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拉美“三兄弟”
作者: 裴翀玄“海外游”搜搜提示1
长途旅行的感受
搜索讲解如果你的旅行目的地在亚洲之外,比如在欧洲、美洲,那就免不了经历长途飞行。在狭小的机舱中坐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可不好受啊!这样的感受很值得一写哟!
搜搜观察点1. 你们为长途飞行做了哪些准备(比如有没有准备眼罩、耳塞、拖鞋等)?这些东西派上用场了吗?你们计划怎么在飞机上打发时间?计划生效了吗? 2. 和短途飞行相比,长途飞行在餐食、如厕、休息等方面都有哪些不同? 3. 有的目的地仅靠飞机还不能抵达,得像裴同学一样更换各种交通工具。你有这种“折腾”的体验吗?
“海外游”搜搜提示2
代表性景点
搜索讲解什么叫“代表性景点”?换个说法你就明白啦——“不来这里就等于没来过×××。”一个景点能成为“代表”,一定是有原因的,抓住这个原因重点描写,别人就能一眼认出你去了哪儿。
搜搜观察点1. 做旅行计划的时候,什么景点是你们的首选?它为什么会名列榜首?在出行之前,你对它有哪些了解?亲眼看到它之后,你觉得它符合你的想象吗? 2. 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哪个代表性景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如果让你给它颁个“之最”的头衔,你会称它为什么“之最”呢?
“海外游”搜搜提示3
特色美食
搜索讲解很多地方都有美食一条街,街上有不少“基本款”美食,也就是到处都能吃到的东西,比如铁板大鱿鱼、烤肠,也有该地独特的美食。选材的时候应该选哪一种进行重点描写,不用多说了吧?
搜搜观察点1. 有哪些美食是你头一回吃到的?吃之前你有没有想象过它们的味道?它们的真实味道和你的想象相符吗?如果美味指数的满分是10 分,你给它们打几分?要说说打分的理由哟。2. 有哪些美食你根本看不出来是用什么食材做的?或者你连制作这道美食的食材都没听说过?给大家描述一下它们有多神奇吧!
“海外游”搜搜提示4
“招牌”特色
搜索讲解我们在计划海外之行时,多半会选择特色比较鲜明的地点作为目的地,比如拥有铁塔的浪漫之都巴黎、拥有无敌山景的瑞士。把“招牌”亮出来,大家不就能一眼看出你去了什么地方吗?
搜搜观察点1. 如果你去的目的地是以自然景观闻名的,请你对比一下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和其他同类地点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显著的不同之处。2.如果你去的目的地是以人文景观(比如埃菲尔铁塔)闻名的,就要用自己亲眼看到的细节去“验证”你之前获取的相关信息。
“海外游”搜搜提示5
日常生活的不同之处
搜索讲解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比如有的地方商店关门很早,有的地方则有热闹的夜生活。这种景点之外的风土人情是特别“接地气”的作文素材。
搜搜观察点1. 你们的旅行目的地的景点、饭馆、百货公司等场所一般什么时候开门、什么时候关门?和国内的生活相比,你有没有感受到不便之处? 2. 如果你有在当地过周末,请你描述一下当地人的周末生活。
“海外游”搜搜提示6
当地人的特点
搜索讲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别说不同国家,就是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哟!
搜搜观察点1. 在你们的旅行目的地,当地人的衣着打扮是什么风格?对他们的“造型”,你和家人有何评价? 2. 你能感受到当地人的性格特点吗?比如是特别热情、说话嗓门都很大,还是比较“高冷”?
“海外游”搜搜提示7
前所未见的新奇事物
搜索讲解在“特色美食”环节,我们提到了“前所未见的食物”。除了食物,你多半还会见识其他的新鲜事物,还不写下来让大家“开开眼”?
搜搜观察点1. 在旅途中,你们见到过哪些乍一看完全猜不到用途的东西?你们有哪些推测?最后找到答案了吗? 2. 在旅途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神奇”的规定或是事情的处理方式?当地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样的情况,在中国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2024 年暑假,我终于迎来了一次整整五十天的超长假期!这一次,我们一定能玩转拉美“三兄弟”!
