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度流行语中感受时代脉动
聚焦热点
年度流行语从一个侧面反映时代发展、国人的生活状态,帮助人们“读懂中国”,感受时代脉动,保存“时代标本”,更好地展望未来。
【热点1】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流行语”
“数智化”: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化的高级技术,如自主学习、决策优化、预测分析等,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智能向善”: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安全和治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良好生态的基石。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
“city不city”:自中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中国旅行视频成为许多海外博主的“流量密码”,美景美食、高铁出行等,都让外国友人直赞“city”。
“硬控”:最早来源于游戏,指使游戏玩家在一定时间内无法操控自己角色的一类技能。如今,“硬控”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产生强烈吸引力,让人无法转移视线。
“水灵灵地×××”:“水灵灵地”与各类词语搭配,形容某种行为生动、鲜活或值得称道、引人关注。其使用语境逐渐扩大,用于强调、突出。
“班味”:出自热搜“一旦上过班,你的气质就变了”,指当代职场人的一种常见生活状态。网友自嘲的同时纷纷分享自己的“班味”表现,也分享告别“班味”、平衡工作和生活的种种方法。
“松弛感”:面对压力时从容应对、善待自己,不慌张、不焦虑的心理状态。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中国队“00后”小将以“新世代的松弛感”引人瞩目,“松弛感”火遍全网。
“银发力量”: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参与到志愿服务、文化教育等活动中来,为社会发展注入“银发力量”。
“小孩哥/小孩姐”:在某方面具有过人才能的孩子。成年人自叹不如,便在“小孩”后加上表示敬意的“哥/姐”称呼他们。
【热点2】
“2024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技术含量、创新性和高效能,体现了经济发展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方向的转变。
“人工智能+”:2024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人工智能+”行动,不仅顺应了全球AI发展的潮流,更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势紧密相连。此外,生成式AI大模型、人脑植入等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巨大成功,正在为各行各业带来全新赋能。
“立德树人”:全国教育大会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巴黎奥运会”:“突破”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的最大特点,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均衡发展的新成就。
“全球南方”:2024年11月中旬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作为“全球南方”的一员,中国始终做发展中国家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也是支持全球发展事业的行动派和实干家,让全球治理中的“南方声音”更加响亮。
“中国游”:2024年以来,得益于我国一系列免签政策,“中国游”(China Travel)持续火爆。“中国游”向世界展现更真实的中国,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直接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以旧换新”: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利于推动消费市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快转变,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领域,系统谋划、超前布局,抢占发展制高点。
“新职业”:2024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终确定增加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突出数字化、绿色化、生活化,反映了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