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小我于大我,筑时代之辉煌

作者: 苏程程

在《荆人遗弓》这则寓言中,荆人看到家国,孔子心系人类,老子则放眼世界,视万物为一体,以天地容得失。字在精简,格局却不断扩大,得失也愈加豁然。

三者之言,究其本源,都是将小我之得失,置于更大之格局下,从个人的狭小境地到广阔的群体空间,传达的是将自我置身于世界的品格;得失之烦忧,在世界面前,便成太仓稊米,自然也便释然。“心有一隅,房子大的烦恼就只能挤在一隅中,心有四方天地,山大的烦恼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也许无法参透老子的物我相融,“无人”之境的超然,但我们可以置自身于天地之中,置世界于胸怀之内,如此,亦不失为一种豁然。

中华儿女的基因里从不乏淡看得失的豁达,血脉里流淌着放眼天下的气度,从范仲淹“忧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到而今无畏万丈深渊,维护世界和平的维和战士,人们赞誉这些英雄,不只是因为其对生命的悲恤,更有对其舍小我,守天下之安宁的奉献的歌颂,对其博大胸怀的赞誉。道路也许坎坷漫长,但用个人之小失,凝成安宁之力量,每一滴水的汇聚,最终汇成世界之大得,而世界之安宁,国家之强盛,也将成就小我的幸福;个人与世界,本就是得失的互相馈还,情感的彼此温养。

“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讲话振聋发聩。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青春的风采才会璀璨夺目。当时代的火炬传入我们之手,当中华的未来担在我们之肩,愿我们能放眼世界,去创造更好的世界。

(指导教师  朱霞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