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青春华章,展少年风采

作者: 孟晓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每当读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人们心中总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华大地上,好少年从来都是层出不穷的。

张逸轩:兴趣让他意外发现新物种

广西玉林17岁少年张逸轩出生于农村家庭,这使得他拥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张逸轩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小伙伴一起摸鱼抓虾,父母时不时会带着他出门游玩,去户外亲近大自然,这为张逸轩喜欢上生物研究埋下了种子。

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张逸轩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里,摆放着一个迷你生物研究台,有显微镜、工具和各种标本,养着几十种他从大自然寻觅回来的“宝贝”,有昆虫、虾、鱼等生物。张逸轩的父母非常支持他的爱好,经常带他去户外采集。他们几乎跑遍了玉林所有的山脉,周边的江河湖泊也常有他们的身影。张逸轩加入了十几个生物爱好者的微信群、QQ群,每当群里有人提问或是分享有趣的生物信息时,他都积极互动。他计划高中毕业报考生物方向的专业院校,希望可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寻生物的奥秘。

张逸轩的热爱和努力得到了回报。2022年,张逸轩在容县都峤山某个山涧发现了几只螃蟹。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他从形态学的角度鉴定,认为这种螃蟹是一个新物种。在网友的建议下,他联系到了南昌大学邹节新副教授,并将标本寄往南昌。在邹节新副教授的指导下,张逸轩进一步提供了关于这种螃蟹的生活环境等相关信息供实验室研究,结合基因分子检测,这种螃蟹最终被确定为新物种:卷肢华石蟹。这一发现使得华石蟹属扩增到了5种,加上这个新物种,广西的淡水蟹以43种的数量,位居中国淡水蟹排名第二。

●素材解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广西17岁少年张逸轩的身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又一次得到了印证。这告诉我们,除了日常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还应该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将良好的兴趣爱好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恒久地坚持下去,说不定我们也能像张逸轩一样收获意外之喜。

●适用话题

科研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兴趣爱好、兴趣与坚持……

“板凳男孩”方宇翔:坐平衡车全勤参加军训

湖北“板凳男孩”坐平衡车坚持参加军训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阳光下的他,神情投入,姿态挺拔。在队列中,他很矮小,却是网友眼中的巨人。据悉,男孩名叫方宇翔,两岁多时因车祸双腿高位截肢。多年来,他相继经历了10余次手术,一直靠小板凳代替双腿行走。2023年9月,方宇翔以中考全县前100名的成绩升入湖北宜昌远安县第一中学。考虑到其身体情况,学校免除方宇翔参加军训,但他坚持坐平衡车参加。军训过程中,他的臀部因离地面太近而被热浪蒸得长疹子,但他不放弃,全程6天的军训一天不落。在网传视频中,军训的方队外侧有个男孩未穿军训服,以平衡车代替双腿跟随队列行进,除了腿部动作无法完成,他努力地完成立正、跨立、敬礼、向后转、跑步走等动作,脸上的神情和其他同学一样严肃。因为没有双腿,他需要用手支撑着炙热的地面,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官的指令。蒸腾的热气,让他的身体被汗水浸透。看到这一幕,网友们纷纷为其自强、坚毅点赞,还有网友含泪表示:“这孩子没有掉队,他一辈子都不会掉队!”据方宇翔的父亲介绍,方宇翔的偶像是同样失去双腿的励志演说家陈州,方宇翔走路用的小板凳也是陈州送的,方宇翔希望自己能成为同陈州一样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素材解读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我们无法想象对于残障人士来说生活究竟有何等的艰难和不易,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迎战暴风雨时坚毅顽强的姿态。“长出了一颗健康开朗、活泼向上的心”是父母对方宇翔的评价。手“踩”板凳上学,坐着平衡车军训,“板凳男孩”方宇翔让世人懂得了,那些打不倒你的苦难,终将使你更强大!

●适用话题

自信勇敢、坚强乐观、励志成长、不向困难低头……

曹轩一:为救母什么都不怕

谱青春华章,展少年风采0
图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为了救妈妈,我什么都不怕!”回想起当初捐髓救母的选择,曹轩一的语气稚嫩但坚定。曹轩一是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赛口镇南畈村人,2020年7月,他的母亲曹美霞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022年3月,曹母病情恶化,医生说,治疗的最好选择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期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医生了解情况后,表示曹轩一符合医学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可以试一试。得知此情况后,曹轩一主动联系主治医师,要求为母亲捐献骨髓。幸运的是,配型成功了。2022年3月初,曹轩一在外公的陪同下赶赴苏州进行体检。“我要救妈妈,为了妈妈,我什么都不怕!”由于体检项目繁多,曹轩一需要抽30管血,但是当时刚满10岁的他没有丝毫畏惧。“孩子懂事得令人心疼!以前带他打针抽血时,他总害怕得往我怀里躲,但这次没有丝毫害怕。”曹轩一的父亲曹送说,看着抽血时一声不吭的儿子,他很心疼。日前,安徽省安庆市文明委公布了2023年1月份“安庆好人”评选结果,曹轩一榜上有名。

●素材解读

10年前,母亲给了儿子生命;10年后,儿子还母亲一场新生。“百善孝为先”,原本连打针都害怕的安徽男孩曹轩一,在母亲患病危难之时,迅速长大,变得坚强,用自己捐髓救母的感人举动为世人诠释了什么叫“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身上所具有的懂得感恩的传统美德。

●适用话题

成长与成熟、感恩之心、敬老孝亲、奉献精神……

张志宇:拾金不昧冬日暖心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qú)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张志宇同学拾金不昧的故事赢得了众多网友点赞。2023年1月8日下午,张志宇和奶奶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发现里面有3000多元现金,还有社保卡、身份证、病历等物品。张志宇心想:失主丢了钱包,肯定很着急,我们要在这里等他。就这样,张志宇和奶奶在街边等失主,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眼见天都黑了,还不见失主前来,只好将钱包带回家中。晚上妈妈下班回家后,张志宇和妈妈讲述了事情经过。想到失主焦急的心情,根据身份证上的地址信息,张志宇和妈妈驱车十几里路,赶到了失主家中。看着失而复得的钱包,失主激动地握着张志宇的手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并要拿出礼金答谢,却被张志宇母子俩婉言谢绝了。原来,这些钱是失主为了给家里的老人治病特意去银行提取的,因为一时心急,不小心将钱包遗失在了街边。发现钱包丢失,失主自己也非常懊恼,年迈的老人更是伤心痛哭,因为里面还有身份证、社保卡和病历,一旦遗失,会带来非常麻烦的后果。没想到,正在着急的时候,张志宇和妈妈就把钱包送了过来。失主非常感激,内心充满感动。事情发生后,张志宇仍像往常一样,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直到失主想方设法致电学校表示感谢,大家才知道张志宇拾金不昧的行为。

●素材解读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张志宇及家人的善意举动,令人倍感温暖。大千世界中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否抵住诱惑,往往决定了人生的走向。张志宇小小年纪,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拾金不昧的含义,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适用话题

善良、拾金不昧、传统美德、传递温暖……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