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有酸亦有甜

作者: 黄文玉

成长不孤单,因为有家人、朋友相伴;成长亦孤单,因为人生之路必须由我们自己走完。我们不能只沉溺于欣赏别人种下的繁花,更要懂得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花园。要明白每一朵花开都躲不过风雨的洗礼,离不开穿破泥土拔节而上血泪的挥洒。当我们在创造自己人生风景的途中尝到酸涩与苦楚时,不必抱怨与沮丧,因为这些磨砺正是花朵盛开所需的肥沃土壤。辛勤的园丁,从不因遇到困难便轻易放弃他的花园。永远不要小瞧自己的潜力,努力奋斗吧,亲手打造你人生的美丽花园!

甜在记忆中的麦芽糖

◎黄文玉

周末带儿子逛公园划船,远远就看见一个摊位前热闹地围了一大群人。在好奇心驱使下,我俩也凑进人群,一看原来是在卖棉花糖。只见一团白色和一团粉色的如同云朵般的棉花糖,正高高地插在老板身旁的架子上。我随即问了一下价钱,给孩子订了一个。

在排队等候的工夫,我俩静静地看着老板制作棉花糖的过程。只见他站在一个如同脸盆架子般高的铝制圆柱形容器旁。这容器呈大圆桶状,大约二十厘米深。中间有个如陀螺般的锥形铁柱,在拼命地旋转。老板脚下踩着一个类似鼓风机的炉灶,在“呼哧、呼哧”有节奏地带动锥形铁柱旋转。老板手拿竹签,围绕着锥形铁柱画圈。不一会儿手里的竹签就像春蚕作茧一般,缠绕出一团白色的糖丝,而且越缠越大。不一会儿,他手里的竹签就缠绕上一大团如同云朵般的棉花糖了。只见那老板按照相同的程序、相同的动作,一个接一个地缠绕棉花糖。

棉花糖一到手,儿子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平素不爱吃糖的我,也忍不住捏下一团尝了尝。味道甘甜,糖丝入口即化,软软糯糯的,颇有沁人心脾之感。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吃过的麦芽糖。

那时候,能吃上白色带芝麻麦芽糖的,都是家境富裕的孩子,而我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在家务农,很显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我们那个村很一般。每次看见别人吃糖,我虽然垂涎三尺,但通常也只能强忍着。

常常是在下午放学回来的时候,挑着扁担沿村叫卖的老板就来了。我们一群小孩围上去,看这家敲几毛钱的糖,那家敲几毛钱的糖,我问人家:“好吃吗?”老板知道我没钱,见我嘴馋状,赶忙提示我说:“可以把家里的破烂儿拿来换糖。”于是,我赶紧跑回家,问我妈要家里的破烂儿。我妈说:“破烂儿都丢垃圾堆里了。”于是,我只好赶忙去垃圾堆里找。什么破塑料盆、烂塑料凉鞋、破锅烂勺,都被我捡来,按斤两给那老板,换糖吃。

自己家的垃圾堆翻找完了,我就去别人家的垃圾堆里翻找。记得有一次我光着脚在垃圾堆里翻找破烂儿,一不小心一把破雨伞的铁箍子扎进脚里,疼得我忍不住大哭起来。后来,是母亲背着我去换的糖。一路上,母亲边走边说:“为了一块糖,流那么多血值得吗?下次,我卖菜的时候,顺便给你带回来。那集市里好吃的糖果多着呢!以后,你只要好好读书,想吃啥都会有的,再也不要去捡破烂儿了!”

母亲的些许安慰,让我顿时不觉得疼了,只是感觉这次吃到的糖格外地甜,且格外地难忘,确切地说,是——刻骨铭心。

后来,如我所愿,隔三岔五就能吃到母亲从集市上带回来的各种糖。有硬糖、软糖……好像此后,不知从何时起,我渐渐对麦芽糖“移情别恋”了。在不知不觉间,麦芽糖渐渐地淡出了我的童年。

转眼间,三十年过去了。我自己的孩子,也已到了爱吃糖的年龄。不过,跟我的童年不同的是,他才不稀罕吃那麦芽糖呢!只有这种既好看又好玩的棉花糖,才能入他的法眼。当然,他也不需要自己想方设法去捡破烂儿换糖吃。他可以毫不费力地买到自己想吃的任何零食,而且经常还会因为挑食浪费食物。真是今非昔比,不可同日而语。

的确,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必吃一顿饺子就把左邻右舍都叫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吃得起饺子似的;也不必饺子煮好了,给隔壁一家送一碗,像是分享满汉全席似的。

毫无疑问,我们能拥有当下这幸福的生活,得深切地感恩父母,感恩上一代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劳作,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点一滴的积累。更应该感恩父母曾经对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培养和千辛万苦的教诲,让我们有能力拼搏来如今颇为宽裕的生活。如今饮水,咱们应该思源。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也像我父母当年教育我一样,教育我的孩子: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当然也不会掉下任何一块糖。生活的“甜蜜”需要靠自己日复一日地付出、年复一年地辛勤劳动,以及点点滴滴的积累,才能从梦想变成现实。

就像公园里那位做棉花糖的手艺人,无论严寒酷暑,都风雨无阻地坚持出摊,通过售卖甜蜜的棉花糖,来积累自己甜蜜的生活。他是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来挣钱养家糊口。

我父母没有读过多少书,他们是靠勤奋劳作,才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正是因为他们深知土里刨食的艰辛,才会从小一直敦促我努力学习,一再告诫我:要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我的孩子,有幸生活在和平且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虽然他可能无法体会到那种物资短缺的生活,但这并不代表他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做出任何奋斗,即可轻轻松松地享受富足的生活。我时刻提醒他:当下的生活,无论好坏,都是父母给的。但是父母只能给你一阵子的甜蜜,不可能给你一辈子的幸福。所以,父母给的生活,只是暂时的,而不是长久的。任何人要想获得长久的幸福,都得靠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别人给予。

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想让他早日明白:无论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机会购买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就像我们在公园里吃棉花糖,我们必须得付钱,才能吃上那团明码标价的“甜蜜”。

我侧过脸,看着儿子津津有味地吃着棉花糖。我在想:今天,我让他如愿以偿地吃上了棉花糖。但愿多年后的他,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也能如愿以偿地过上他自己想要的甜蜜生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