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人物个性
作者: 周卫华个性是指一个人在行为、心理、品质等方面与其他人不同的特征,如情感、价值观等。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恰有一个写作主题是“写出人物个性”。为了将人物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形象更饱满,写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会观察,找出个性
个性是人物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是人物的特别之处,写作前可以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人物,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注意,要描写人物最典型的特点,通过简短的文字就能让读者想到是谁,比如三七分发型,穿苏格兰裙的喜剧演员,读者就能知道说的是小沈阳。为了展现人物的个性,可以描写人物的行为和习惯、说话风格,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表现等。例如:
父亲身材略有些胖,常穿着西装,脸上满是胡子,一头短发整齐地梳向脑后,干净又利落。虽然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但实际上他拥有一颗童心。我小时候,父亲总陪我玩溜溜球,还会陪我一起看动画片。父亲现在虽已步入中年,可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好奇,乐于尝试新东西。父亲严肃的外表下藏着童心,总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断探索和尝试。他的这种个性,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
作者仔细观察描写父亲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外貌特征,刻画了一位既严肃又有童心的父亲形象。作者先描写父亲的外貌,给人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印象,而真实的父亲特别有童心,会和作者一起玩溜溜球,一起看动画片,这形成了巨大反差。最后,提到父亲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且乐于尝试,这也说明父亲是一个与时俱进、愿意提升自己的人。文字不多,但是展现出人物行为、心理等多方面不同于别人的特征,也就是个性。
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细致地观察,找出人物的个性,让文章有内容。其次,紧扣题目,切不可泛泛而谈,将人物从头到脚都描述一遍,那样只会让读者找不出特点,更不用说“个性”了。
二、典型事例,突出个性
为了使人物的个性更突出,可以选取一些典型事例。所谓典型事例,即与人物性格紧密相关的事,通过对这些事例的描写,展现人物的言行、品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如果想要使情节更加丰富,还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可以是同一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和反应的对比,也可以是不同人物在同一情境中的对比。选取典型事例,不仅能让文章有重有轻,内容丰富,也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个性。例如:
我的好朋友李明是学霸,他勤奋而有毅力。一次,李明作为班级代表参加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在竞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仔细研读教材,还自学了更高阶的知识。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他总是熬夜复习到很晚。竞赛那天,有一道题把所有人都难住了,就在其他参赛选手、抓耳挠腮想要放弃的时候,李明没有放弃,冷静地分析题目内容。经过思考和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完美地解决了难题。李明不仅勤奋有毅力,还总是积极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他的性格也影响着我,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会第一时间就想着逃避,而是冷静分析,努力解决问题。
开篇介绍李明的个性是“勤奋而有毅力”,后文交代李明参加竞赛前的准备,随后,着重描写了李明在竞赛中遇到难题,其他选手都放弃了,而李明冷静分析,最后成功解答难题。事例中,对比其他选手遇到难题的反应与李明遇到难题的反应,突出了李明的沉着冷静、积极面对困难的个性。这里的典型事例选取的就是人物面对困难时的行为和反应,鲜明地表现了人物不怕困难,勇敢面对挑战的个性。
直接交代人物的个性简单直白,而运用典型事例,可以生动地展现人物的个性,丰富文章内容,使得文章详略得当,结构清晰。
三、细节描写,彰显个性
要想将人物写好,一定要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特点,丰富人物形象,让读者从细微之处感受人物的个性。
1.肖像描写
描写人物最基本的就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让读者大致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表现其个性,或者让人物的肖像和个性形成反差,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在肖像描写中,要注意选取亮点,突出人物的个性,切忌宽泛描写,面面俱到。例如:
班长总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好像什么事在他眼里都能轻易解决。他总是满面笑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一样,让人感受到他的乐观与自信。他留着一头清爽的短发,梳理得整整齐齐,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他喜欢穿休闲装搭运动鞋,舒适简约。在学校,班长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还经常帮助同学,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更是同学们的好朋友。
对班长发型、穿搭的描写,展现了班长阳光利落的形象,与人物积极、充满活力的个性相呼应,突出了班长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品质。细节描写使班长的形象更加立体,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其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态度。
