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建构与运用

作者: 崔翔

考点概述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3套试卷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都具有“稳中有进、守正创新”“呼应教材、回应课标”“凸显语境、注重语感”等特点。考查过程始终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交际情境中进行,锚定考生通过语言实践和自主探究积累的语言运用经验以及初步的规律性认识,引导考生探究语言现象、把握语言规律。

1.强化教考衔接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与之深度契合,引导考生夯实知识基础,提高能力素养。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第20题采取传统的修改语病题形式,考查了“列入”与“之一”的搭配,涉及词语意义、用法的精细辨析和词语的准确选择问题。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中讨论了“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该单元“学习资源”的材料中,朱德熙的《词义》就强调了精确辨析词义,把握词语使用上的细微差别,从而在语言表达中准确选择适当词语的重要性。

2.聚焦语言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得以实现的基础。对这一学科素养,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在设计时注重情境和应用,并在考查中渗透阅读与鉴赏。

如2024年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第21题,设置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患者——医生”的交际情境:

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

这道题的答案是开放的,但要求考生作答时注意自述者的身份、交流的对象、交流的目的等。这道题就是考查特定语境下识别和提取必要信息并根据需求和对象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

试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农家最好的日子,莫过于大年。大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闹红火。闹红火最好的演艺,莫过于耍狮子。耍狮子最好的时刻,莫过于舞绣球。

你看,随着锣鼓响起, ① 。随后,来自戏剧里的人物武松,手里拿着个大大的绣球,时而腾空跃起,时而躬身曲行。绣球这一舞动,狮子顿时亢奋,随着绣球的忽高忽低,忽上忽下,蹦跳得披毛蓬奓,上下翻飞。

绣球博得齐声喝彩,还在宽阔的戏场。此时,人们看着台上演员的一招一式,鸦雀无声。观众(A)地瞅定高楼上的小姐,看她会把手中的绣球抛给谁;楼下的人则翘首以待,哪一个都想得到绣球。小姐可是在抛绣球,定终身呀!突然,人群爆发出喝彩声、鼓掌声,原来是高楼上的小姐刘月娥不嫌贫爱富,把绣球抛给了虽(B)却满腹经纶的书生吕蒙正。

小小绣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寄寓着美好含义。相传,帝尧和鹿仙女成亲那会儿,人们都住在山洞里,惊蛰过后, ② 。艾蒿气味芬芳,帝尧便将其点燃,冒出的青烟就可驱赶虫豸。人们若是离开住地,便用布包裹着艾叶随身携带。布包艾叶,这就是绣球的前身。逐渐地,①绣球由简单粗糙到精细多样,②因而演变成为了一种精美的饰品。③熏杀虫豸、护佑平安,④这就是绣球的出现。⑤也正因为此,⑥绣球被赋予了平安吉祥的寓意。

1.下列句子中黑体的“可是”和文中黑体的“可是”,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么大的问题,可是你能解决的?

B.你赶紧看看窗户外边,可是出太阳了?

C.敌人如果敢侵犯我们,我可是一点儿不客气。

D.遇上点事,他极想镇定,可是脸上还是泄露出来了。

2.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3.开篇是如何引出“舞绣球”的?请简要分析其引出方式和表达效果。

答: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5.文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毛泽东的诗词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的有机统一,蕴含着宏阔的历史观。从时间跨度看,他诗词中的时间跨度大,气势恢宏,场景辽阔。《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即使千年、万年,在毛泽东笔下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毛泽东的诗词不只是写人类社会的时间,还写自然历史的时间,跨度极大,意象奇伟。如《念奴娇·昆仑》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自昆仑山诞生以来,时间以亿年计。历史的长河、人类的长河、自然的长河、宇宙的长河都在他的笔下从容流淌。从空间跨度看,他诗词中的空间广阔宏远,甚至无边无际。如《沁园春·雪》中的“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长城内可视作祖国的南方,长城外可视作祖国的北方;“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写大河从西部发源,东流到海。应该说,祖国的东南西北,都在作者的观照之内。《念奴娇·昆仑》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可以感受到作者(A)的形象。《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从对“上九天”“下五洋”的广阔空间的把握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奋勇登攀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的诗词时空的描述,拥有着丰富而奇伟的想象,连接着浩渺的历史,体悟出纵贯古今、横亘中外的豪情。毛泽东的诗词站在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高度,关心人民疾苦、历史进步、世界和平与发展,蕴含着(B)的大我情怀,增强了我们做中国人的志气和骨气。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下列句子中黑体的“以”与文中黑体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B.有些不法商家贩卖假货,以假乱真,坑害消费者。

C.他这次的确违反了纪律,但不能以此就完全否定他。

D.我们要学会在人生低谷时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拓展延伸

奶的味道与奶牛吃什么密切相关。奶牛吃的东西,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到血液中,进而转移到乳腺等外围组织,最后进入牛奶中,影响牛奶的味道。比如很多研究发现,草里面就有几十种香味物质。

环境中的“香味物质”也能够被鼻子吸入,通过肺而进入血液系统,最后进入到奶中。既然“好”的味道能够进入到奶中,那么“不好”的味道自然也可以进入到奶中。所以,要想获得“香”的奶味,就需要有好的饲料和清洁的环境。

牛吃进去的饲料、呼吸的空气,通过消化道、呼吸系统等进入血液,在体内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代谢过程,形成丰富的风味化合物,包括脂肪酸、醇类、酯类、内酯类、醛类、酮类、酚类、醚类、含硫化合物及萜类化合物等。

请你根据材料内容,为某牛奶企业写一段宣传语,要求语句通顺,70个字左右。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