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灵魂滋养成晶莹剔透的水晶
作者: 王馨淋打开一本书,就如同打开一个世界,让我们体会到不同的情感。“经典”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直抵人心。《红岩》是爱国主义的经典之作,不仅有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笔触细腻。
《红岩》被誉为“人生教科书”,作者是杨益言和罗广斌。书中介绍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历史,描写了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小说着重表现了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虽然最后惨遭屠杀,却充分展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鲁迅先生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比如江姐见到丈夫被害后,强压下悲痛,和华为重新赶路,她“脚步越来越急,行李在她手上仿佛失去了重量;提着箱子伴随她的华为,渐渐跟不上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对敌人的千仇万恨,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决心化悲愤为力量,前仆后继投入战斗。”江姐内心的巨大波澜,以及她崇高的革命精神喷薄而出。
“红岩”这种爱国精神,随着经典的传承,已经刻入了我们的骨髓里,无数人带着红色精神不断前进。孙家栋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年迈的身躯挺起探索月球的重任。彭士禄是“中国核潜艇之父”,他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富强而献身,足矣!”徐枫灿更是用自己的坚持,书写了新时代青年的答案。新时代青年不应只享受当下,而当以梦为马,向先烈看齐,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用梦想点燃生命的火花,用热血铸就民族的未来。《红岩》正是我们校正人生的经典读物,帮助我们把灵魂滋养成晶莹剔透的水晶。
《红岩》中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根植于精神的沃土。李大钊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宇宙。”我们当以寸心报华夏,将岁月赠山河,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
【福建龙岩市第二中学高三(7)班,指导老师:陈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