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作者: 苏州一考生【写作示范】
谁是我们的榜样?那些令人潸然泪下的大爱,那些锲而不舍的勇气,那些初心如磐的坚守,那些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那些以生命赴使命的担当……拥有这些精神特质的人,才是我们的榜样。
在普世意义上,榜样是承载着引领精神作用的具象形体,比如提及“一心为民”便会被怀念的焦裕禄,提及“一团火的精神”便会被记起的张秉贵。榜样之所以被铭记,乃至于被视为偶像,根本原因在于他所具有的时代精神,以及产生的社会学所谓“领头羊”效应。无论是张秉贵,还是从码头工人成长为行业楷模的“人民工匠”许振超,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他们身上这种朴实无华的品格,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是对伟大无我境界的真实映照。他们如一面面鲜明的旗帜,一旦立起便会引发呼声无数。这不是由于旗帜本身耀目,而是因为众人心里都有着对榜样的憧憬。
榜样的力量还在于他的个体性,他的“可被触及”性,能使人产生共情、共鸣。榜样身上那些“近人情”的细枝末节,常常唤起人们心中的柔情与力量。可以说,榜样始终存在于人间尘世,而非高高在上。榜样可以是俏皮的,就如袁隆平会在稻田里拉小提琴;也可以是感性的,就如 K39次列车乘务员哽咽安抚旅客。叙事学中讲究写作“视角”。在所有的“榜样”叙事中,视角都是平视的、日常的,没有俯视的傲慢,也没有仰视的卑微。正是这种“日常”,带来了真实,带来了感动,也带来了无尽的榜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行船,总会将一个重物置于船底,借以抵御风浪。我们与其将榜样比作照亮前路的“灯塔”,不如将他视作人生航行中的“压舱石”。比如袁隆平,一心培育杂交水稻,就是为了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大爱教我们心怀天下;比如张桂梅,为了让山里女孩有光明未来,坚持创立华坪女高,这勇气教我们锲而不舍;比如黄文秀,扎根泥土,将生命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这坚守教我们保持初心……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成为我们人生的“压舱石”,激励我们逐梦奔跑。
是的,榜样不是要告诉我们,人生只能走一条路;而是在我们面临岔路时,坚定地向我们指明一条前路,并微笑着告诉我们:继续走下去吧,我已在你们之前走过一遭了。
是的,从平凡英雄到时代楷模,榜样有普通人,一起奋斗、互助互爱;也有功勋模范,坚守奋斗,引领精神!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榜样,每个人都拥无尽的榜样力量。
点评
作文开篇以排比句回答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的榜样,引出普世意义的“榜样”的含义。这个由头具有激发兴趣、点扣材料、彰显论点等多重效果。然后,考生针对“榜样为何会被铭记”展开论述,先分析根本成因是“他所具有的时代精神”,接着又剖析“榜样的力量还在于他的个体性”,借此可“唤起人们心中的柔情与力量”——为了证明这一点,引入“写作‘视角’”作类比,辅之以相关例证,使“榜样不是要告诉我们,人生只能走一条路;而是在我们面临岔路时,坚定地向我们指明一条前路”等见解变得令人信服。结尾有机地呼应前文榜样的力量,收束得言简意赅。
综合看来,作文紧扣“榜样”这一主题,阐发了榜样的含义,重点揭示了榜样力量产生的原因,以及发挥的作用。行文渐次递进、渐入佳境,展现出清晰的逻辑链条和优秀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流畅、凝练,与理性、深刻的思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