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期间,饮食管理很关键
作者: 李桂贞蛋白质摄入
透析过程中,患者会流失部分蛋白质,所以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极为关键。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取1.0~1.2克蛋白质,且50%以上应为优质蛋白。优质蛋白来源丰富,如瘦肉(鸡肉、猪肉、牛肉)、鱼类、蛋类、奶制品及大豆制品等。它们含必需氨基酸种类全、比例佳,更易被人体吸收。充足摄入优质蛋白,能维持氮平衡,减少肌肉消耗,增强抵抗力,助力患者对抗疾病。
热量供给
充足热量摄入可避免患者体内蛋白质过度分解,利于维持理想体重。轻体力活动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30~35千卡热量。热量主要源于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土豆等,应占50%~60%;脂肪占30%~40%,包括植物油、动物油脂。患者要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以防血脂异常、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可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如橄榄油、鱼油等。
限制水分摄入
限制水分摄入是血透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多数患者少尿或无尿,透析期间水分摄入过多,易水钠潴留,引发水肿、高血压甚至心衰。一般每日水分摄入量以前1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水分涵盖饮用水与食物隐性水分,如粥、汤、果蔬等,像200毫升稀粥约含150~180毫升水,中等西瓜一片约含200毫升水。患者可通过含冰块、小杯多次饮水、口含柠檬片来缓解口渴。
钠、钾摄入控制
钠和钾摄入对血透患者极为重要。高钠饮食易引发口渴,加重水肿与高血压,每日钠摄入应限2~3克(食盐5~7.5克),像加工、腌制、快餐等高钠食品,如100克榨菜含钠2000~3000毫克,要尽量避免,可用天然调味料替代。肾衰竭时排钾能力弱,高钾血症会危及生命,每日钾摄入宜控在2~3克,高钾食物需谨慎,蔬菜先焯烫,水果选低钾的,依血钾水平调整。
磷的管理
透析患者常出现钙磷代谢紊乱,高磷血症可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等并发症。因此,需限制磷摄入,每日不超800~1000毫克。动物内脏、坚果、奶制品、加工肉类等含磷高,要控制食用。可选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餐中与食物同服,减少磷吸收。但使用磷结合剂应遵医嘱,根据血钙、血磷水平调整剂量,以改善钙磷代谢,降低并发症风险。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血透患者受饮食限制与透析损耗影响,常缺乏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像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叶酸、铁、锌等。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复合维生素制剂来补充。日常饮食中,要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青椒、西兰花、草莓,烹饪时别过度加热。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适量食用动物血、红肉等含铁食物,必要时补充铁剂,从而改善营养缺乏,增强自身抵抗力。
饮食注意事项
规律进餐对血透患者至关重要,需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这能维持胃肠道正常功能,减轻肾脏负担。患者免疫力低,易感染,务必保证食物新鲜、干净,防止变质、不洁食物引发胃肠道感染,影响内环境稳定和营养状况。此外,因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大,饮食方案要在营养师或肾内科医生指导下,依个人实际制定并动态调整,如此才能满足机体需求,保障患者健康。
血液透析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患者及家属应充分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做好长期的饮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