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小品“讲”英文——AI换声:违法!
作者: 祝振全
近日,一段赵本山在舞台上用英文演小品的短视频引起网络热议。视频选取了一些赵本山经典的春晚小品,声音却是英文,且声线和口型都对得上。据新京报记者观察,在短视频平台,除了赵本山能用英文演小品之外,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可以讲英文相声,海外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演员艾玛·沃森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据悉,这些视频出自AI人像视频工具。该工具支持多种输入语言和输出语言,用户只需上传视频,选择语言,就能自动翻译、生成和原口型、声线都匹配的新视频。有网友感慨,“不但口型对得上,手势也对得上,连内容都听不出毛病,能不能教教我”。也有网友表示担忧:“这会不会被用来模仿声音诈骗?”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赵虎。赵虎表示,用AI技术为视频中的人物更换声音、做“翻译”,存在多种侵权行为。
【多维解读】
1.创新
熊彼特曾说:“创新,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如果“AI人像视频工具”既不分人物对象,又不问青红皂白,随意翻译、生成和原视频人物口型、声音相同的新视频,这样的创新,无疑就是一种破坏。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的创新,即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所以说,打着某种旗号,侵害别人权益的创新,是要不得的。
运用示例:
阿西莫夫曾说“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其实,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需要创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创新。唯有创新,才让生活更有意义,让生命焕发活力。所以,有人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任何创新都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谋取一己私利,侵害他人权益,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否定创新。如同AI人像视频技术是一种创新,如果不用其侵害别人的利益,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善加利用,就会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2.守法
法治是社会的定海神针,守法是公民的护身符。只有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形成,人民生活的安宁和谐才能得到保障。未经许可,就用AI技术为视频中的人物更换声音、做“翻译”,是一种侵权行为,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另外,被AI技术更换声音或被“翻译”的相关人士,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运用示例:
最近,用AI技术为视频中的人物更换声音、做“翻译”的事件引发热议,从法律的角度讲,AI技术本身没有问题,但在应用过程中就有可能不知不觉侵犯到他人的权益。所以,我们不能视法律为儿戏,更不能以身试法。
3.娱乐
娱乐要适度,过度的娱乐无异于违法犯罪,这话一点不假。当下,人们的生活压力较大,如果用AI技术为视频中的人物更换声音、做“翻译”,在很小的范围内娱乐一下,释放一下,调侃一下,也未尝不可。但绝对不能为了娱乐,而大张旗鼓地宣传,或者传播这种行为。我们知道,娱乐的最高境界,就是变态。这种过激的“变态”娱乐,是损人不利己的。
运用示例:
亚里士多德曾说:“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适度的娱乐,确实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把娱乐变成了“愚乐”,甚至是欲望之乐。当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用AI人像视频来娱乐一下生活,缓解一下压力,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说,用适当的方式娱乐,才能真正调节工作过度后的疲劳,这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4.技术
技术是魔杖,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世界。所以,有人说:“正因为科学技术的存在,才会有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运用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我们人类自己。正所谓:科技兴,人类兴!科技运用好,人类社会发展好!相反,如果把某种科学技术当成奴役或者驱使人们的工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由此推知,用AI技术为视频中的人物更换声音、做“翻译”也是这样。应用得好,则受益匪浅;否则,避之不及,人人喊打!
运用示例:
有句话说得好,“技术是一种改善人类生活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应用得好,便会锦上添花;反之,后果不堪设想。“AI技术”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视频工具,如果任其发展,那么侵权或者诈骗等行为也许会泛滥。所以,技术诚可贵,规范价更高。若为生活好,二者皆需要!
【适用话题】
科技与创新 守法与侵权 责任与娱乐 技术与生活
【强化训练】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自定立意,自拟标题,确定文体,结合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佳作展示
AI惠及生产生活,谨防风险成就未来
(题目即观点,整饬鲜明准确)
新疆哈密市第二中学2403班 张子宸
泰勒、斯威夫特说汉语、赵本山演小品用英文、郭德纲讲英语相声......最近爆火的AI人像视频工具把这些看似不可能的画面变成了逼真的视频。惊讶之余,不少人也产生了质疑:AI视频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何在。而我对此的看法是:在享受AI等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要防范其带来的违法、侵权风险。
(开头由时事材料说起,辩证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现代社会包括AI技术在内的众多科技成果如一阵东风,推动社会高速发展,让生活日益便利。
(分论点一,引用名句,并肯定AI技术在内的众多科技成果。)
“科技改变生活”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之一。大到风力发电、气象卫星,小到一支圆珠笔芯、一方芯片,我们生活的每个末梢都凝结着人类科技的光芒。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君不见华为5G投入生产缔造智慧生产线,促进效率提高;君不见新疆棉田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化肥,降低人工成本;君不见顺丰无人智能分拣,缩短了配送时间……AI技术亦如此:用于生成视频则可娱乐大众,用于总结归纳则可提升效率……善于发现、接纳、运用AI之类的科技成果,对于生活便捷和社会进步都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层次一,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生活实例阐述AI之类的科技成果对于生活便捷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AI人像视频的逼真使人不易分辨真假,可能在真实性、安全性方面引发一系列问题。
(分论点二,引用名句,提出AI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
不少网友担心:“AI是否会被用来诈骗?”这种忧虑并不是空穴来风,据报道,目前已出现了好几起利用AI视频技术诈取钱财的案例。在通信领域,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合成熟人视频,欺骗受害者汇款;在学术领域,个别学者利用AI编造论文,学术造假;在文娱领域,也有不良自媒体用AI生成名人视频,侵犯他人肖像权。面对种种不法行为,我们既要擦亮双眼,谨防受骗,也要树立法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合理范围内运用AI科技。
(层次二,结合社会生活,说明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之类的科技进行欺诈活动。对于这些,我们既要擦亮双眼,谨防受骗,也要树立法律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合理范围内运用AI科技。)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面对不同情况,监管部门应分门别类加以规范和管理;我们也应辨证看待AI的作用。
(分论点三,引用名句,呼吁相关部门对AI技术进行规范和管理,个人要辩证地看待、运用AI技术。)
揆诸当下,AI技术如烈火烹油,势头正猛,就更需及时立法立规、规范市场秩序,使AI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纵观网络,一部分网友认为AI技术前景无限,应任其发展;另一部分则认为其涉及太多违法侵权行为,应全面废止。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观点。放任不管会导致技术被滥用,贻害无穷,而“一棒子打死”又可能错失发展机遇,与时代脱节。因此,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有更全面的认识:既肯定AI技术对时代的贡献并积极探索AI造福人类的更多方式,又要坚守法律底线,绝不让科技沦为犯罪分子的犯罪工具。畅享AI科技之便利与防范违法侵权的风险,两者相互统一,互为补益。
(层次三,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两种人对AI技术的态度,进而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AI为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和新奇乐趣,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吾侪定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AI科技惠及生产生活,防范风险铸就美好未来!
(结尾点题,总结全文,并对青年朋友提出希望,发出呼吁。)
点 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时评文。文章由“AI人像视频”说起,从三个方面对“AI科技”的利与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首先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了“AI科技”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AI科技惠及生产生活;接着结合一些社会现象,分析阐述“AI科技”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最后,科学客观地分析了两类人对“AI科技”的错误看法,并辩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文章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有力,说服力强,表达流畅,富有文采,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