我在秘鲁逛古城
去南美大陆旅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屁股”这关很多人就过不了。从北京出发,经阿布扎比中转,再从西班牙的马德里到秘鲁的首都利马,三十个小时的行程真不是开玩笑的,难怪有人把它戏称为“妻离子散航线”。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不!南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飞机票还特别贵,所以长途大巴才是当地人出行的最优选择。动辄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车程,连我这个小“钢铁侠”都差点儿没扛住。还好,几趟过夜大巴下来,我们的时差也倒得差不多了,我们顺利抵达了秘鲁著名的白色古城阿雷基帕。
这座起源于古印加时期的城市得名于附近火山脚下盛产的白色岩石,城里大部分建筑都由这种石块搭建而成,呈现出圣洁的白色,城市故得名“白城”。这里不仅是印加帝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西班牙殖民时期重要的军事据点,今时今日更是秘鲁南部最大的文化和工商业中心。
夕阳西下,城中心的圣卡特琳娜修道院迎来了最美、最动人的时刻。它曾经是南美最大、最豪华的女子修道院,拥有自己独立的街道、别墅、面包房、音乐厅和祈祷室等等。与其说这是一座修道院,不如说这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城中城。有着不同主题颜色的大小院落参差不齐,小径纵横,走廊交替。傍晚时分,金色的阳光洒在斑驳的城墙上,倒映出一道道光影,给修道院镶上了一道金边。被岁月侵蚀的老房子屹立在道路两旁,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与喧嚣。漫步其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耳边依稀传来修女们的祷告和贵族小姐们用法兰西钢琴弹奏的乐曲……
逛完修道院,一定要去圣卡米洛菜市场“打个卡”。沿途都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物,游客不多,生活气息浓郁。比起去餐厅里吃大餐,我们更享受这种走街串巷、充满烟火气的快乐。路边烧烤摊上的阿姨挥舞着大葱头,把各种肉串烤得吱吱冒油。妈妈没抵挡住诱惑,一口气买了十来串,一共才不到三十块人民币,还赠送一大包烤土豆呢。啃着鲜嫩多汁的烤牛心和香软绵密的甜土豆,我瞬间觉得自己这一路的长途跋涉都值了!
圣卡米洛菜市场不仅有各种优质的水果、食材,还有超多美味的熟食档口。在阿雷基帕的几天,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去“报到”,在水果摊点一杯清爽甘甜的现榨果汁,去二楼喝一碗香醇浓郁的开胃牛肚汤,或是直接叫一份荤素搭配的熟食套餐。外酥里嫩的Chicharrón(西班牙脆皮五花肉)搭配酸酸甜甜的Chicha Morada(紫色玉米汁),简直打遍天下无敌手!
在古城里玩够了,你还可以沿着安第斯山脉一路向北,前往世界上第二深的大峡谷——科尔卡大峡谷。据说它足足有两个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那么深,把我们的峨眉山倒着插进去还“有得剩”。这里也是鸟瞰奇瓦伊梯田、追逐安第斯神鹰和探秘印加古道的必经之地。
我在阿根廷会朋友
到阿根廷的第一天,我们就被好好上了一课。原来很多阿根廷人平时只需要上半天班,周末更是他们专门和亲朋好友聚会玩乐的日子。周末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别说换汇,连超市都不开门。妈妈吓得赶紧订好机票,拉着我们就直奔门多萨投奔老友去了。
格蕾和塞巴夫妇是妈妈在巴西旅行时认识的朋友,我们全家还参加了他俩在西班牙举行的婚礼。多年不见,格蕾阿姨还是那么漂亮,她一见面就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一个“香吻”。一上车,她就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家族的周末聚会,他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亲戚们今天都过来了,大家都在塞巴叔叔哥哥的红酒庄园里玩。
新旧朋友会面,免不了一番“贴面礼”。大家互相拥抱,亲吻脸颊,介绍和问候彼此。等每个人都打过一轮招呼,就可以依次落座,品酒聊天了。因为我还未成年,塞巴叔叔专门给我点了一盘南美大饺子Empanada。它的外形像我们的韭菜盒子,皮酥酥脆脆的,馅儿和新疆烤包子的馅儿有点像,是牛肉、大葱、鸡蛋和芝士的混合物。一口咬下去,有牛肉的香、大葱的甜、鸡蛋和芝士的醇厚,再加上一点点番茄的微酸,真是太好吃了!我一边吃着Empanada,一边看妈妈愉快地用她的半吊子西班牙语跟别人聊天,我也坚定了回国要好好学习西班牙语的信念(南美地区主要说西班牙语,说英语的很少,大人们聊的啥我一句也没听懂)。
看大家喝得差不多了,塞巴叔叔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在酒庄里溜达了起来。虽然冬天的葡萄藤光秃秃的,但这并不影响塞巴叔叔很专业地给我们介绍不同的葡萄可以酿哪些酒、不同的酒的口感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走走逛逛,庄园里的每个地方都留下了一片欢声笑语。我原本以为逛完庄园就差不多该结束了,结果大家又嘻嘻哈哈地冲进了酒庄的室内餐吧,开始了新一轮的狂欢。和只会跳“僵尸舞”的我相比,阿根廷人个个都是跳舞高手,年纪最大的老爷爷甚至还会跳探戈,连平时自诩很会跳舞的妈妈都扭不过他。气氛到达顶点的时候,大家手拉手,搭起了人力小火车,一对一对地结伴“钻山洞”,玩得不亦乐乎。眼看妈妈要钻过来了,我朝我对面的爷爷眨了眨眼,爷爷很有眼力见儿地配合我,咣的一下把妈妈给“关”进了“山洞”里。“哈哈哈!”看着妈妈的窘样,所有人都笑了。
作为门多萨远近闻名的Asado(烤牛肉)大师,塞巴叔叔听说我们要来,早早就订了上好的牛肉,说要给我们好好露一手。小姨想做个杭椒牛柳“以菜会友”,格蕾阿姨大方地表示,她们家什么肉都有,只管带着人来就行。结果我们到了一看,塞巴叔叔已经把肉全给烤熟了,他还乐呵呵地让小姨随便挑,说想要哪块肉都行。哎,该怎么跟外国人解释,咱们中餐的肉菜都是用生肉炒的呢……不过你别说,塞巴叔叔“出品”的烤肉是真的香,每一块都熟得恰到好处,外层的筋膜油亮焦香,切开一看,里面是香喷喷的粉红色嫩肉。这绝对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烤肉啦!
