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比喻,形象说理
作者: 吴培光名作片段
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前可以望风披靡。
(选自朱光潜《谈谦虚》)
技法借鉴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在议论文中若能恰当使用好比喻论证法,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
这个片段中“这道理好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前可以望风披靡”一句,把“人的谦虚”比作“打太极拳”,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谦虚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一观点。
比喻论证,又叫借喻说理,是利用比喻手法将论点与蕴含相同道理的人、事、物联系起来的一种论证方法。可以说,比喻论证既有运用比喻手法化枯燥为生动的修辞作用,又有化深奥为浅显的说理作用。比喻论证的使用比较灵活,可以在陈述论点或论据的过程中用上比喻手法,在保证讲清楚观点或论据的同时增添文采;可以在论证过程中使用比喻手法,用相似的事例论证观点;可以在对某人某事发表评价时使用比喻手法,使观点更鲜明易懂。
使用比喻论证首先要理解论点,明确论证的主体,我们可以通过联想与想象,从自己熟悉的大自然中的景物、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中找准与主体有相似性的喻体,由此及彼,运用比喻论证法证明观点,这样立论才能鲜明、贴切,相关道理也易于被读者接受。但必须注意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共同点,否则便无法喻证。
其次,在论证的过程中要强化“扣喻”意识,不要忘了分析其关联性。可以先喻后议,可以先议后喻,也可以喻议交融,要有喻有析,喻证结合,这样才能把深奥的理论问题阐释得明了。
另外,比喻论证不是绝对独立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它与其他论证方法或修辞手法结合使用,例如结合排比修辞可增强气势,即连用三句比喻展开论述,于论证中增强气势,让论据更充分,论证更有力。不管如何使用,我们需要牢记一切为论点服务。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比喻论证不同于比喻。比喻重在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比喻论证重在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重在形似,即二者外在特点的相似;比喻论证的本体和喻体之间重在神似,即关系的相似或是道理的相通。
仿写佳作
挫折,造就我们的成功
吴佳欣
人生在世,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少些崎岖险阻。可细想后,又会怀疑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的人生如一杯温开水,平静而不热烈,没有一丝变化,这样的生活是索然无味的,波澜不惊却了无生趣。若是生活中能加入一点点挫折,就如同向平静的湖中投入一块石头,惊起层层水波,使生命多一些不平凡,也许很容易造就我们的成功。
遇到挫折,我们会迷惘、惶恐,但当我们战胜挫折后,迷惘的心豁然开朗,甚至更加坚定,惶恐的心顿时安宁下来,还会有几许喜悦;当我们战胜挫折后,会喜悦,会兴奋,会被成就感所充盈。更有价值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战胜了困难和挫折,更战胜了那个曾经的自己。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挫折都是一次考验,挫折是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考验。我们要学会把挫折当磨刀石,要善于在挫折中磨砺心志,坚信“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以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曾经有多少名传千古的伟人,在经历挫折之后绽放光芒,他们在困难中与外界环境和自身缺点作斗争,最终成为一代雄才。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与挫折搏击的一生。我们应像海燕一样,不甘堕落,即使风浪再大,也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展开双翅,搏击长空。因为这是人生的必修课。
也许挫折才是那支能为人生画出绚丽彩虹的笔,“自古雄才多磨难”,不正是如此吗?要记住,挫折,造就我们的成功!
山东省莱西市实验中学
点评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旅途充满崎岖险阻,但波澜不惊的人生却了无生趣,是挫折给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了波澜,而正是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我们战胜了自己,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作者把“不经历风雨的人生”比作“温开水”,而把挫折比作“向平静的湖中投入一块石头”和“能为人生画出绚丽彩虹的笔”,把“我们”比作搏击风浪的“海燕”。文中生动的比喻论证、深刻的分析,使语言极富文采而又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