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到写作

作者: 王淦生

从读书到写作0

驯鹿六季

格日勒其木格 黑鹤

作者介绍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出版有《黑焰》《鬼狗》《黑狗哈拉诺亥》《血驹》《叼狼》《旗驼》等多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等多种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作品简介

13岁的城市少年因目睹母亲车祸去世导致心灵重创而失语,父亲将其带到自己工作的自然保护区,少年误入森林,结识鄂温克族老猎人秋鸟。在自由温暖、充满野性、远离都市喧嚣的北方森林里,少年在秋鸟的陪伴下,与动物亲密接触,学习丛林生活技巧,感知自然的神奇力量,最终,少年冰冷孤独的内心逐渐被治愈,找回了生命的乐趣,获得重生。

小说用诗意化的语言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和森林美景,构建了独特的森林世界,向读者传递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观,引发人们对自我生存环境的思考,同时也向人们提供了一个走出现代生存困境的途径——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获得精神自救。

片段摘录

我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的壳里。这是我在妈妈离开的那一刻用自己对世界的愤懑和对现实的拒绝织就的壳,这是苍穹之下的一个透明的壳,壳里是我自己的世界。

适用主题

精神困境,自我封闭;学会排解,融入世界;走出阴影,走进阳光。

运用示例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沟沟坎坎、挫折伤痛。但是,我们不应当就此与外部世界对立,就像《驯鹿六季》中的那个少年,用愤懑与拒绝筑成一个坚硬的壳,从此封闭自己。我们要勇敢地走出内心的伤痛,迎接外部世界的阳光。相信伤痛会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能因为一次遇雨,便怀疑自然界没有晴天。

片段摘录

我为自己竟然在刚才饲喂驯鹿时感受到的那一丝快乐而满生负罪感。在妈妈离去之后,我想,我是不应该拥有快乐的。

适用主题

直面伤痛,珍惜快乐;学会释怀,追求幸福。

运用示例

一个人不能因为曾经遭遇过伤痛,就拒绝幸福和快乐的光临。即便是再大的痛苦,也不能成为阻止我们获得快乐的障碍。《驯鹿六季》中那个丧母的少年,曾因饲喂驯鹿时感受到的那一丝快乐而满生负罪感。这种“负罪感”其实是要不得的,它只能让一个人永陷痛苦的深渊难以自拔。相信他的母亲也一定希望自己的儿子早日成为快乐少年。

从读书到写作1

片段摘录

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花,这是花的世界,是看不到尽头的花的海洋。这世界上能让人感到震撼的恐怕就是无边与广阔吧。

适用主题

走进自然,陶冶身心;敞开心扉,追求美好;自然之美,治愈心灵。

运用示例

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大自然又陶冶了我们的性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自然之爱,让我们情有所属,心有所归。还记得《驯鹿六季》中那个因失去母亲而自闭的少年吗?正是大自然的美好叩开了他紧锁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了自然中的快乐,重新回到温暖缤纷的世界。当我们遭遇了人生的困境,不妨卸下一切,走进自然,定会得到治愈。

逐光的孩子

舒辉波

作者介绍

舒辉波,武汉作协签约作家。创作的非虚构儿童文学作品《梦想是生命里的光》获得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奖。长篇小说《逐光的孩子》获得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作品简介

这部儿童小说以具有十年支教经历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范献龙为原型,讲述了大学生志愿者在湖北某山村小学的支教经历,展现了支教大学生对乡村教育从疏离到融入,从不理解到誓死守望、陪伴并见证了孩子们成长的心路历程。语言活泼、温婉、清丽,感伤而又温馨,严峻却不悲观,彰显出一种直面现实又超越现实、书写苦难又升华苦难的理想主义精神。

片段摘录

早春夜行,孩子们举起的火把照亮了崎岖的山路。我们彼此扶携,彼此照亮……我们追逐着光啊,仿佛正行走在一条通往银河的隐秘之路,我们以及我们手中哔剥燃烧的火把也成了映照在溪水中的一颗颗星星……

适用主题

人生路上,相互扶持;良师益友,教学相长;追逐光明,点亮人生。

运用示例

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最需要的是相互扶持。记得小说《逐光的孩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早春夜行,孩子们举起的火把照亮了崎岖的山路。我们彼此扶携,彼此照亮……”这是苏老师的内心独白,也道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每个人都是发光体与反光体,我们在照亮别人时也照亮了自己!

语句摘录

人的价值在于是不是有人需要你。

适用主题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被人需要,就是幸福;服从需要,服务人民。

运用示例

如何考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价值?小说《逐光的孩子》给了我们最佳答案:“人的价值在于是不是有人需要你。”因为山里的孩子需要教育、需要老师,所以齐老师、苏老师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社会生活需要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所以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语句摘录

我感到了一种云雾一样朦胧的幸福,只是这幸福里带着一点点悲壮。

适用主题

唯有牺牲,造就幸福;崇高人生,带着悲壮;幸福美好,来之不易。

从读书到写作2

运用示例

任何一种幸福,都是来之不易的。一个民族的幸福,需要一代代人的打拼和牺牲;一个人的幸福,需要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真正的幸福,每每是汗水、心血乃至生命凝成的。“我感到了一种云雾一样朦胧的幸福,只是这幸福里带着一点点悲壮。”这是《逐光的孩子》中苏老师的真切感受。其实,细细咂摸我们所获得的幸福,也是这种滋味。

(以上所摘片段稍有改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