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作者: 周敏清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水滴石穿,是坚持的力量;化蛹成蝶,是梦想的力量;冰释前嫌,是真诚的力量;正义伸张,是勇气的力量。有的人锋芒毕露,不过是虚张声势;有的人温文尔雅,却尽显生命的张力。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外在,而是来自内心,来自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来自一颗丰富美好的心,来自一颗远离浮躁、独享宁静的心。

请以“————— 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把文题补充完整,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技巧分析

一、半壁江山待添色

以“————— 的力量”为题写作,要弄清楚文题中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即要明确“力量”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没有理解“力量”的内涵,就不要盲目补题。文题中的“力量”是指什么呢?

“力量”的内涵有很多种理解,可以从不同的情感或品质角度进行思考。比如“爱”“善良”“乐观”“宽容”等,都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也可以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思考。比如“梦想”“信念”“勇气”“毅力”“坚持”等,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朝着目标前进。

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层面进行思考。比如,“友情”“亲情”“师生情”“爱情”等,这些情感之间的纽带往往蕴含着温暖和鼓舞人的力量。

从认知和能力方面来看,“知识”“智慧”等也体现了独特的力量,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里的“力量”可以源于个体也可以源于群体,可以是在实践中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在阅读书籍时汲取到的,抑或是在生活中发现的。这样思考,就可以从一个小角度切入,补题就更具象化了。

二、文章布局需有序

写作前,需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为后续写作绘制好蓝图。

开头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开篇。如设置悬念,讲述一件看似平常实则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的事,让读者急于了解下文。采用场景描绘式开篇,即描绘一个场景,让读者通过营造的氛围期待下文的内容;引用名人名言或故事开篇,即用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或者简短而寓意深刻的故事作为开篇,引出文章主题。

主体部分,可以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讲述在某种“力量”的影响下,自己的思想、行动等方面有什么样的变化。在叙述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这种“力量”是如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或解决问题的。比如,给予了自己勇气、毅力、智慧等,要详细描写自己的内心情感、挣扎和成长过程,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结尾部分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力量”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变化和影响,表达自己对“力量”的深刻认知,进而升华主题。

综上所述,清晰有条理的结构安排,能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让文章更具有特色和个性。

三、一隅天地绘佳篇

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要善于运用多种修辞为文章增彩。比喻、拟人等是常用的修辞,运用比喻修辞可将抽象的“力量”具象化。比如将某种“力量”比作春风,温暖却又充满生机。

除了修辞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细节描写来充实文章内容。

在运用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时,要做到用词准确。仔细斟酌每个词语,确保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下面以一篇文章为例,具体分析半命题作文容易出现的问题。

原  文

挫折的力量

我们仍需与生命的慷慨和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荒芜和刻薄相欺。

——题记

人生并不会是一路顺风的(“一路顺风”在这里使用不当,应改为“一帆风顺”),需要挫折点缀在其间才显得精彩丰富,像被用作衬托月亮的星星,而我们就是被围绕的那一轮光洁清亮的明月。遭遇挫折虽不是我们进步的唯一方法,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的方法,无论时间长短,我们都会经历。(“遭遇……会经历”,这句话有语病,不通顺,建议修改。)

临近放学时间,同学们看似平稳如水,心底却已泛起层层波澜,蠢蠢欲动,我也不例外。下课铃声响起,靠近门口的同学已不见踪影,我与相熟的同学也一同奔赴挥洒着热血和汗水的运动场。

已临近体育中考,可我的体育却不顺心意,便约了同学一起训练。到达运动场,我们首先练的是最让我头疼的——立定跳远。

我站在立定跳远的垫子上,手心出汗,心像即将烧开的热水沸腾个不停,脑子里一遍遍重复体育老师上课时说过的诀窍:“蓄力、半蹲、屈膝、蹬!”我举起手回荡着蓄力,半蹲着踮脚,“三、二、一,跳!”我在心里默念着,身体也跟着跳出去,可迎来的是一股钻心般的刺痛,一起来的同学听到动静跑过来扶起我,说:“你别太用力跳啊,看,都破皮了。”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低头看,伤口通红还沾了泥沙,这时我的痛觉才回过神来给予我重重一击(病句,需修改)。

