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大流行语”看时代脉动与社会变迁

作者: 张焱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文化的镜像,总能在不经意间折射出时代的脉动与人心深处的涟漪。比如“city不city”的魔性追问,不仅问出了年轻一代对时尚、潮流、多元文化的认同与追求,还暗含着这一年来“China travel”的火热。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感慨中国好“city”的外国人,不仅看到了万里长城、可爱熊猫,还看到了驰骋山河的高铁、应用广泛的机器人、功能强大的新能源汽车。既古老又年轻,既现代又传统,既有科技范儿也充满人文气息,这正是一个鲜活而立体、行进中的中国。

此外,“硬控”“水灵灵地”等流行语也各具特色。它们或来源于游戏、网络文化,或用于形容人的状态、情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与运用,也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活力。每年的流行语,如同一部活生生的社会编年史,记录时代变迁与社会成员的心理变化。捕捉这些变化,剖析变化背后的深层逻辑,我们才能更好理解这个时代与社会、理解我们自己。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12月9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