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写作能力

作者: 李淑琴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写作能力0

我们在写作时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下笔,或总觉得自己写的句子直白,但又不知如何提升写作能力。课外阅读能帮助大家掌握更多写作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并借鉴优美句子。本文将深入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指导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导大家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以提升其作文水平。

一、拓宽知识面,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

足够的知识积累是撰写高质量文章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学生能在文章中自如地引经据典,灵活运用各种精彩词句。课外阅读是迅速积累各方面知识、拓宽知识面的最佳途径。它涵盖了生活常识、文学常识等丰富内容,且阅读体验往往比课堂教学更为愉悦,减少了枯燥感。因此,有效的课外阅读有助于迅速积累多方面知识,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

而想要更高效地积累这些文化常识,首先要明确自己这么做的目的,然后建立一个清晰的框架,去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到自己的文化常识。在明确任务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多了解其他类型的常识来丰富自己的认知。在课外阅读中,我们积累知识切忌盲目,应从写作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以下两类常识的积累:

其一是生活常识的积累。课外阅读能够开阔眼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察到别样的生活场景,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受地域限制,很多同学对一些常见的情景缺乏直观感受,如冬天的雪景,夏天的池塘、秋天的枫叶等等,但是这些情景却是写作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的元素。因此,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积累生活常识类的描写,关注文章中独特的景物描写,或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等,正确运用这些生活常识,能够有效提升作文的可读性,为作文增添浓厚的生活气息。

其二是表达方法和词汇积累。同样的事物用不同的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以描写手部、头发为例,有的同学会直接描写这些事物的全貌,所用表达方法也非常简单,如宽大的手、长长的乌黑的头发等。而有了一定文学积累后,会倾向于使用更为优美、凝练且富有诗意的词汇,如“纤纤玉手”、“青丝”和“华发”等词语,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动词和形容词。因此,在课外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其中运用到的动词和形容词,用心体会它们所描写的声、形、意。通过有效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文笔将会得到显著提升。

二、提升文学品鉴能力,指出作品的优劣所在

阅读的过程是与课外读物中的人物及作者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同学们的阅读经验也日趋丰富。在选择课外读物时,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文笔优美、意境深远、内涵深刻的作品。这正如人际交往,长期相处后,我们会根据性格特点和自身需求选择知心朋友,甚至对朋友的要求逐渐提高,如期望他们学识渊博、内涵丰富。随着文学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领域也会逐渐拓宽,从儿童读物到话本故事,最终涵盖世界名著。

因此,积极开展课外阅读能有效提升文学品鉴能力,帮助我们在阅读时形成独特的审美标准,促使我们不自觉地选择更优秀的读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创造出独特的研判方法,敏锐地评估课外读物的质量和内涵。随着文学品鉴能力的提升,我们会不自觉地以更专业和客观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文章,寻找提升的空间,对写作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不断推动自身作文水平的提升。

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着改写自己认为结局不够圆满的故事,融入自己所希望的故事情节,这不仅能让故事内容更符合我们的期待,还能够感受创作的难度,以及学会梳理作文逻辑。一个好的故事离不开巧妙构思、生动的人物描写、丰富的内涵等等。在品鉴的过程中,我们要将自己代入其中,可以试着模仿原作者的写作风格。通过大量借鉴模仿,我们能快速积累写作经验,从作者的文字中汲取营养。

三、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自学能力

写作是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的。写作中要用哪些方法来表达主题,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对写作材料的主观看法。因此,要想提升作文水平,除了接受教师的正确指导,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自我学习。我们可以借助课外阅读来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的兴趣爱好并从阅读中汲取养分来提升写作能力。

首先要学会筛选和总结。在众多读物中,我们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且质量上乘的作品,以满足阅读需求并使得阅读价值最大化。许多同学难以通过阅读获得显著提升,原因在于他们沉迷于故事,而忽视了其它。在阅读之前,我们不要急于翻开书页,应先评估书籍的质量,再思考自己是否对其感兴趣。基于爱好,我们可以从中筛选出符合自己需求的书籍。

