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而不囿于志

作者: 莫子腾

在成长的花季雨季,既要有裘马轻狂之志,为之不断奋斗;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并为自己的一点成长,沿途的一点风景而欢喜,不死嗑硬撞。

袁枚于《随园诗话》中有言:“才欲其大,志欲其小。”而左宗棠告诫子女:“读书做人,先要立志。”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出入儒道之间。“志欲其小”乃降低欲望,“先要立志”乃求人生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故曰:有志,而不囿于志。

人生一世,岂能无志?万物皆有生长的方向,何况人呢?或许“英雄路,东西南北”,但志向是闪耀于心间的晨星,是远方飘摇的风帆。它不仅明晰人们前行的方向,而且激发人们内心里最为原始,亦最为强烈的渴望。

从古至今,成大事者岂能散漫无志浑浑噩噩。或是秦始皇欲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一扫六合,变法图治只为心中霸业;或是李白市井中欲扶摇直上九万里,助河清海晏;或是五四青年欲立中华而驱外寇,重振国风,热血洒尽只为心中救国之志。志向,宏伟的志向,是一个人的目标,一个人的格局,更是一个人的希望,一个人生活下去的动力与意义。

审视古今,有志者多,有大志者少,因格局小;无志者少,而囿于志者多,因缺乏韧性。心中的志向,应是一路行走一路收获的欢愉,不应为万丈深渊里的坟墓,埋藏了生活原本的生机与身边不息的美好。为何言“志欲其小”?因为“志小,而愿无不足”,因为太多人困在以志向为名的牢笼里,作茧自缚而无知无觉。

如陶渊明,年少意气风发,立猛士之志,行儒者之道。可到人生终章,他留给世人的多是“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多是“归去来兮”的淡然。何也?有志而不囿于志也。既有过辅佐君王的鸿鹄之志,亦能心安于灵秀山水,酌酒赋诗,此乃人生之大境界。

而今,无志而浑浑噩噩苟且者,游荡于市井苍陌;囿于志而碌碌无为者,亦活在自己的套子里,他们都在沉迷,都在陷落,都无法自知,都无法自拔。无志者迷茫,因为他们不知生命的意义,只是在肤浅的快乐与悲伤中偷生;囿于志者迷茫,因为他们没有奋斗的目的,只是机械地劳动,为着心中变形的志向丧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他们皆是可悲之人啊!

而对于我们,在成长的花季雨季,既要有裘马轻狂之志,为之不断奋斗;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并为自己的一点成长,沿途的一点风景而欢喜,不死磕硬撞。如此,有志而不囿于志,有儒者之心亦有道家之风,方能成人生之器,琢生命之玉。

尔其有志?当远及天涯,阔及山河,天下苍生皆可入心。

尔其小志?当求志而不陷于志,志气通人生而能自行出入其中。

(指导教师  刘红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