我在智利买海鲜
从阿根廷到智利,简直就是从“天堂”到“地狱”——虽然智利的风景真的很美,但智利人做菜是真的不行。到智利之前,妈妈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说即便拥有全世界最好的食材和特别多的海鲜餐厅,但没有一个人能在智利逃脱做饭的宿命,因为出了首都,其他地方就很少有靠谱的餐厅了。
西临太平洋,南接南极洲,作为世界上最狭长的沿海国家,智利拥有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这里的海鲜都是在冷水水域长大的,所以个头又大又新鲜。海胆、三文鱼、帝王蟹、南极鳕鱼、深海大鱿鱼……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在智利见不到的。
蒙特港是南极圈附近最大的帝王蟹上岸口,如果你在周末渔船回来的时候去海鲜市场碰运气,没准就能捡到10 欧元一只的生猛帝王蟹。要知道,这种螃蟹在国内可是要卖800 多元一只啊!我们第一次去海鲜市场的时间不对,帝王蟹还没上岸。妈妈不甘心,围着市场绕了好几圈,说来都来了,总得吃点儿海鲜再回去,最后,我们果然在市场背后的小渔港里看到几个大帅哥抬了四五筐大石头一样的东西回店里。那些“大石头”长得特别丑,我依稀能看到里面有寄居蟹一样的东西在动。因为店员哥哥们只会说西班牙语,我们连那“大石头”是什么都不知道。好在妈妈灵机一动,用识图软件识别了一下照片。妈呀!这竟然是在欧洲卖出了天价的鹅颈藤壶!欧洲的餐厅卖100 欧元一个的东西,在这里只要1 欧元一个!就冲这100倍的差价,甭管好不好吃,我们都吃定了!妈妈现场挑了几个藤壶,请老板娘帮我们煮熟。她往藤壶上撒了些店里的柠檬和香菜,自制了一份简易Ceviche(秘鲁传统美食柠檬汁腌鱼)。妈呀!这玩意儿也太好吃了!轻轻一吸,你就能感受到它奶油般的丝滑!柠檬的酸正好中和了大海的味道,同时把藤壶的鲜美拉到了极致!果然,海鲜什么的,就得吃刚上岸的!但是大家一定要小心,藤壶的柄部表皮经常夹杂着沙粒,如果你一不小心把柄部咬破了,满嘴沙的滋味可就不那么好啦!
第二天星期五,正好赶上帝王蟹上岸。几十只巨型帝王蟹一起对着我张牙舞爪的样子实在是太震撼了!我们挑了一只最大、最活泼的拎回家,一路上,小姨笑得合不拢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螃蟹太大,而民宿的锅却超级小,螃蟹根本塞不进去!我们只好改变计划,把螃蟹拆壳去腿,从做清蒸螃蟹改成做烤螃蟹。蟹肉剥出来直接吃,蟹黄拿来炒饭。这一顿饭,我们吃得心满意足。
偷偷告诉你们:如果你们也要来蒙特港的海鲜市场,一定要绕到市场背后的垃圾桶附近看看,那里有一个特别的“长租客”—— 一头南极毛皮海狮“老大哥”。它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睡觉和躺在垃圾桶里,等着各位摊主投喂卖剩的海鲜“周边”(包括但不限于上好的三文鱼头和鳕鱼尾,吃得比我还好)。这可是本地人才知道的秘密“景点”呢!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育才学校五(9)班
指导老师:何沁睿
其实,本期“搜搜提示”的讲解并不是只适用于写“海外游”,它们同样适用于国内的长途游,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把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写出来,让大家看了“心向往之”,是每一个游客义不容辞的责任,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