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莲实有心应不死

人物事迹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1979年,55岁的叶嘉莹从海外回国讲学。她在诗中表露了自己的报国之心:“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其后几十年,她年年都拉着装满书的行李箱,告别亲人,从大洋彼岸独自坐十几个小时飞机,回国讲学,一直讲到90岁。有学生问叶嘉莹诗词有什么用,她毫不迟疑,朗声作答:“让人心灵不死。”叶嘉莹放弃国外优渥的条件回国,就是为了把她对传统诗词美的感受传递给更多人,从而启迪更多人。她90多岁时,仍旧要站着讲课;百岁病重之际,仍旧要整理自己的讲稿。正如她经常说的那句话:“伟大的诗人用生命来写诗,用生活来实践诗。”

“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从刚回国讲学起,叶嘉莹就常提到这两句话。战乱中生离死别之苦、动乱下流离失所之苦、婚姻不幸之苦、中年丧女之苦,还有诗词传承中的种种艰辛曲折……叶嘉莹已尝过命运赠与的各种人生至苦,但她的身上,始终有向上、向前、向好的达观。“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她说:只要有种子,不管百年千年,中华文化和我们的诗词都会开出花结出果,“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关键词

家国情怀 文化担当 心灵滋养 诗意人生

“人”为我用

把家国情怀、人生况味都融入中华古典诗词中的叶嘉莹,一生向往美、追求美、传递美。浓厚的家国情怀、勇毅的文化担当也使她超越了“小我”。她耗费大半生的心力,引领人们走进中华古典诗词的大门,厚植中华民族的思想财富。“莲实有心应不死”,只要诗词传到的地方,必将有新的莲花盛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