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靠谱的人
作者: 程水古人圆桌派,欢乐笑开怀!朋友们请坐,我是主持人!
《论语》有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一个人若是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久而久之,身边的人都会避而远之。相反,如果以诚待人,一言九鼎,则会令对方爱而敬之。正因如此,诚信这一品质,自古以来便深受圣贤与智者的推崇,这才有了季布一诺千金、晋文公退避三舍等美谈。在座的朋友,你们可有诸如此类靠谱的故事?不妨讲给大家听听吧!
周成王:天子无戏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别说是天子了。我幼年时,曾经和弟弟叔虞一起在桐树下玩耍。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桐叶,把它剪成玉圭的形状,递给叔虞,对他说:“我就把这个桐叶作为信物来分封你!”原本只是一个玩笑,我并没有放在心上。不料这件事被我的叔父周公旦知道了,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要择日为叔虞举行分封仪式。”后来,我真的把唐地封给了叔虞。天子无戏言,即使是年幼时的玩笑话,天子也一定要践行,才能不失信于民。
季札:践诺不论生死
没有说出口的诺言还用兑现吗?且来听听我的故事。我叫季札,是吴国人。有一年,我受命访问晋国,路过徐国时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君对我腰间的宝剑情有独钟,欣赏了半天却不好意思开口索要。我虽然看出他的心思,但因为出使任务在身,不能立刻把宝剑送给他,就暗自许诺,等我出使归来,一定要把宝剑送给他。然而,世事难料,等我回来时,徐君已经死在了楚国。我想要把宝剑送给继位的新君,他却不接受。于是我来到徐君的坟墓旁,将那把宝剑挂到了他墓前的树上。虽然诺言没有说出口,且徐君与我已经阴阳相隔,但我认为诺言一旦许下,便如同契约,无论生死都是要兑现的。
郭伋:大人不能骗小孩儿
大人常教孩子诚实守信,却易忽视对孩子的承诺。但我知道曾子杀猪守信的故事,并深以为然。昔年我任并州牧,到属地出巡时,当地数百名儿童骑着竹马在道路两边欢迎我,我非常感动。待我离开此地时,那群孩子又送我出城,并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大概算了下日子,与孩子们约定好了下次相见的日期。不过,等我办完事回来,比预计日期提前了一天,要是我进了城,就没法与孩子们按约相见了。于是我在野外的亭子中留宿了一晚,到了约定的日期才进城。孩子们见我真的在这日归来,都欢呼雀跃。此事让我深悟,真正诚信之人,无论对长对幼,皆应言出必行。
李勉:黄金不及承诺重
我很赞同季札的说法,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少年时的我,贫穷困苦,在异乡求学时,偶遇一个书生,他家境优越,与我相谈甚欢,我们二人同住在一家店中。谁知没过多久,这位朋友染上了重病。临终时,他取出百两金子给我,让我帮他料理后事。我信守承诺,将他安葬,并把剩下的黄金与他一同埋葬了。后来,我做了县尉,正巧碰到这个朋友的兄弟在寻找他死去的哥哥的下落,得知是我办的葬礼,便前来寻我。我将他带到墓地,将那些剩余的黄金挖出来交给了他。那时,我虽然很穷,但是在面对黄金的诱惑时,深知要守诺,这不仅仅是对逝者的交代,更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晏殊:信誉比成绩更重要
如果你发现考试的卷子已经做过,你会说出来吗?大多数人是不会说的,甚至窃喜一番。毕竟这只是巧合,而不是故意作弊。可是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取得好成绩,是胜之不武的。14岁那年,我被他人以神童之名举荐给官家真宗。真宗召见了我,并让我与其他进士一起参加考试。我一看题目,正是我前几天刚刚练习过的,于是如实向官家说明了情况,请求更换题目。真宗对我的诚实大加赞赏,他觉得我年纪虽小,却诚实可信,于是赐我“同进士出身”。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诚实是为人之本。正是这份对诚实的执着与坚守,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负众望,终成一代名臣。


不欺童叟,生死不负。想必这是信守承诺的最高境界了吧!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每一句话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行则必果,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也必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唯有如此,我们的人生才能在风雨兼程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wcz20250537.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