其次是要养成摘抄或者记录心得的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若想从阅读中汲取更多,就不能浅尝辄止,应尝试记录下阅读的体验,包括书籍中有趣的描写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等。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记下心得,这样能更深入地领悟其中的趣味。

然后是拓展阅读资源的获取渠道。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初期以及借助阅读来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初始阶段,以量取质是正确的做法。通过积累阅读经验,我们才能从众多文本中挑选出高质量的作品,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提升阅读品位。为了有效增加阅读量,建立方便快捷且可靠的阅读渠道是关键。

当前,许多同学主要通过课本或优秀作文集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些人渴望通过阅读实体书来满足需求,但高昂的阅读成本让大家望而却步。因此,几乎九成的同学缺少阅读整本书的体验。从经济和效率的角度来看,电子书便成为最佳选择。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而且还方便快捷。

最后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培养阅读趣味更是需要长期的坚持而非短暂的热情。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自制力,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这样不仅能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还能让阅读真正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制定阅读计划的时候必须量力而行。阅读的具体时间应根据个人空余时间合理规则。在阅读量上,我们则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调整。对于缺少自信无法阅读完整本书的同学,建议从逐段阅读开始,感到厌倦或无聊时,应立即停止,切勿强迫自己。此外,发掘个人的阅读兴趣同样重要,我们应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籍阅读,避免盲目阅读。

四、学习高级的写作技巧,让文章更加细腻

要想提升写作技巧,首先需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并学会通过特定方式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然而,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需经过时间的锤炼。目前,有效提升写作技巧的最佳途径是借鉴,即从其他优秀的课外读物中学习并借鉴作者的写作技巧。

例如,大多数同学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都会更加青睐于那些讲述奇妙故事的书籍,如《天方夜谭》《西游记》等,这些名著以其独特的构思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让读者沉醉其中。我们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会被其离奇的情节。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代入感。读者在阅读书中描写到的景色、人物的动作和对话中,能将自己融入其中。从写作角度看,要想获得这种效果,除了巧妙的构思,还要能利用人物之间的互动,创造出独特的情境,使读者能够深入其中。

为了能使课外阅读在写作技巧提升这方面的价值最大化,我们可以尝试写话练习,掌握细节描写以及氛围营造这两个高级写作技巧的运用方式,可以先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累写话练习的素材。

如写“平凡又不平凡的一天”,从题目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核心在于写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并非仅仅记录琐事,而是要着重讲述那些平常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瞬间,或是那些给予自己独特感触的经历。

以吃早饭为例,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怎么用文字让其看起来充满烟火气才是关键。很多同学在叙述时只是简单地写自己今天吃了什么,味道怎么样,这样平淡的描写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此,我们可以参考课外读物中对于食物描写的方法,他们是从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方面展开描写的,既体现出普遍性,又突出其独特之处。

如“洁白无瑕又香气扑鼻的肉包子,一口咬下不仅汁水丰盈,回味的时候还能从舌尖上感受一丝回甜。”小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写出了包子的色、形、味,读者隔着文字也能闻到那诱人的香气,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味道,这样原本平淡无奇的早餐,因为生动细腻的描写有了烟火气,让人难以忘怀。由此可见,学会运用语言,注重细节与氛围的营造,会让你的文字更具魅力。

除此之外,在阅读到一些比较出彩的句子时,我们要先问这些句子到底哪里出彩。如那些用词用句都非常考究的精美句子,以及虽然在用词方面较为朴素,但是能够营造出优美意境的句子。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以其白描手法闻名,看似用词质朴,却借由景物的特性与空间结构的广阔,巧妙营造出辽阔雄浑的意境。而“醒来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则别出心裁,将虚幻与现实交织,夜空、银河、星星与美梦融为一体,通过优美的词语和虚实相间的描绘,凸显了诗人独特的浪漫情怀。

课外阅读可以让同学们领略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解丰富的文化常识。最重要的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大家会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其文学品鉴能力也会不断提升。这样,不仅能学会如何识别好文章,还能掌握写作好文章的方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