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考定位准,真实表达角度新
作者: 余东芳
母题分析
1.整体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要“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在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中,思辨性作文出现频率较高。
思维能力,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作文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透过文字看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思辨性作文,不容忽视。
2.题材分析
思辨性作文往往给考生较为宽泛的取材范围,有一定的写作空间,一般可以选择写记叙文,也可以选择写议论文。记叙文往往侧重于写自己的真实经历、体验、感悟等,议论文则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学生的作文不能是记流水账或是空喊口号,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有恰当的立意,这些离不开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平时应注重思维训练,让思维发散开来,走向深入,从而得到更多写作思路,写出独到见解。
3.立意分析
思辨性作文在立意上与其他作文的区别在于新颖和深刻性上,是比较常见的高中作文类型,近几年在中考命题中呈上升趋势。这类作文对学生审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要深入思考,准确定位,真实表达,角度新颖。
真题回放
★2021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
★2022年贵州贵阳中考作文题目:
我也出了一份力
★2023年云南中考作文题目(其一):
劳动的遐想
★2023年四川南充中考作文题目(其一):
我的互联网体验
★2023年河北中考作文题目:
“守常”,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管子》就曾用“故法而守常”,强调做事要按照常理、遵循规律。如今,我们也要守学习之常,守工作之常,守为人处世之常,守优秀传统文化之常,守理想信念之常……
围绕“守常”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还可以说明某一现象或事理。
★2023年湖南常德中考作文题目:
慢慢来比较快(节选)
演唱:梁静茹
作词:李焯雄
作曲:梁翘柏
让葡萄慢慢晕开
酿成芳香再醒来
有些事其实急不来
等知了蜕变归来
等蝉声夏夜散开
急不来总有些人需要再等待
慢慢来却比较快
来得快去得也快
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
用忍耐种下爱等待花开
让时间慢慢晕开
酿成智慧喝起来
有些事其实急不来
让挫败沉淀下来
人生是延长比赛
上面的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
仔细揣摩这些作文题,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特征:题目或者要求里往往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或相互对立的概念,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看上去”是表面现象,而“更有意思”是深层含义,包含着从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考生要注意到其中包含的递进关系。
“我也出了一份力”,“我”是个体,而“也”字里隐含着群体、团队,包含着对“个人”与“集体”相关的思考。
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上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但也并非高不可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思辨性作文的写作任务一般要求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得到人生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多角度思考。现以2023年湖南常德的中考作文题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审题立意:作文材料给了一首歌曲,歌曲的题目是《慢慢来比较快》,歌词里多次出现“慢慢晕开”“急不来”“再等待”“慢慢来”等词语。因此,写作时应抓住“慢慢来”这一中心来构思。要挖掘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慢”的渴求,要表现出“慢”是另一种形式的“快”,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有时候慢慢来也许会更快”。学生要思考“快”与“慢”的辩证关系,这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中“请联系现实”不能忽视,写作时应写现实生活中那些自己经历的、让自己心灵得到触动的,或者是有积极意义的小事。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接地气、有思想的作文。
选材构思:本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写记叙文时选材力求做到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由事悟理。根据对题意的理解,确定文章要通过什么来展现生活中的“慢”,如:快节奏的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劳逸结合;传统技艺须“慢工出细活”,打造完美作品;学习书法或茶艺等“欲速则不达”,沉淀之后进步更快……记叙文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素材,从学习、运动、艺术等不同角度展现“慢”,叙述“慢慢来比较快”的经历及感悟。议论文论述时要结合实际,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议论,如: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与苦恼,某些急功近利反而适得其反的现象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
生活中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社会中的一举一动、一人一事,都能触动情思引发思考。思辨性作文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当然这也要求学生做有心人,处处留意皆风景,事事思考有感悟。
范文展示
慢慢来,比较快
孙绮恩
“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虽然我知道这么多的名言、道理,但是我做事向来主打的就是一个“快”。
我从小学画,从最初的简笔画到现在的素描,从未间断。画画,离不开“耐心”二字,可我似乎与“耐心”绝缘。起形时毛毛躁躁,上色时又是三下五除二地乱涂一气,最后呈现出的画黑一块白一块,轮廓模糊不清,美术老师看了直摇头。
又是一节美术课,李老师让我画一组静物素描。盛夏的阳光透过百叶窗,为台布上的苹果、陶罐和高脚杯带来深浅不一的灰黑色影子。我用美工刀随意削着一根铅笔,裸露的灰黑铅芯伤痕累累,“咔”一声脆响,笔芯竟断成两截,我不由得更加烦躁,手上的动作也更加忙乱。
一旁的李老师看到了,叹息道:“你天天这么急躁,怎么能画好画呢?要慢慢来!”他说着,又拿出我以前的画,那些都是我火急火燎毛毛躁躁完成的。“俗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今天这一组静物素描,不要画那么快了!一直乱涂乱画了事,是不会有进步的。”我轻轻应了声:“知道了。”
坐回座位,还没观察完实物,我就起形,大形没打好我又着急忙慌地描摹细节……我的素描不出意外地又是第一个完成,可画面与实物一对比就发现苹果画大了,陶罐画矮了,阴影部分不完整……一言以概之,差之远矣!看着其他同学的作品,整洁明晰,比例合适,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我的画和同学的画相比,简直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我的画从暑假到现在,似乎一点儿进步也没有。一味图快,反倒使我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
“画画要慢一点儿,静下心来。”李老师的话又一次回响在耳畔。想起因没有细磨碎研而“天女散花”的绿豆糕,一味追求速度而始终不得寸进的书法,图快而做得歪三扭四的手工……我又坐回了座位,这一次,我一定要静下心来。

拿起橡皮,我慢慢地擦改了起来。铅笔在画面上来回舞蹈,灰与黑的色调轻盈地跳起华尔兹。一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一点点修改,慢慢琢磨,我的画终于有了起色。明丽的阳光下,薄如蝉翼的高脚杯、粗拙的陶罐跃然纸上。我的心也前所未有地轻盈起来。我把作品交上去,李老师的嘴角漾起一丝笑意。慢下来,让我取得了更快的进步。
慢慢来,比较快。画画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成长,亦是。
河南省信阳市胜利路学校
点 评
这篇作文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绘画,由于心浮气躁一味图快,“我”的画作总是不尽如人意,画技停滞不前。当“我”终于静下心来慢慢画,才有了感悟与进步。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展现了“快”与“慢”的状态,表现了“慢慢来,比较快”的主题。篇末略提一句“成长,亦是”,使文章以小见大,由事悟理,准确立意,表达了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