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读写深度关联作文题预测及导写(二)

作者: 王小琴 黄助昌

2024年高考读写深度关联作文题预测及导写(二)0

三、作文命题与“现代文阅读I”板块相关联之新题型

此关联可能会沿袭新课标2023年新高考全国甲乙卷的模式,即文题材料主体由一两句格言体的警语构成,充满辩证思维的机锋,重点落在考查考生的思辨深度。试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的“现代文阅读I”,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实践出真知

——由调查研究引发的思考

在探索世界的旅途中,人类不断通过实践积累知识,而调查研究则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探索未知的起点,也是验证已知的终点。正如材料所言,“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实践与调查研究的紧密关系,以及实践对于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决定性作用。

实践是检验调查研究成果的试金石。任何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这一点在历史和现实中都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

首先,医学领域的疫苗研发就是实践检验调查研究成果的典型案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确定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必须经过临床试验的验证,才能最终应用于公众。临床试验就是实践检验的过程,确保了疫苗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其次,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实践检验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最后,商业领域的调查研究同样需要实践的检验。一项关于消费者行为的调查研究可能揭示某些消费趋势或消费者偏好。然而,这些发现是否真实可靠,需要通过实际的市场运作来检验。企业只有根据这些发现调整营销策略,并取得成功时,才能确认这项调查研究的价值,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三个例子分别从医学、社会科学和商业领域说明实践对于检验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这些例子表明,无论在哪个领域,调查研究的结果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其正确与否。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实践的作用,将实践与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实践更是不可或缺的。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曲折与坎坷,但正是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实践精神,我们才一次次跨越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实践精神,不断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意愿,推动社会进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和策略,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因此,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以实践为基石,以调查研究为先导,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四、作文命题与“现代文阅读II”板块相关联之新题型

最新版(2020修订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中,对语文教学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试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I卷“现代文阅读II”选用的是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体小说《社戏》,请你细读之后,从散文或小说选取其一(既可以认为它是散文,也可以认为它是小说),根据其文体特征写一篇文学评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怎么才能写好散文评论呢?从哪些方面着笔呢?

写好散文评论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下是一些写作建议:

1.整体阅读,理清文章脉络

在开始评论之前,首先要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风格。理清了文章脉络,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2.分析评论散文的要素

散文的评论可以针对其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文章的结构、语言运用、主题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笔:

分析文章结构:评论散文的结构是否紧凑、合理,是否符合文章主题的表达需要。

评价语言运用:分析散文的语言是否生动、准确,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以及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探讨主题:分析散文的主题是否明确、深刻,是否具有时代意义或普遍价值,以及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或细节来表现主题。

3.结合同类作品对比

在评论散文时,可以结合同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作者的同类作品,可以凸显所评散文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4.引入自己的观点和体验

在评论散文时,可以适当引入自己的观点和体验。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散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也可以使评论更具个性和说服力。

5.注意客观性和批判性思维

在评论散文时,要保持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同时,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散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既要看到其优点,也要指出其不足之处。

6.注重文采和表达

好的散文评论不仅要有深刻的分析和评价,还要注重文采和表达。在撰写评论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和表达技巧,使评论更具文学性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写好散文评论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既要深入分析散文的各个要素,又要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体验进行评价,同时还要注重文采和表达。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散文评论水平。

佳作展示

形散神不散的乡土情怀

沈从文的《社戏》不仅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深究其内在结构,实则具有散文的韵味。这篇作品以其独特的“形散神不散”的特质,展现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人性之美,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在形式上不拘一格,结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和描绘景物。在《社戏》中,沈从文并没有按传统小说设计的结构,而是以社戏活动为主线,将乡村生活的琐碎细节和人物间的情感纠葛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小说开头,作者便以轻松的笔调描绘了社戏前的热闹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接着,作者又通过长顺一家和戏班子成员的互动,展现了乡村社会的人情世故和人性之美。这种自由散漫的结构,使得作品在形式上更加贴近散文的。

而“神不散”,则是指散文虽然形式上自由,内在却有着紧密的逻辑和情感联系,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在《社戏》中,尽管作者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和场景,但始终围绕着乡村社戏这一中心。无论是长顺一家的期待和喜悦,还是戏班子成员的精湛表演,都与社戏活动紧密相连。同时,作者还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语言风格,将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和人性之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内在的逻辑和情感联系,使得作品在神韵上更加凝聚和统一。

《社戏》中的“形散神不散”还体现在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上。作者以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将乡村社会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运用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得作品更加贴近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同时,他还善于捕捉乡村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如孩子们在社戏前的嬉戏打闹、妇女们在河边洗衣的场景等,这些看似平凡的细节却蕴含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和人性之美。

此外,《社戏》还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乡村文明的深沉眷恋。社戏作为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乡民们的欢乐和希望,还是乡村社会道德伦理和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对社戏活动的细致描写和对传统文化的赞美,表达了对乡村文明的无限眷恋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沈从文的《社戏》以其“形散神不散”的特质,展现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人性之美。作品在形式上自由散漫,内在却有着紧密的逻辑和情感联系;在语言上质朴自然,蕴含着深厚的乡土情怀和人性之美;在主题上表达了对乡村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深沉眷恋。这使得《社戏》不仅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怎么才能写好短篇小说评论呢?从哪些方面着笔呢?

写好短篇小说评论需要从多个方面着笔,以下是写作要点:

1.深入理解作品:在开始写评论之前,首先要确保你已经深入阅读并理解了作品。这包括理解情节、人物、主题、语言风格以及作者的意图等方面。

2.确定评论焦点:评论可以关注短篇小说的不同方面,如情节构思、人物塑造、主题探讨、语言运用等。选择你感兴趣或者认为作品表现突出的方面进行评论,确保你的评论有明确的焦点。

3.分析作品元素:针对你选择的评论焦点,深入分析作品中的相关元素。例如,如果你关注情节构思,可以分析故事的起伏、冲突和解决方式;如果你关注人物塑造,可以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

4.引用文本证据:在评论中,要引用作品中的具体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这可以增强可信度,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分析。引用时要注明页码或段落,以便读者查阅原文。

5.运用批评理论:在评论中,可以运用一些文学批评理论或观点来分析作品。例如,你可以运用现实主义理论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是否具有现实性,或者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作品中的性别问题等。这可以使你的评论更具深度和广度。

6.写出个人见解:在评论中,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不要害怕提出与作者或其他评论家不同的观点,但要确保你的见解有充分的文本证据支持。

7.结构清晰:写作评论时,要确保文章结构清晰,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作品和评论焦点;主体部分则展开分析;结论部分总结观点,并提出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8.语言简洁明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写评论,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让你的评论易于理解,让读者能够快速抓住你的观点和分析。

总之,写好短篇小说评论需要深入理解作品,明确评论焦点,分析作品元素,引用文本证据,运用批评理论,表达个人见解,并确保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

佳作展示

乡土情怀与人性之光的交织

沈从文的《社戏》不仅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说,更是一幅细腻入微的乡村生活画卷。作品以吕家坪的社戏活动为背景,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展现了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对传统文化和人性之美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