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初步的印象,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彰显人物的个性。
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写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动作往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人物时,运用动作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几个动作就可以将人物的个性放大,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其个性。例如:
我的弟弟是个小馋猫,肚子圆滚滚的,可爱极了,而且他吃饭的时候,还闹出过很多笑话。一次,他用勺子吃面,我告诉他用叉子更方便,他不听,非得用勺子。果然,他一挖,面条又滑了回去。他气得瞪大眼睛,紧皱眉头,气冲冲地对着面条大喊:“顽皮的面条,我一定吃掉你!”我劝他换成叉子,可是他犟得很,就是不肯换。这次,他涨红了脸,用勺子往面里面一插,使劲一挖,却被碗里的汤溅了一脸。
写弟弟吃面时,用了“一插”“使劲一挖”等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弟弟吃面时的可爱,也表现出弟弟固执的性格特点。
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在丰富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能让读者对人物的性格有更全面的了解。
3.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展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法,比如温和有礼的人会使用“请”“谢谢”等,而一个直率坦诚的人则可能说话简单直接,不经意间会流露出真诚与热情。写作时,运用语言描写可以凸显人物的个性,丰富文章内容。例如:
外婆是个慈祥的老人,浓密的短发中夹杂着几缕白发,前额的皱纹见证了岁月的痕迹。她的穿着简单朴素,却透露出淡雅的气质。每次我去她家,总能看见她里里外外地忙碌,而且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囡囡,你来了!”她热情地招呼我。“外婆,我想您了!”我亲切地回应。“今天想吃什么?”外婆关切地问。我正要回答,邻居突然来访,“婆婆,能麻烦您下午帮我接下孩子吗?”“当然可以!”婆婆毫不犹豫地答应。“太感谢了!”邻居感激地说。我有些不解:“外婆,您为什么要答应她?这样您就不能休息了。”外婆微笑着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现在我做点小事,以后我有需要,他们也会帮助我。”她的话让我深思,也让我更加敬佩她。外婆不仅外表朴素,内心更加善良,她的乐于助人和豁达的性格让我钦佩。
例文中,外婆面对别人的请求,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展现了外婆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面对我的疑问,外婆的回答体现了她的人生智慧,以及源自内心的善良与宽容。外婆的个性在语言中得到了展现。
人物的个性可以在语言中展露出来,写人物的典型语言,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个性。语言也可以和人物的行为呼应,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充分展现人物的个性。
四、侧面烘托,强调个性
除了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还可以从侧面介绍人物,比如其他人物对主体人物的评价,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故事情节更吸引人。通过对比,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人物的个性。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不仅能加深读者对人物的认识,还能让故事层次分明,更有深度。例如:
课间休息或午餐时间,同学们总会提到小华,一位同学说:“小华真是太厉害了,昨天比赛他投了一个关键的三分球,助力咱班最终赢得了比赛。”另一位同学兴奋地说:“是啊,他就是我们团队的希望。”“而且他总是鼓励我们,从来不会用命令的语气说话,和他相处很舒服。”又一位同学附和道。篮球场上,小华总是第一个练习投篮,也是最后一个离开,他的勤奋和团队精神感染了每一个人。无论比分如何,小华总能保持镇定,鼓励我们:“别担心,还有机会!”就连对手对他都十分认可:“小华真是个强劲的对手。”除了同学,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大家要学习小华自律和专注的品质。”
同学、对手和老师的话,侧面烘托出小华打篮球的实力之强,突出了小华的领导能力,团队精神,温和有礼,不怕困难,勇于挑战自我,自律专注等特点。如果直接交代小华的个性,则过于空泛,人物形象太单薄。而用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赞扬进行侧面烘托,使小华的形象更加鲜活,读者仿佛能目睹他在篮球场上的风采。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让情感更加真挚。
侧面烘托是重要的写作技巧,通过其他人物间接地表现主要人物的个性,使主要人物的个性更鲜明,形象更立体,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便于读者了解人物的个性。
五、运用修辞,突出个性
修辞也是常用的写作技巧,主要通过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的个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
我的老师有犀利的眼神,声音浑厚,非常有气势。课堂上,老师的精美板书、生动手势、清晰思路,无一不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他的眼神锐利,如同探照灯,总是能迅速捕捉到分心的同学。这时,老师总会用幽默的话语提醒他们回到课堂,认真听课。在我们眼中,老师似乎没有烦恼,可是后来才知道,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如同猛兽一般紧紧地缠绕他,可他没有抱怨,只是积极面对,努力解决问题。学习上,他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生活中,他如一轮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将老师的眼神比作探照灯,生动形象地写出老师敏锐的洞察力,表现了老师对同学的关爱。而后,将压力比作猛兽,侧面衬出老师的积极乐观、不怕困难的个性。最后,将老师比作明灯与暖阳,形象地表现了老师在自己心中的崇高形象。运用了多处修辞,表现了老师专业、乐观、坚韧不拔等个性,让读者在深刻感受老师个性的同时,与作者产生共鸣,对老师产生敬意。
修辞能润色文章,让文章变得生动有趣,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