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6本数学书

作者: 杨颖

一个朋友问我,在你的人生中,有没有特别关键的时刻,做对了关键的决策?

我想了想,想起高二暑假的事。

高二暑假,我家经常停电。停电时,我想看书,就得点煤油灯。煤烟会把墙熏黑,因此,我只能去贴满瓷砖的厨房看,经常一看就是一夜,起码到下半夜。我看的是数学书,然而,我并不爱数学。

我的所谓关键决策就是这件事。在那个暑假前,我的数学成绩一塌糊涂。

我记得,暑假前公布成绩,我的数学是29分,满分150。暑假开始,有一天我借同班男生的作业抄,他只写了一个得数,问他过程,他当着很多人的面笑:“说了你也听不懂!”

那就是少女人生的至暗时刻。我直到今天都记得那一瞬间的难堪、崩塌、自卑、惭愧、无能为力、无法反驳。

我在痛哭一场后,认真研究了如何让那些感觉都消失,答案是你得自己强大!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要为将来做打算了。

我妈是会计,我拿一张我妈用废的增值税表的背面列我未来能做的事。列完后,我发现每一件,都要通过高等教育才能实现。

我又分析了我的成绩,分科后,其实只有数学是最核心的难题。怎么解决呢?我根本看不懂数学书,但是我记性好,要是把它们全部背下来呢?

凭直觉,我这么做了。没人告诉我对不对。我在厨房的煤油灯下一夜一夜、一页一页抄数学书时,其实不太肯定能有效果,但那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那个暑假,我一会儿小声对自己说:“没问题。”一会儿又冒出一个声音:“怎么可能?”一会儿流泪,一会儿流汗。事实上,暑假过去,当我把那6本数学书默写完、吃透,我发现所有题都是例题变化、组装而成。

新学期开始,我的数学已经能及格了。高考时,我数学考了118分。

以上就是我的奇迹,我想命运是公平的,没有更多奇迹,也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这件事起码后来产生一个结果:在背数学书并验证方法有效的过程中,自己判断,自己执行,自我激励,磨炼意志。

(摘自《品读》,选文有删改)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