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作者: 王学华

家国情怀,是在我们心中时时泛起的一种朴素而深沉的情感,是一个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概念,它体现了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在高考作文中,展现家国情怀是彰显价值观获得高分的重要保障。

一、描绘历史画面,呈现发展脉络

家国情怀,是一个深深的历史烙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家国情怀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长河中的伟大人物,他们的行动和决策都深受家国情怀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舍生取义,英勇奋斗。因此,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可以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来呈现家国情怀的历史发展脉络。例如,可以写民族英雄的故事,表现他们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了民族大义舍弃个人利益。这样的作文不仅能展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也能深刻体现家国情怀。同时,可以从历史事件、时代背景或社会变迁中选取主题,并从个人、家庭或国家的角度切入,展现与主题相关的家国情怀。在描绘历史画卷时,要注重历史事件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这不仅有助于让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更有说服力,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家国情怀的传承。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和时代背景,结合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展开论述,可以有效展现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如下面的文字:

拨开历史的烟云,回溯时光叩经问史,便知与有肝胆人共事乃君子之道。孔子持儒家之观念游学列国,却不被各国接受而四处辗转,以致 “累累若丧家之狗”。然而在艰难困顿中,孔子的弟子门人却从未选择放弃追随老师,一心从师求道,箪食壶浆只当闲事,疏食饮水不足为惧。正是因为孔子弟子这么一群“有肝胆之人”,孔儒之学方能穿越两千载春秋流传至今,如今依旧熠熠生辉。反观六国,虽有战国四君子的辅佐,有宁越、徐尚、苏秦的谋略,坐拥百万之师却仍在秦国面前“逡巡而不敢进”,终致“争割地而赂秦”。六国各自为一己私利,在治国争霸的路上一意孤行,不与有肝胆者共事,又怎会有所成?

——2023年高考天津佳作《愿以身心奉献》

上述文段通过讲述孔子游学列国、六国孤立无援等历史事件,利用正反对比,证明了与有肝胆者共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折射出强烈的家国情怀,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二、讴歌传统文化,汲取智慧力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通过讴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展现家国情怀。例如,可以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等,这些主题都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元素,通过深入挖掘这些主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可以讲述传统节日的来历、意义和传承,强调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人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讲述这些内容,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还可以讲述统美德的故事,如孝顺、忠诚、信义等,来体现家国情怀的价值。在讴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感悟和思考来体现家国情怀。例如,可以讲述自己在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提出对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和思考,以及如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个人的感悟和思考,可以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说服力,并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价值。如下面的文字:

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不仅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更是走出国门,惊艳世界。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在世界多国建立,“中国苏绣”走上国际时装周,汉语、昆曲、京剧等传统文化在国际上也备受欢迎。凡此种种,把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表现出来,可以让更多国家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能够增强中国的软实力。同时,文化交流也是推进中外友好的好机会,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魅力和力量。

——2023年高考浙江佳作《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

上述文段表现当前如火如荼的传统文化交流,传达出中国的声音和理念,有利于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推动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散发着浓郁的家国情怀。

三、观照社会现实,挖掘时事元素

考生应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特别是与家庭、社会、国家有关的重大事件。这些时事可以为作文提供鲜活的素材,并体现出考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在关注时事新闻的同时,要深入分析时事,挖掘其价值和意义,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家国情怀。此外,考生还可以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展现出家国情怀。这些案例可以是国家层面的成就,也可以是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关键是要能够体现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关注和热爱。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通过个人的视角来呈现家国情怀,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并引发读者的共鸣。如下面的文字:

纵观当下,北斗导航系统构建着中国航空事业的闪亮星图,同时,北斗的导航服务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和民生领域,服务全国人民,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量子科技,从跟跑到部分领跑,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华龙一号,助力中国核电科技力量由弱到强,满足核电“走出去”要求,登上世界舞台。展望未来,时间将见证中国科技创新再攀高峰。君不见,科技洪流席卷之疾迅;君不见,科技利刃发展之可观;君该悟,科技响应时代要求而大展宏图。

——2023年高考西藏佳作《顺时间洪流,续时代华章》

上述文段呈现了当今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成就以及对民生事业的影响,巧用时事素材,熔铸家国情怀,彰显出视野和思维的开阔。

四、弘扬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家国情怀始终是时代的精神内核。在高考作文中,可以通过讲述当今社会的正能量故事,来弘扬时代精神。例如,可以写航天员的故事、平凡人的奋斗历程、志愿者活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展示人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的作文不仅能表现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家国情怀。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进一步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家国情怀更加感人。将家国情怀融入不懈的奋斗之中,用实际行动表明决心,创造蓬勃向上、属于青年人的新时代,可以获得良好的扣题效果。如下面的文字:

故事无论多小,都可能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生命的潜能。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用残缺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把儿女养大成人,甩掉了贫困帽子;江梦南从小丧失听力,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唇语学会了听和说,走进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陈贝儿走遍天南海北,拍摄了12集纪录片,全面详实地记录了中国的脱贫之路;徐梦桃为了心中的奥运梦坚持不懈,终于登上冠军领奖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不光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更要去体会理解故事的真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中国故事。

——2023年高考浙江佳作《中国故事有力量,古今经典永流传》

上述文段概括讲述了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陈贝儿、徐梦桃等人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都蕴含着磅礴的家国情怀,极具正能量,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使我们从中获得无穷的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