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培养真正的人
作者: 吴崇青培养真正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幸福教育通过一系列班级活动,让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本文介绍了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幸福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循循善诱,在“引”上下功夫,增进获得感
真正的教育应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者需深入了解学生心理,才能成为教育能手。
(一)班级建设:人人有责
班级组建时,借鉴学生会部门设置,结合学生意向,民主选举班委,明确职责,试用期两个月。班级学生会涵盖多个部门,协调班级运行。
(二)班级活动:自主策划
新班级组建时,增强凝聚力是关键。活动由学生自主策划,以寝室为单位成小组,根据小组积分排名,选出一组负责主持每周班会,每月出活动策划案,交由组织部审核,班主任把关。已举办活动包括元旦迎新、清明踏春、期中考试学习交流会等,学生积极性高,班级常规问题减少。
二、真诚待人,在“情”上倾心血,提升幸福感
幸福感是长久、内在、坚定的心理状态。为提升学生幸福感,从生活点滴入手,重视情感体验,给足仪式感。
(一)解忧杂货铺
班级设置“解忧杂货铺”,准备白方盒、笔、纸,学生写困惑,课间漂流,同学或老师回复鼓励,化解烦恼。
(二)心愿便利贴
开学初拍摄两组照片,制作个人台历,清晰显示同学生日。每月生日月由生活部提醒,大家在祝福墙写祝福,寿星写小愿望,家委会准备惊喜生日礼物。
三、换位思考,在“育”上巧研究,保障安全感
安全感是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自由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马斯洛发现,有安全感的人感到被人喜欢、接受,有归属感。
(一)搭建平台:家校共育
寄宿制高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很多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沟通和鼓励。班主任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班级活动,搭建家长了解学生的平台。针对学生问题,自制班级反省单,让学生反省,不轻易反馈家长,建立学生档案,用证据说话。
(二)班级公报:为你点赞
学生不希望被频繁批评,班主任根据每月主题,由宣传部确定文章主题和任务,写成文章,编辑微信公众号公开表扬,专题化报道。如运动会期间报道运动员、啦啦队、后勤服务;文明周报道好人好事;考试期间报道学习标兵、进步之星等,发挥优秀学生影响力,让每个孩子找到价值和被需要感。
通过这些班级管理措施,增进学生获得感,提升幸福感,保障安全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培养出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