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一杯香醇的酒

作者: 王莉

亲情是一杯香醇的酒0

母题分析

1.整体解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可见,亲情是一种多么珍贵的情感。

2.题材分析

亲情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人说,亲情是甜美的乳汁,抚育我们成长;亲情是敞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亲情是温顺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亲情是峻厉的责罚,敦促我们改错。也有人说,亲情是一股涓涓细流,给心灵带来甜甜的滋养;亲情是一缕轻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溶解;亲情是一处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乏烟消云散。更有人说,亲情是成长的摇篮,抚育我们健康成长。

亲情,是不分时代的。古代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如今的“昏黄中感应父亲的关心,轻柔的风儿撩起窗纱,恍惚中听到母亲的叮咛,轻柔的雨儿爬上窗台”也是亲情。

儿时,谁也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绳线;长大了,依然绕不过亲情,不管身在何处,心中总是牵挂着家中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到老了,还是挣脱不了亲情的羁绊,夕阳下和老伴手牵手,视频里儿女的问候,餐桌前儿孙的笑靥……

亲情是一杯香醇的酒,越酿越香,越品越醇。

真题回放

★ 2022年安徽中考作文题目:这三年离我最近的那个人

★ 2022年湖南怀化中考作文题目:莫辜负______

★ 2022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目:

请以“亲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 2022年四川遂宁中考作文题目(其一):______需要我

★ 2022年云南中考作文题目(其一):耳畔总响起那句话

★ 2021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目:

“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们的心软软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房东母女送出去的缅桂花,含着温情、透着智慧,让人“心软软的”。

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与亲人、师友、邻里……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不脱离材料和导语含义的范围。

★ 2021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

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 2021年湖北恩施中考作文题目:

父母等着孩子感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这句话适用于中国许多家庭的亲子关系。

现实中你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读完材料你有何联想与思考?请你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如果选择题目(2),请先在空白处选填“感恩”或“道歉”,补全题目。

(1)命题作文:我等着您道歉

(2)半命题作文:我选择______

写作指导

一、明确亲情对象

狭义的亲情是与血缘有关的。母亲是最佳的亲情表述对象:古代孟郊的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现代史铁生的母亲,自己患病依然关注着瘫痪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父亲的身上也体现着浓郁的亲情,如:朱自清的父亲车站送别,为儿子买橘子;亨特的父亲鼓励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精选亲情故事

亲情类文章,适宜于以小见大的写法,题材越小,角度越新颖,故事越新,文章越感人。如爷爷奶奶送孙子孙女上学,既想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又要考虑路上的安全,采取远远的、默默注视的方式,跟在他们身后。亲情的表现,是有载体的,这个载体很小,可以是棉衣、布鞋等物品,也可以是拥抱、亲吻、抚摸等动作,还可以是一句暖心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等。

三、考虑构思方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起伏有波折的亲情故事,最吸引人。怎样做到有起伏有波折呢?主要采用欲扬先抑、设置悬念、设置误会等方法,最有效果。在构思的时候,选择表现亲情的有效载体,如橘子、小桃树等,或者设计体现亲情的日常活动,如散步、打灯笼接人等。

范文展示

妈妈的发色

陈语涵

似乎从小到大,我都最怕写妈妈。妈妈这个角色,不可浓墨重彩,更不可轻描淡写,多一分显做作,少一分显薄情。

一天,无意中看到放在钢琴上的照片,猛然发现,自己从未用心关爱过妈妈。

照片上的妈妈还不到四十岁,留着一头飘逸的长发,乌黑的长发潇洒地披在脑后,显得青春靓丽。她抱着只有四五岁的我,温柔地笑着,笑里有宠爱,有幸福。

我忽然心中一颤,到底有多少年没见过妈妈留长发的样子了?

中午吃饭,我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起妈妈剪短发的原因。妈妈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长发不好染啊!”我才蓦然想起,几年前妈妈就开始染发了。现在我看到的妈妈这一头漂亮的栗色头发,其实都是染出来的,而真正的颜色是刺眼的白色。

我不禁生出给妈妈染发的念头,正巧前几天妈妈念叨着要染发,我便毛遂自荐:“妈,您的头发是不是又该染了?我来帮您染吧。”

戴上薄薄的塑料手套,手中拿着已经被染发剂染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梳子,小心翼翼地在妈妈的头发上梳理着。看着妈妈头顶的银发,我不禁鼻子有些发酸,忙装模作样地转过头去,假装想打喷嚏。

“怎么了?”没想到妈妈却紧张起来,“是不是染发剂的味道闻着不习惯?这个东西就是太刺鼻了。来,给我吧,你出去透透气。”我咬了一下嘴唇,心想:妈妈做一切事情都先考虑我的感受。

“没事,”我硬生生地挤出一抹笑,“说不定是谁想我了呢。”风趣的话语让整个房间温暖了不少。我仔细梳理着妈妈的头发,终于发觉妈妈生命中最意气风发的金色年华不知何时已悄然溜走。

真应了那句话: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如梭的岁月,飞快流逝,如同妈妈的发色,已青丝成雪。

“妈,如果时间就停在这一刻,您不再变老,我不再长大,好不好?”我问。

“开什么玩笑呢?妈可是等着看你长大的样子呢!”妈妈说。

听着这句玩笑话,我眼眶泛红。

原来,妈妈从来就没有为自己打算过一丝一毫。因为,她心中装的全是她引以为傲的女儿。

这一刻,妈妈的爱如同阳光般冲破云层,挥洒在我心间。妈妈的发色,在我心中永远定格在栗色……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赫山中学

点评

文章选择“妈妈的发色”为亲情的展现载体,切入点独特,角度新颖。妈妈的辛劳与对孩子的关爱在染发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女儿为妈妈染发,母女之间的亲情得到渲染。染发环节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体现了作者驾驭人物语言的功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