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作者: 谭旭东对一些学生来说,要写出有创新性的作文是一个难题。为何如此?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按照套路写。比如,无论什么题目,都会按照议论文的套路写,总想讲道理,表决心。二是使用相同的事例。比如,在考场作文中,大家都用相同的名人故事容易撞车,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三是动不动就引用唐诗宋词和名人格言,甚至一篇作文中引用的句子和格言就占了一少半。
如果按照以上方式去写作文,就很难避免同质化。真正的作文是要体现学生的文字创造能力的,因此创新才是作文的本质。
那作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呢?
说到思维,语文教育界有一个观点,即语文素养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这是于漪前辈说的,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语文课培养思维能力没错,但我们也要承认并不只是语文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对材料和经验进行分析、整理、辨析、鉴别、消化和综合加工的能力,也是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所有学科都需要的能力,而且是做任何事情、学任何课程,都需要培养也可以培养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说语文课的教与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是没错的。但若如此简单地理解思维能力,就有些笼统了。因为所有的课程学习都需要思维能力,都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准确地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最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创新思维是什么呢?创新,指的就是创造新的东西,改变旧的事物,更新旧的观念。而创新思维就是用新颖独特的方式去认识对象,去理解事物,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自然是通过作文,用新的视角、新的观点、新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作文忌讳用陈旧的材料,用过时的方式,用很老套的观念去看待问题,去处理事情,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写记叙文时,一定要尽量讲述别人不知道的故事,或讲述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即使讲述的故事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在讲述时也要用新的视角,用新的讲故事的方式把故事讲得生动一些,讲得让人受启发一些,讲得让人感兴趣一些。写议论文时,尤其是写材料作文,通常情况下大家面对的是统一的材料,而且从材料里得出的观点也差不多是一致的,但在论证观点时使用的论据可以用新的,论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创新。因此,写作文,即便有基本的规律,但在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的地方,一定要有意识地讲新故事,用新论据,或者在观察和分析事物时用新视角、新方法。
作文的创新思维,意味着学生要力求语言新,即用自己的话来作文;也意味着观点新,即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也意味着学生要用比较有新意的讲故事的方式、陈述观点的方式和抒发情感的方式。
因此,作文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定要落到实处,尤其是要把作文训练之前的阅读与作文的创新有效衔接起来。读一本好书时,要注意那些精美的语言,要理解那些优美的词语,要对美和令人心动的文字有敏感度,有理解力,并能咀嚼琢磨,变成自己的写作营养。在考场上,更要认真思考,提炼好材料,总结好生活经验,把零散的记忆转化成写作的素材,养成推陈出新的习惯。也就是说,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要结合起来。
(选自《人人会写作:作文小论》,文心出版社,2024年1月第1版,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