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作者: 黄燕

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和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下面从探究写作方法的角度,帮助同学们解决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原  文

舞起来生命就精彩

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无论是拉丁舞还是芭蕾舞,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我对拉丁舞更感兴趣。

三年前的一个早晨,我家的对面搬来了新邻居,听父亲说新来的邻居父母都是舞蹈家,可惜他们的孩子发生了车祸,双腿高度截肢,因此一家人总是闷闷不乐。我知道后深感同情,却又无能为力。

一个周末,我和父母在公园散步,无意中听到人们在谈论着什么,出于好奇便走过去想探个究竟。此时,我看到邻居一家也在散步,孩子满眼无光地坐在轮椅上。邻居一家看到我,显得很高兴,让我和他家孩子一起玩,我勉强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我有意找些话题想跟他聊,但不管说什么,他都是面无表情地低着头。没办法,我只能推着轮椅带着他到处转,看他能否高兴起来。老奶奶在广场上跳舞,对于广场舞,我不是很喜欢,甚至有些厌恶,每天那铿锵的音乐声吵得我好烦,但看到轮椅上的他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知道怎么让他开心起来了。我立刻收起嬉笑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一本正经地和他聊起了舞蹈。一阵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一看时间才知道已经很晚了,于是我便将他推回了家。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我和他渐渐熟了起来,每天都去找他玩。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去找他,推开房门看到他竟站了起来。我十分兴奋,他也很激动,后来我们干脆到公园里走了几圈。

后来,他家搬到了别的地方,我们再也没有遇见过,但是只要回忆起这段美好的时光,他的笑容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点评: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记叙文,叙事虽然有始有终,但条理不够清晰,主题跟题目不相符,即“文不对题”。这是审题不清的结果,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审题不清。从文章的题目看,本文的重点是突出生命的精彩,如何体现生命的精彩,必须舞起来,并且这里的“舞”并非狭义的舞蹈,而是磨炼。由于审题不清,作者没有领悟到题目的真正含义,将主题局限在简单的舞蹈中,误解了命题者的意图。

2.选材立意不当。本文应该通过叙事表现人生的练达,应着重表现“舞起来”的画面,但文章既写“我”助人为乐,又写邻居孩子自强不息,着重要表现谁,交代不清。

3.结构不合理。文章主题不清,所以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而且开头不简洁,结尾也未点题。

这是一篇典型的病文,无论是主题,还是选材、结构,都不符合课程标准的写作要求,应该认真审题、精心构思,重新写作。

写作指导

一、弄清题意,认真审题

审好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是不跑题、不偏题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审好题,写作就成功了一半。该如何审题呢?通常有两种方法:

1.抓题眼。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题目的核心,把握住了题眼就把握住了写作重点。比如,文题“难忘的一件事”,“难忘”和“一件”是题目的关键词,审题时要扣住“难忘”和“一件”思考:难忘的是一件什么事?为什么难忘?这件事对“我”有何影响?同时选材只能写一件事,文中如果出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就不符合要求了,这就是抓题眼审题。

再看原文题目“舞起来生命就精彩”,文题的关键词是“舞”和“生命精彩”,而且“舞起来”和“生命精彩”之间联系紧密。想要“生命精彩”,就要让生命舞起来,也就是说只有舞起来,生命才会精彩。而病文审题出现偏差,没有抓住关键词,内容缺少“舞起来”的画面,只是泛泛而谈地讲述和好友之间的交往,因此缺少了生命精彩的具体缘由。改成写具体的奋斗历程、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等,才有清晰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主题集中而鲜明。

2.析喻义。有些文章题目具有双重含义,既有表面含义,又有比喻意义。审题时要透过字面意思看到其比喻意义。比如文题“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这里的“光”并非自然界的阳光,要意识到文题中的光是虚指,应是“温暖、和谐、奋斗”等比喻义。构思时要从比喻义的角度思考,如果写成自然界的阳光,审题就出现了偏差。在文题“舞起来生命就精彩”中,“舞”并非仅指“舞蹈”,而是“不畏困难、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如果从比喻义的角度构思,生命精彩的意义就会更深一层,也就更能打动读者。病文没有领悟到“舞”的真正内涵,所以文章平淡。一笔带过好友如何跟困难做斗争的过程,削弱了舞起来的画面感,主次颠倒,不能打动和感染读者。

二、立足审题,立意鲜明

作文立意是审题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要正确、集中、深刻和新颖。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是灵魂,决定着文章的高度。所以立意是文章的重头戏,决定了文章后续的写作走向。同学们可以运用下列方法立意:

1.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以小见大”是指立意时从小的切入口入手,在写人叙事的基础上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立意方法很适合初中生,因为不一定非要写那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写好身边的人和事,同样能体现真善美。有时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细微的举动,就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比如《背影》这篇课文,通过回忆父亲的四次背影,表现出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这样的小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再看《舞起来生命就精彩》这篇文章,立意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思考:①不畏风雨,敢于挑战,绽放生命的精彩;②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唱响大爱主旋律;③乐于奉献,和谐美好,谱写社会风貌新画卷等。这样的立意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适用以小见大的立意方法。

2.多维思考,好中选优

对于作文题目而言,多角度解读,从不同的角度着眼,立意就会不同。这就要求同学们立意时要根据审题的结果筛选,多中向好,好中取优,不是只局限于某种角度,而是尽可能选取新颖的、适合于写作的主题,提升立意的高度。比如,课文《一棵小桃树》,如果让同学们写,可能会写小桃树虽然身子小,却能给人们带来丰硕的果实,从这个角度赞美它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作者独辟蹊径,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小桃树的生长过程,赞扬了它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抒写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样立意就与众不同,上升到了一定高度。

三、围绕立意,合理选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同样如此。没有好素材,很难写出好作文。围绕立意,合理选材,可用下列方法选材:

1.在生活中选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充分体现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同学们平时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人间的美好真情。比如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所选的材料就是一些平常事,而且有些事就是同学们所见所闻的事。作者通过叙写这些事情,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这是选材的范例。写“舞起来生命就精彩”,也可以选取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比如选取助人为乐的画面,选取不畏困难的镜头,选取团结和谐的场面,这些都是可选的材料。如果纯粹写跳舞,立意就显得肤浅。而病文在选材上只是回忆和好友的交往,忽略了对文题中关键词的解读,所以出现了偏题。

2.力求新颖别致

对别人已经写过的或者老生常谈的材料,应尽量不写。比如写老师,不能再写批改作业到深夜了,写同学也不能再写课间踢毽子了,这些别人多次写过的内容,最好不用。需要注意的是,新颖别致的前提是真实,而不是胡编乱造。

四、整体谋划,精心构思

结构和表达同样是作文得分的关键。同学们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写作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行文结构要注意三点:

1.开篇点题,明确主旨。简洁的开头更有利于吸引读者,也为下文叙事打基础。

2.中间叙事,清楚明了。要注意安排合理的顺序和层次,同时在材料运用上要注意详略得当。

3.结尾点题,升华主旨。点题的目的是让读者对全文的主旨有更深的印象,而病文无论是开头,还是中间的叙事,以及结尾都没有亮点,需重新构思。

升格文

舞起来生命就精彩

微风轻拂树叶,叶片相互碰撞,演奏了一支悠扬的乐曲,为喧闹的课间增添了一丝活力。

女生尖锐的叫喊声混杂着男生打闹的嬉戏声进入我的耳朵,刺激着我的神经,让本就因不理想的成绩而头疼的我更加烦躁。我低下头,深埋在臂弯中。

“这次绝对是个失误……”我这样想着,不甘心地抬起头,再次查看试卷上的错题,一个个红叉在白纸上格外醒目。反复思考之后,发现这些题目确实不会,我只好再次沮丧地埋下脑袋,好似在逃避这喧闹的课间,又像不愿面对自己实力的逃避,但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

经历了狂风暴雨般的“洗脑”后,第二天我依旧坐在那个位置上,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我看向同桌,她正在看借来的课堂笔记,好像考得还没我好……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得到了这句答复,我愣了愣,拿起书背了起来。那些学习还不如我的人都在努力,我有什么资格放弃呢?

黑笔在白纸上唰唰地移动着,笔尖如精灵般的舞者,舞动、跳跃、旋转。我不甘心失败,那次小小的失误,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再多的困难我都要克服,要让别人看到我不是弱者。

夜晚宁静而美好,高挂的白炽灯照耀着挺立的我,见证着一次又一次失败,也见证着一点一滴的进步,直到“舞者”走向成功,站上属于我的舞台,迎接独属于我的胜利。历经风雨洗礼的“舞者”,最终获得了成功的“证书”,所有人都在欢呼。面对成功,我没有太多兴奋,因为我觉得“证书”是胜利的果实,更是自信人生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成功,让我尝到了喜悦和快乐,也更坚定了自己的追求。我深知,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在成功的舞台上,只有尽情绽放才会赢得喝彩,只有舞起来生命才会更精彩!

点评:本文以自身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个励志故事。审题精准,立意明确,构思巧妙,语言灵动。从主题到选材都体现了“舞起来”和“生命精彩”这两个关键词,符合命题者的要求。全文以自己“失败-努力-成功的体验历程,告诉读者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很好地诠释了题目“舞起来生命更精彩”。在结构上,开头语言简洁,中间生动形象,结尾点题,升华了主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