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直言,不讳有价
作者: 李森《易传》有言:“修辞立其诚。”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可以从言辞中流露、表达出来。我们理应一腔赤诚,在生活中直言不讳,问心无愧地指出事物的弊端,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直言不讳是问心无愧的赤诚,是“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的决然。只要认为是对的,我们就应坚持直说。可能在许多人看来,直言不讳不够“通达”,不能顺应时势的变化,过于死板,但当涉及到原则与底线的问题时,我们必须直言不讳。宋代俞德邻在《贽见沿海陈制置启》中曾言:“直言不讳,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君子就应当敢于说真话,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隐恶,不饰非。
直言不讳源自于坚守原则、坚定立场、严守底线的客观需要。原则立场与态度底线被触碰时,必须直言不讳,予以强硬的回击。有人会觉得“直言不讳”太过直接,认为处理问题应当用委婉的语言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给对方留台阶、留面子。诚然,直言有讳也是很多人奉行的准则,它能让问题更多地在平和的氛围中解决,但是又有多少问题真正解决了呢?直言有讳不仅不见成效,反而会让对方得寸进尺、装聋作哑。比如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表面文质彬彬,暗地里却各怀鬼胎,当涉及到利益矛盾,怎肯轻易退步,让唾手可得的蛋糕飞走?此时,我们必须直言不讳,使对方直面问题。
直言不讳需要我们“感他人之所感,言他人之不敢言”。庸俗的“中庸主义者”圆滑世故、明哲保身,甘愿做墙头草;“佛系青年”置身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极端主义者”以偏概全,不顾大局。直言不讳者从来不是这样的,他们敢于提出积极的解决措施,敢于抨击不良的社会现象。他们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任何情况下都光明磊落、开诚布公,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可以说,直言不讳是利人利己的,是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的。
如果每个人都直言有讳、话中有话、含沙射影,那么我们的社会还有真实、真诚吗?直言应求问心无愧,于关键之处指出弊端,于争纷之际直指本质,于辩论之时亮明底线,如此才能为社会、为生活涂上真实、真诚的色彩。
【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本文思路清晰,使用“言辞表品行”的类比推理,过渡到“直言不讳”上,层进式的议论逻辑,环环相扣。接着正反对比“直言有讳”和“直言不讳”的不同效果,联系现实,指明直言不讳的具体做法。最后使用假设论证,进行批判性论述,凸显了“直言不讳”的积极意义,坚定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