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开头与结尾

作者: 王淦生

开头与结尾须点题、扣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苏联〕高尔基

把希望建筑在意欲和心愿上面的人们,二十次中有十九次都会失望。——〔法国〕大仲马

这两句名言寓意各不相同。它们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标题:遥望天空,方可见云霞(这个标题不够精准,与作文所论“追求”与“眼光”无关,需要修改。)

开头:目光是否远大常常决定着事情的成败。现实生活中,鼠目寸光的人难成大器,而有远见卓识的人则大多能获得成功。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遥望天空方可见到灿烂的云霞。(“目光远大”是“追求高远”的基础,但是“目光”并不等于“追求”,偏离题意。开头立论需要修改得更切题。)

结尾:相比之下,今天有一些把牟取利益放在首位的人,做事就缺少长远眼光。急功近利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文末的总结依然将话题锁定在“眼光”上,不够切题,需要修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命题材料中大仲马的名言完全没有涉及,使得主题不够全面、辩证,需要作适当补充,使立意更加全面。)

◆问题剖析

这篇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根本问题在于审题不够全面,只涉及高尔基的名言,而对起着补充作用的大仲马的名言没有提及。其次是表达不够精准,开头没有紧扣题意展开,主要围绕着“眼光”展开论述,对“追求”很少涉及。结尾也没有扣题,存在偏离题意的情况。

标题:志存高远,勉力而行(修改后的标题与命题材料更贴近,更能全面、辩证地凸显主旨。)

开头:古人云:“志当存高远。”是否具有远大的人生追求常常会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现实生活中,不思进取者难成大器,志存高远者更易成功。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追求远大,才会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勉力前行,才能让自己一步步接近目标。(修改之后,语言表述更贴近命题材料中的两句名言,重点照应高尔基名言,兼顾大仲马名言。)

结尾:志存高远,目标坚定,我们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不会被眼前利益所困,而能锁定远大的目标;脚踏实地,奋力拼搏,我们就不会好高骛远,不会只在空想的世界里徘徊,而能踏踏实实一步步接近伟大的目标!(修改之后,能够从两方面总结内容,使主题准确、鲜明、突出。)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开头和结尾将主旨表述改为追求远大目标,并添加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内容,立意准确。标题、开头点题,结尾总结扣题,彰显主旨。

开头与结尾要与内容衔接、呼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在追梦路上,遇到困境紧张焦虑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取得成绩浮躁懈怠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环境变化难以适应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状态……状态良好,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发表议论。

标题:生活的常态

引:烟花的耀眼夺目让人们为之驻足,然而照亮我们归家之路的往往是那一盏盏平凡无奇的路灯。(开头点出生活中有“烟花”也有“路灯”,但是没有提及“烟花”与“路灯”的关系,引论有所欠缺。)

议:齐白石的一幅白菜图道出了“大味必淡”的道理,这“淡味”并非“乏味”,而是“生活的常态”。“不可思议、惊世骇俗”只存在于虚构世界里,谁能拥有一辈子的传奇人生?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平淡。(议论中应点明“淡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道理——将美好生活当作幸运,将艰难困苦视为常态。这样才能使内容更全面。)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是幸运儿,是上帝眷顾的“特殊优待人群”,但生活的常态并非如此。(这段论述需补充如何面对坎坷挫折,如何调整自己,使议论更为全面、辩证。)

……

结:人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学会“看穿”,那么不论环境如何,你都不会被左右,不会有遗憾。要知道,真正懂得“生活常态”的人,才能活得通透明白,不论是怎样的打击、挫败都浇不灭他心中的那团火,任凭风吹雨打也捣不烂、碾不碎他的“韧劲”。(这两句话要根据全文内容作适当调整,使主旨前后一致。)“看穿”生活的常态,也是一种境界,从此你会活得恬然安适,修炼出“禅”意。(总结部分与前文没有形成有效关联,升格时要进行取舍,实现首尾呼应。)

◆问题剖析

这篇作文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不够周密,开头亮出的观点与下文的论证照应不够。首段提到生活中的两个方面,即烟花般绚烂和路灯般平凡,但下文的阐述仅仅针对一个方面。结尾与前文论述脱离,没有做到上下连贯,首尾呼应。升格时,不仅开头与结尾要做好呼应,与中间的论述部分也要做好衔接,进行恰当阐述,使作文整体内容统一。

标题:生活的常态

引:烟花的耀眼夺目让人们为之驻足,然而照亮我们人生之路的往往是那一盏盏平凡无奇的路灯。无论是烟花,还是路灯,如何让暗淡的人生之路充满光明是每个行路人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修改后内容更切题,直指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

议:齐白石的一幅白菜图道出了“大味必淡”的道理,这“淡味”并非“乏味”,而是“生活的常态”。谁能一辈子拥有烟花般绚丽的人生?那样的生活可遇而不可求。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品尝到的是平淡的味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并将其视为一种生活的常态。(修改之后,照顾到生活中的两个方面,前后照应。)有人因成功而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有人因挫败而心灰意冷乃至抑郁轻生,这都是生活态度偏颇所致。正常的心态应当是“胜固可喜,败亦欣然”,将一切看淡,视之为一种生活常态,我们才能走稳人生之路。(承接议论,阐述全面。)

……

结:要知道,真正懂得生活常态的人才能活得通透明白,不论怎样的成功和顺利都不会让他骄傲自大,不论怎样的打击和挫败都浇不灭他心中进取的火焰。在他眼中,一切都是生活的常态,放平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方能行稳致远。保持生活的常态,保持淡然的心态,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做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活得心境恬然,纵遇惊涛骇浪,也能峰回路转,如履平川。(修改之后,照应上文,主题更突出。)

◆升格点评

这篇作文的升格,主要是“小修小补”,使作文内容连贯、首尾照应、论证周密、思路严谨、观点一致。这也提醒我们,写作时必须认真谋篇布局,理清思路再动笔,不能匆匆运笔、顾此失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