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滚烫的名字,烙进了我们的骨骼

作者: 谭清友

编者按

谱写时代华章,致敬峥嵘岁月。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75年不过一闪而逝,但对于我们的祖国母亲而言,她在这75年中,完成了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团结统一、繁荣富强的蜕变。站在当下回望历史,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祖国母亲这辉煌而光荣的蜕变之路上,刻印着亿万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追求真理、求索光明、探索发展的足迹,这些闪光的足迹仍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脚下向未来延续;我们亦知晓在当下的光明和幸福到来之前,曾有数以千万计的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土安全而英勇牺牲,他们用鲜血染红旗帜,用生命照亮前路,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吃水不忘挖井人”,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我们不能忘;革命志士用鲜血写就的革命历史,我们需铭记。本期就让我们走进革命英烈的热血事迹,走进红星照耀的中国红军第一村。

红色记忆

伍先华(1927年—1952年9月29日),四川遂宁(今安居区)人。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革命烈士。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100团1营2连3班班长。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志愿军进入朝鲜后不久,伍先华便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1952年9月29日秋季战术反击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为了夺取敌人的720高地,彻底摧毁敌人的火力封锁,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开辟了部队前进的道路。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伍先华“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和“模范党员”称号。他生前所在的12军100团1营2连3班被命名为“伍先华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一个滚烫的名字,至今金光闪烁

这个名字在朝鲜战场的硝烟中淬过火

这个名字扛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勇敢

没有丝毫犹豫、畏惧、胆怯和退缩

这个名字凝聚了令人崇敬的青春之歌

二十五岁的年华,写下了最真实的传说

这个名字每一笔每一画都铮铮作响

是信念和誓言的完美组合

这个名字站起来就是一座峰峦

倒下去也不会失去巍峨

这个名字在川中最朴实的土壤生长

这个名字是五星红旗点燃的一炬火

这个滚烫的名字叫作伍先华

已深深地烙进了我们的骨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