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知真谛
作者: 王依婷
有一个成语叫“取长补短”,在这个暑期,我终于明白了它的意思。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奶奶没上过学,所以她只会说闽南腔的“普通话”,而我又是一个方言“小白”,我们聊天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个“翻译”在场才能谈笑风生。该去哪里找“翻译”呢?爸爸妈妈就是两只忙得团团转的小蜜蜂,指望不上。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奶奶决定,假期来我家“上学”,由我来担任奶奶的第一位“老师”,奶奶则担任我的“零元保姆”。奶奶买菜、洗菜、炒菜的时候,我是她的小跟班,我恨不得将奶奶的全部厨艺都塞进自己的小脑袋瓜里。我有什么疑问,奶奶都会比画着耐心讲解。我俩在洗菜池和电磁炉之间穿梭,为家人们烹调美味佳肴。
我的厨艺“修行”结束后,就轮到奶奶“上课”啦。奶奶“上课”不用课本,我家客厅的大白墙上贴着的《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国学经典就是奶奶最好的课本。因为上了年纪,奶奶的记忆力不好,刚给她解答完的问题,几分钟后她又会问我一遍。在学习“枉”字的时候,她反反复复问了我五遍。对奶奶这样的学生,我得有足够的耐心才行呀。每次我给奶奶读完一遍,她都会夸我:“我觉得你读得很好!”我认为这是“学生”对“老师”的鼓励和支持,所以我特别开心。
眼看着,暑假就要结束了。奶奶,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取长补短”的真谛,等到了寒假,我还给您当“学徒”、当“老师”!奶奶,有您,真好!
福建省厦门市西湖学校五(2)班
指导老师:杨楚妹
“好”之解读三:偶遇之“好”
“有你,真好”的“你”,并不仅仅指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好”也不限于“长期、持续的感受”,毕竟在生活中,有好多闪亮的小火花,它们的光芒虽然短暂,温暖却很持久。和“长期、持续的美好”相比,这样的“偶遇之‘好’”就是可遇不可求的精彩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