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现代奇遇
作者: 胥承言一放假,我就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隆中,探访诸葛亮曾经的隐居之地。踏入那座充满历史韵味的旧居,处处都能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见桌上放着一卷泛黄的竹简,我好奇地走近,轻轻地触摸着它。突然,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过,我感觉书中似乎有一股奇异的能量在涌动。那股能量竟然渐渐凝聚成人形,一位身披鹤氅、手持羽扇的儒雅之士出现在我面前。这,这就是传说中的诸葛亮吗?“这年头,连历史人物都跑出来cosplay(角色扮演)了?”我忍不住调侃道。诸葛亮露出疑惑的神情:“‘可斯扑累’?这是何物?吾未曾闻也。”我笑了,说:“你先跟我走吧,我待会儿再给你解释。”
我带着这位意料之外的客人回了家。诸葛亮环顾四周,对现代的环境感到十分新奇:“此乃何处?怎如此奇怪?”我解释道:“现在是2024 年,你可能是穿越了时空才来到这里的。”诸葛亮听后更显茫然:“穿越?此言何意?”我笑着摇摇头:“解释起来有点儿复杂,你还是先想想怎么适应这个新世界吧!”
就这样,这位史上最著名的智者开始了他在现代社会的生活。
我拿出自己积蓄已久的压岁钱,在小区旁帮助诸葛亮摆了一个地摊,起名为“诸葛算卦”。很快,一个夹着皮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满脸好奇地说:“来,给我算算,看看我今天财运咋样!”诸葛亮轻摇羽毛扇,凝视了男子片刻,长叹一声,说:“唉,你面相轻浮,贪图富贵,怕是难逃被骗这一劫啊!”男子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他大吼道:“你竟然敢咒我?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我见势不妙,赶紧拉着诸葛亮逃离现场。我边跑边对诸葛亮说:“你真是啥都敢说!”诸葛亮则淡定地回答:“事实本就如此,我可没胡言乱语。我看你们现代社会四处张贴着‘反诈’的宣传,他这样的人就是高危对象啊!”
诸葛亮只说真话的性格让我们意识到,算卦这条路似乎行不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诸葛亮摇了摇羽毛扇,说:“我曾经发明过很多有趣的小玩意儿,比如木牛流马、孔明灯等,我想阅读一些你们现代的书籍,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就可以造出更多的好物。”于是,我带诸葛亮去了图书馆,他查阅了大量发明创造类的书籍,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识。没过多久,他便学有所成,制造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小玩意儿:有栩栩如生、可以飞翔的木鸟;有精美别致、可以航行的木船;有可以变身的小车……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巧思。当我们再次出摊时,这些新奇的小玩意儿吸引了无数的顾客,地摊前人头攒动,生意出奇地好。诸葛亮凭借他的智慧与才华,成功赚到了他在现代社会的第一桶金。
这天,诸葛亮正在专注地阅读一本书,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过,我惊愕地发现,他消失了。
这次奇妙的经历让我对诸葛亮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每当我翻阅《三国演义》时,都会回想起与诸葛亮相处的日子,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火花第三小学六(2)班
指导老师:蒲 莉
小酷龙评分(满分1 0 分)
创意分:8分 历史上,诸葛亮被人夸过“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按理说,第一份职业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但他却因为只会实话实说搞砸了——这样的情节设计既符合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又揭露了所谓的算命者其实并不能真的未卜先知,他们只是在编造一些顾客爱听、想听的话而已。小作者巧妙地借助诸葛亮第二次创业的故事,让大家心领神会——唯有学习才能让人立于不败之地!
描写分:8分 “无论多少岁,都是学习的年纪”这句话在穿越到现代社会的诸葛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适应社会、谋求生存是他面对的难题,给人算卦的路行不通,他就结合过去的成就和自身的优势继续“深造”,摸索出了一条新路,通过“差异化”赚到了钱。“我”则利用贴身观察的机会,把诸葛亮的智慧表现用很“燃”的文字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