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与展望
作者: 王淦生热 点
列宁有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人类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吸取教训,免蹈覆辙;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汲取经验,完善自我。时代车轮滚滚向前,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沉湎于过去,而是以史为鉴,创造美好的未来。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今,第一个奋斗目标已经实现,2020年,中国全面脱贫,实现小康。中共二十大报告庄严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涉及话题
一、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南和借鉴。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陶醉于昔日的成就,亦非为了记住历史上的恩恩怨怨,而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开创美好未来。就像今天我们学习中国革命史,正是为了以史为鉴,能从中汲取和记取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赓续优良传统,扬长避短,更好地开展工作,建设美好未来。
二、坚守初心坚定信念,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坚守目标。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在数千年前就憧憬着小康社会,向往着世界大同;到了近现代,革命先驱更是将自由、平等、民主、富强作为革命的目标,为之浴血奋斗,无私奉献。不忘历史,正是为了实现先辈的美好愿望,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
三、铭记历史并非拘泥于历史,要让继承与创新引领未来。铭记历史,不是照搬古人留下陈旧路数,步前人的后尘,而是推陈出新,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择取对今天的事业有用的东西。我们要将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这盏明灯照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铭记历史,绝不是拒绝创新,而是为了不断超越历史!
素材例说
●名人名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习近平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柏拉图
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斯宾诺莎
不知道自己历史的人就是个无根之人。
——马克思
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于现在和未来。
——马克·吐温
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
●事例素材
2023年我国博物馆
接待观众创历史新高
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18日在陕西西安举行。国家文物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举办展览4万余个,举办教育活动38万余场;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要进一步统筹推进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建设,持续推出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打造人民群众终身教育场所。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五批12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总数达327家;公布了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举行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暨“秦汉文明”系列展览揭幕等活动。本次活动还配套举办主题论坛、青年论坛、策展人论坛和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开展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素材解读】
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又是历史的直观呈现;参观博物馆,是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2023年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表明了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也表现出人们对祖国历史的关注和探寻。博物馆,让人们铭记历史,深受文化的浸染,在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从校史情景剧到特色思政课
前不久,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军士广场上,一场由学校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史情景剧《争当延安传人》拉开序幕。学员扮演的延安炮校时期的师生英姿勃发。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展现出先辈光辉形象,一声声铿锵口号激动人心……演员们投入的表演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结尾,学员徐鑫演唱的延安炮校校歌《炮兵进行曲》,赢得全场喝彩。
今年初,该校“延安炮兵学校光荣历史”课程团队准备这次情景剧,走进学员队海选演员时,教员介绍说:“咱们学员来自不同单位,说起炮兵、防空兵和坦克部队,都传承于延安炮兵学校……”“我们要抓住延安炮校这一‘原始种子’的基因联系,把校史作为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教材,通过沉浸式课堂,让学员的思想打下延安炮校的红色烙印。”
走进“延安炮兵学校光荣历史”课堂,在“给英雄的一封信”主题实践教学环节,学员通过文字与历史人物对话;在赵章成使用过的迫击炮为模型的雕塑旁,由学员助教组织的小班研讨气氛活跃;抗美援朝老兵走进思政课堂讲述战斗故事,面对面传递精神财富……
【素材解读】
如何开展历史课教学?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为我们做了表率。他们自编自导自演校史情景剧、邀请老战士老英雄走进课堂讲述历史故事、让学员与历史人物虚拟对话……这些形式避免了传统的“灌输”的教育模式,而让学员们沉浸式参与,自然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历史从枯燥乏味的“故纸堆”变成鲜活的故事,才更能够直击人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今后数年内,将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的改革,加快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更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素材解读】
当今中国,不再是追求温饱生活、致力粗放发展的时代。就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今后的发展,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追求布局优化、结构合理。资本市场,追求安全有序;工业建设,追求新型高端;农业建设,追求更高标准;城市发展,追求智慧宜居……发展,从“重量轻质”转向“量质并重”,我们的经济才会由“大”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