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修改润色

单元要求

1.根据要求修改润色习作。

2.加强训练,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能从“言”和“意”的角度将文章改对、改通、改好。

3.把握修改润色的技巧,养成在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写作指导

清代唐彪曾言:“盖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的重要性。

修改润色文章时,不涉及文体变化,主要从“言”和“意”两方面进行。

一、对文章的“意”进行修改

“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如果发现文章内容浮浅,观点牵强,就要从“意”上做出修改。

首先,关注材料选择,看内容是否深刻且富有新意。选择材料可以从小处入手,写出新意。对所选材料要仔细研读和分析,适当地进行增删或调换。如学生在写《爱上这条街》这篇作文时,原作中,学生选择的材料是走在这条街上时看到的景色和回忆儿时买零食的美好画面,修改后,增加了两则材料,一是邻居在这条街上唱黄梅戏的事,二是这条街上经常开展的一些书法绘画活动。添加这两则素材后,不仅表现了“我”对这条街的景色的喜爱,还表现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我”也从中得到一些感悟。如此,主题更突出。

其次,提升文章立意,写好开头、结尾至关重要。因此,在修改润色文章时,可使文章的开头直接点明主题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等,结尾可以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等,让文章主题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对文章的“言”进行修改润色

“言”指言辞和表达。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润色。

修改润色时,可以采用诵读法。诵读初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一些疏忽的地方。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就加以修改。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同学听,听取多方意见。

还可以采用推敲法。写作过程中,不可避免有语法上的问题,或者用词不严谨。如果运用推敲法,字斟句酌,对于不同字词,反复比较其高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

修改润色文章,概括来说,可以从“增”“删”“修”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增”。如记叙文中适当增加细节描写,包括语言、环境、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使语言、情节更具有可读性;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恰当引用名言警句、古诗词等,可以丰富文采,为文章增色不少。二是要“删”。删除冗余内容,删去重复或与主题表达无关的内容,删掉逻辑不通的部分。三是要“修”。修改明显不符合文意或不近情理的表达,修正语法错误,优化句子结构等。

上一篇: 在路上
下一篇: 谈谈我的写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