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己及彼,直言有讳
作者: 刘春利直言有讳是一种成长标志,是一种懂得尊重的处事原则。可以说,直言有讳是维护社交关系的润滑剂,是成熟的行为态度。
《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有言:“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还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诚哉斯言!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与他人交往要秉持真诚理解的态度,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即思己及人,直言有讳。
直言有讳,需要我们注重方式方法,深入理解“有讳”的必要性。从时代角度看,面对民国时期的腐朽社会,鲁迅说的是直言,却注重方式方法。他所著的《狗·猫·鼠》运用反语和曲笔,以动物喻人,鞭挞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鲁迅“直言有讳”,借助语言艺术,有力地抨击敌方势力,增长我方志气。从社会角度看,医院对病患的重大病情也直言有讳,先通知家属,由其决定是否告知病患。于大局而言,直言有讳是综合、全面考量的必要之举,若能合理运用,那么直言“有讳”同样有力;于小我而言,直言有讳是“由此及彼”“将心比心”的处事方法,懂得直言内容的取舍,才更显人性化。
直言不讳固然能体现内心的纯粹,但直言有讳更顺应人心、时势;不局限于“钻牛角尖”的直言,而能交融、和谐。直言有讳是善意的语言修饰,是温和的暗喻提醒,是理解、尊重,是维持距离、呵护关系。如此,方能在沟通中,实现真诚与尊重的平衡;在交往中,把握有讳与无讳的分寸。虽然没人喜欢虚伪作假,但真诚表达同样需要“有讳”的洞察力。在对话中,适当保留某些意见看法,或许更容易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走好人生这条路,不仅需要“正道直行”,更要学会“越沟迈坎”。直言有讳不是违背诚信、鬼话连篇,而是用成熟的思维考量大局。直言有讳当以诚信为基,但也要对其进行加工,使出口之言符合时势,顺应人心。
直言不讳可能会在无意间伤害他人,而直言有讳既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能于无形中呵护他人的心灵,两全其美,可谓彰显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愿我们皆得“直言有讳”之利器,处处收获好评!
【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作文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辩证分析“直言有讳”在实际生活中的益处,突出论述的重点。语言凝练,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