处理好伤口,贴上创口贴,还可以继续练,但我已经对它有阴影了。膝盖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我选择坐在一旁,看着正在训练的同学,又看看那处伤口,我心中缓缓浮起名为“不甘”的情绪,才失败了一次就放弃,我什么时候养成了这种习惯?我开始怀疑自己。原来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养成了放弃的习惯,我恍然大悟(有些不知所云,没有写出“悟”出了什么)于是我毅然决然地站起来再次加入了训练的队伍中。

刚开始还是不太顺利,我又想习惯性地放弃,可想摆脱现状的想法胜过了这个习惯,我坚持了下去,去请教老师、同学,做针对性的练习,日复一日,中途无数次想放弃,最后又坚持做完。从只能拿五分到最后快接近满分,中间经历了无数次受挫(“受挫”在这里不太合适,可改为“挫折”),幸好结果是好的,幸好我坚持下来了,幸好……

只有做错了题目,才知道自己遗漏的知识是什么;只有遭遇挫折,才能改正错误。(结尾这句话从逻辑上是错误的,难道不遇到挫折就改正不了自身的错误吗?)

升格指导

从总体看,作者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领悟到人生的大道理,并且能用自己的经历来诠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内容上,作者在立定跳远练习中,详写动作和心理。比如“手心出汗,心像即将烧开的热水沸腾个不停”“我举起手回荡着蓄力,半蹲着踮脚”,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紧张心情。

文中存在用词不当和语句不通顺的问题。比如“人生并不会是一路顺风的”这句话中“一路顺风”不准确,应改为“一帆风顺”。

在细节处理上要细致一些。比如在叙述训练过程时,将自己紧张心情可以通过详写心理、动作、神态向读者展现,可以写“我站在立定跳远的垫子上,脑门上渐渐渗出一颗豆大的汗珠,双腿也不自觉得有些发抖……”

文章结尾过于仓促,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对未来的展望或是对“挫折的力量”深层次的思考等,这样可以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

升格文

挫折的力量

我们仍需与生命的慷慨和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荒芜和刻薄相欺。

——题记

人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挫折的点缀才能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正如繁星衬托明月,我们便是那轮皎洁的明月。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它会让我们进步和成长,这便是“挫折”的力量。人生路漫漫,我们迟早会经历“挫折”这道坎,只要迈过去了,未来的路便会畅通无阻。

临近放学,同学们看似都很平静,实则内心早已泛起层层波澜,蠢蠢欲动,我也不例外。下课铃声一响,靠近门口的同学便如离弦之箭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和同学们一同奔向那片挥洒着热血与汗水的运动场。

体育中考测试即将来临,可我的体育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于是我约了同学一起训练。到达运动场后,我们首先练习的是令我头疼不已的立定跳远。

我站在立定跳远的垫子上,脑门上渐渐渗出豆大的汗珠,双腿也不自觉地有些发抖,手心出汗,心里像烧开的热水沸腾个不停,脑子里一遍遍重复体育老师上课时传授的诀窍:“蓄力、半蹲、屈膝、蹬!”我高举双手,来回晃动着蓄力,然后半蹲着踮起脚尖,“三、二、一,跳!”我在心里默念着,身体也随之跃出。然而迎接我的却是一阵钻心的刺痛感,身旁的同学将我扶了起来:“你别太用力跳,看,膝盖都磕破皮了。”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低头看去,只见伤口通红还沾着泥沙,这时疼痛才如潮水般向我袭来。处理好伤口,贴上创口贴,我本来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训练,但心里已经对跳远有了阴影。膝盖上的伤口仍在隐隐作痛,最后我选择了坐在旁边观看。看看正在训练的同学们,又低头看了看膝盖上的伤口,心中不禁涌出一股“不甘”的情绪。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容易放弃了?我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啊!恍然间我似乎想通了什么。

我毅然决然地站起身,再次回到了训练队伍中。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不太顺利,我也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想要改变现状的念头还是战胜了放弃的想法。我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帮助我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日复一日,在这个过程中我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从最初只能拿到五分,到最后接近满分,我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但结果是好的,幸好我坚持下来了,幸好……

经过一次小小的立定跳远,我明白了挫折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做错了题目,我们才会知道自己有哪些知识还未掌握;遭受了挫折,我们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断进步。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挫折,要学会面对,永不言弃,让挫折成为自己成长路上的垫脚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