老师不会批评你也不会打你,只要你真诚道歉,并且改正错误,还是好孩子。就这样我不再仅仅关注他的“多动”,而是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且经常像小林校长一样,把“你真是个好孩子”挂在嘴边。
渐渐地,我惊喜地发现,李昶珉是个非常热心班级事务的孩子。他会主动帮忙打扫班级卫生;课间休息时,还会主动捡拾校园里的垃圾,为我们的校园环境出一份力。我抓住这些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称赞他为班级做出的贡献。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自信,笑容也越来越多,性格也愈发阳光。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注重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我组织了各种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在合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大家逐渐发现,李昶珉虽然有多动症,但他善良、热心,有着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同学们不再对他的特殊行为投以异样的目光,而是纷纷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一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通过与李昶珉相处的这段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他们有着不同的花期,有的或许会早早绽放,有的则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去浇灌、等待。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与宽容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这片充满阳光的土壤中,自由地舒展枝叶,茁壮成长。
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愿以《窗边的小豆豆》为指引,用爱与宽容继续守护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充满尊重与理解的氛围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