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节日,不能只是写节日

作者: 余东芳

原作呈现

节 日

尹浩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当它到来,人们都会用最隆重的方式去庆祝。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人们送走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的节日。它不仅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欢乐日子,也有万象更新之意,所以就慢慢有了许多在春节时的习俗。(这一段泛泛而谈,不如删掉。直奔主题,开始对春节习俗的介绍。)

春节一直有着放炮、贴春联、吃年夜饭和发红包等习俗,其中样样都很让人喜爱。每年临近春节时,街上都会热闹起来,城市变得火红火红,路边、店铺门口、房屋前纷纷挂上了灯笼。街边卖春联和灯笼的小摊也多了起来。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看见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也会回到老家,与家人和亲戚团聚,一起享受年味。(要让读者对节日习俗有具体、直观的了解,离不开适当的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能给读者以画面感,同时渲染过年的氛围。)

大年三十那天,每家每户都早早起床贴春联,我们也会早起。先从大门两旁撕下旧的春联,将大门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拿出一副红色的春联,将上下联一一展开,贴到门上。看着新的春联上写着的字样,过年的氛围更加浓重了,把春联全都贴好,以便迎接新的一年。(贴春联是过年的习俗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此处不妨添加对联的内容,增添书卷气。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生动描写,可以让节日氛围更浓郁。)

过年时我最爱的习俗就是放炮了。每到这时我都会在街上买很多炮,然后在院子里放。经常放的是一些小摔炮和擦炮,我总会在院子里乱扔,或是事先挖好坑将擦炮点燃往里一放,然后赶紧跑开,最后总是把土炸得一片狼藉。有时我也会吓唬猫狗,它们一听到响声就会吓得四处逃窜,躲到窝里,每到这时,我总是玩得不亦乐乎。奶奶一边嗔怪着我,一边把地打扫干净。(现在不少地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为了消除读者的疑虑,前文合适的位置可以提一下具体时间和要求。)

在大年三十那天中午和早上吃得一般比较少,因为大多数时间都在准备年夜饭,我们的肚子也都为它空着。年夜饭从下午开始,一直忙活到晚上才端上一桌美味的菜肴,这时大人们喝酒庆祝,孩子们也都很开心。吃过饭后就到了发红包环节,每到这时家里的长辈就会拿出事先准备的红包,孩子们会说一些祝福语得到这厚厚的红包。爸爸妈妈也会买许多东西来孝敬爷爷奶奶,这也算是爱的回馈吧。(这一段有点儿记流水账,可对年夜饭进行场面描写,对磕头讨红包的习俗叙述、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春节就这样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像流水般流入人们的心中。(结尾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情感要真挚,抒情要自然。)

写节日,不能只是写节日0

升格指导

传统节日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不可忽视关于节日的写作。

要写好节日,首先要了解节日的习俗及习俗的含义等。可以写多个节日,也可以选择一个节日来写。

这篇文章写春节,基本交代清楚了春节的习俗,但写节日不能只写这个节日自己是怎么过的。要想出彩,还要写出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写出淡淡的书卷气、浓浓的烟火气。

文章内容要真实,我们现在很多地方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会有读者质疑春节放炮的事情。2024年春节有些地方是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这个可以在文中适当提到。

出彩的文章一般具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还有书卷气。这篇文章在修改时可从以下三点着手:

多一点儿描写,增强生活气息。描写能增强画面感,不管是贴春联,还是准备年夜饭,都可以有适当的场面描写,让年味儿扑面而来。

多一点儿抒情,增强时代气息。言为心声,在文章结尾部分,可适当抒情,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的歌颂等,让豪情激荡心中。

多一点儿引用活用,增强书卷气。所贴的春联,以及所说的祝福语,可以有适当的呈现,这样能增强文化气息,避免叙述的单调乏味。

写作文,不是记流水账,因此,写节日,也不能只写节日。

升格佳作

家乡的春节

尹浩宇

春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人们总会用最隆重的方式去庆祝。2024年春节,家乡的解除禁燃通告,更是我们小孩子的福音。

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讨红包等春节习俗,样样都让人喜爱。年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喜气洋洋。道旁的树上、店铺门前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街边卖春联和灯笼的小摊也多了起来,现场手写春联的摊位更引人驻足。书写者有须发皆白的老者,也有天真可爱的稚子。你看!他们挽袖执笔,挥毫泼墨,行云流水,令人叹为观止。

终于盼到回老家的日子,我的心早已飞回久违的故乡。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想想就觉得心里暖洋洋的。

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早早起床,我们也早起贴春联。奶奶用面粉打好糨糊,我就承包了接下来的工程。我先把大门两旁的旧春联揭下来,然后用毛巾将大门擦得干干净净,再展开一副红色的春联,抹上糨糊,牢牢地贴到门边。爸爸走过来,朗声念“人逢盛世精神爽”,我笑应“岁转阳春气象新”。这时,妹妹举着一个大红的“福”字跑过来,大喊着:“福到了!福到了!”春联一贴,灯笼一挂,年的味道顿时溢满小院。

过年时我最爱的当然是放炮了。小摔炮和擦炮是我们男孩子的最爱,我常事先挖好坑,将擦炮点燃往里一扔,然后赶紧跑开。擦炮总是把土炸得一片狼藉,我自己头上也落了灰土。有时我也吓唬猫狗,往它们身边一扔,炮一响,它们吓得四处逃窜。我玩得忘乎所以,奶奶总笑着嗔怪,擦拭我花猫一样脏兮兮的小脸。

年夜饭的丰盛,自不待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从下午开始,一直忙活到晚上。面对一桌美味珍馐,我们大快朵颐,吃个肚儿圆。大人们举杯庆祝,我们小孩子也端起饮料当酒,学着说祝酒词。祝福声声,其乐融融。

年夜饭后,就到了发红包的环节,爷爷奶奶是家里最年长的,他们提前准备了一沓红包,笑呵呵地端坐着。爸爸拿来一个垫子,放在爷爷奶奶面前,他率先磕头说:“祝老爸老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奶奶脸上顿时乐开了花。轮到我了,我“扑通”一声跪下,拱手道:“祝爷爷奶奶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笑着往我手里塞了个大红包,说:“浩宇,学习进步,天天开心!”奶奶也挺潮的!我开心到起飞,我要把这些钱存起来,花到该花的地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鞭炮声中,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真挚祝福,凝聚着温暖亲情,将美好定格在人们心中。

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

写节日,不能只是写节日1

点 评

升格后的文章标题比原文清晰、具体,让读者一目了然。春节的习俗介绍得比较清楚,场面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对爷爷、奶奶、爸爸、妹妹等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凸显了人物特点,让文章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适当引用,增添了一丝书卷气。对生活仔细观察,用心品味,就不难写出生动有趣、接地气的文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