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稗草人
作者: 张馨月今天,我们来到了稗(bài)草园——教学楼后的一块田地上综合实践课。这个生机勃勃的园地原本由学校的后勤人员辛勤耕耘,增设劳动课后,便由同学们接手打理。在这节课上,我们将认识和观察稗草。
稗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它的叶子细长,有圆锥花序,看上去很像水稻。如果它长在稻田里,那就像真假美猴王一样,连农人也要瞪大眼睛仔细分辨才能分清哪些是水稻,哪些是稗草。在困难时期,稗草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口粮。
我们捧着记录本,仔细观察稗草的根、茎、叶和花序。老师微笑着说:“同学们,透过一朵花、一片叶,你们会看到一个世界。和稗草交朋友,大家想做些什么呢?”
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想用画笔描绘稗草的模样,有的提出要做稗草标本。学习委员俊涵想了想,说:“叶圣陶先生写过稻草人,不如,咱们来做稗草人吧!”真是好主意!大家一致赞同。领取了马甲、镰刀、剪刀、麻绳等工具后,老师给我们示范了镰刀的正确用法,又嘱咐了大家一些注意事项。劳动小能手们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准备大显身手。
我们组的四个人首先进行分工。我是“小管家”,负责管理工具和物品,帮着收割稗草,其他三人有的割,有的剪,有的捆,大家分工明确。
同学们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很快,大家收集的稗草便堆成了小山。接下来,我们就要设计独一无二的稗草人了!

要做什么样的稗草人呢?葫芦娃、匹诺曹、美人鱼……我们商量了一下,四人统一意见,决定做一个质朴的田园牛仔,让它来守护美丽的校园。豪轩大笔一挥,在纸上描绘出了可爱的稗草人形象。有了设计图,我们就可以开工了。
我们先竖起一大捆稗草,将它们的上端盘起、扎好,形成金字塔状,再在左右两边均匀地分出两缕,把它们当作稗草人伸展的胳膊。看花容易绣花难,做到一半时,稗草人的头就歪了。“我去找小木棍,你们扶好。”浩然说。很快,他就找来了木棍,用它们支撑稗草人。虽然稗草人还是有些歪斜,但比刚才的样子好多了。我们将计就计,将歪斜的稗草人命名为“思考者”。我们给它穿上条纹衬衣、牛仔裤,再给它戴上一顶菠萝帽,它可真神气!

下课时间就要到了,南希提议:“我们可以摘一些苍耳来做眼睛、鼻子和嘴巴。”好主意!大家快马加鞭,苍耳马上就到!南希拿出尺子,小心地量着尺寸,把苍耳以最合适的比例放置在稗草人脸上。那效果,真是画龙点睛!稗草人开心地咧着嘴,好像马上就要开口唱歌了!
集合了。我们围坐在老师身边,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品尝用炒熟的稗米泡的稗米茶。开水冲入杯中,小小的米粒在鹅黄的液体中游弋,淡淡的米香沁人心脾。我们一边喝茶,一边了解稗米茶的来历。原来,这是五年级的同学用采撷的稗米在学校的厨房里炒制而成的。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制作稗米茶的方法:将稗米放进锅里,用中小火翻炒,待炒至焦黄后关火,继续翻动,等稗米完全冷却后,将它们放进密封袋里保存。我们认真地听着,记着,因为我们也想给学弟、学妹炒茶呢!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四(1)班
指导老师:张秀颖
“双减”新鲜事:做稗草人
“双减”新体验:稗草是禾本科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更近,长得却很像水稻,它是田间野外特别常见的野草。在这次综合实践课上,从收割到设计,再到制作、装饰稗草人,所有的环节都由同学们亲自完成,既凝结了大家的智慧,又表现出了团队的协作精神。不仅如此,同学们还学到了不少关于稗草的农业知识,喝到了小伙伴亲手炒制的稗米茶,收获满满,难怪所有人都那么心满意足啦!
“双减”新计划:选一个晴朗的周末,和家人一起去户外找一找可以用作手工作品材料的植物(比如狗尾巴草),试试用野豌豆的豆荚做一个哨子,用凤仙花汁给妈妈染指甲,用茉莉花做一对耳环,用掉落的树叶玩一玩拔叶柄的游戏……(小编提醒:采摘应遵守规定,不要进入有“禁令”的场所随意采摘花草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