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题出,切合情境
作者: 张凯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指出:“审题与立意,通俗地说,就是先了解‘要我写什么’,然后确定‘我要写什么’。动笔之前,要认真审题,全面分析,审慎思考,进而确立写作的中心。”对于“命题材料+主题词”这类作文题来说,考生不仅要抓住主题词来阐释内涵并建立彼此关系,更要根据给定材料中的关键字句,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推敲琢磨、提炼归纳,把握命题者的意图,真正做到文从题出,材为文源,切合情境。
1.重视主题,整合材料
考生在审“命题材料+主题词”这类作文题时,通常可以做到紧紧围绕主题来行文,但是彼此关系表达常常不到位,甚至可能因为只抓主题词而忽略整合材料内容,分析、阐释内涵。对于材料中的二元、三元关系,作文应该重点阐释,做到具体、明确,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谈。阐释材料中的二元、三元关系时,可以运用比较思维,得出概念之间同与异的关系。材料中如果有具体形象(比喻)的内容,还需抽象出其中的道理。
2.材为文源,辩证思考
对于文题所供材料、情境,考生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其次要注意关联词,如“之所以”“是因为”,表明存在因果关系,据此理顺思路。最后要拓展思维,辩证思考。考生可以审视矛盾的两个方面,或逆向思考,或正向拓展,尝试找到使矛盾得以解决和统一的方法;还可以运用辩证思维,透过表面的现象,深入思考问题的起源、演变和影响,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当然也可以对各种观点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有人说:“珠穆朗玛峰之所以成为世界最高峰,那是因为有青藏高原这个平台。”
材料2: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
材料3:平台是成才的土壤,而个人则是那棵不断向上生长的树木。
班级将举办以“平台与人才”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维分析】
这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设置了具体的情境、任务、要求。命题任务是关系型话题——“平台与人才”,指向“平台”与“人才”之间的辩证关系;多则材料都指向“平台与人才”,但是具体的逻辑关系必须“结合材料”才能清晰明了,从而实现“文从题出,材为文源”。
考生在审题立意时,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材料1中,“平台”是“青藏高原”,“人才”是“珠穆朗玛峰”,说的是珠穆朗玛峰借助青藏高原这个“平台”成为世界之巅,讲的是“优秀平台孕育杰出人才”“杰出人才需要优秀平台”。材料2中,“平台”是“时势”,“人才”是“英雄”。前半句揭示时代为有志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与材料1的观点是一致的,此为两则材料之“同”。材料2后半句关键在于“适”字,真正的英雄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顺应潮流,乘风而起,最终成就一番伟业,并推动社会发展。材料3前半句与材料1的观点也是一致的,此为三则材料之“同”。理解材料3后半句,首先要明确“真正的人才”在于“不断向上生长”,也就是强调平台虽好,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我们该“怎么办”?需要把握机遇,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当然,考生也可以拓展思维,对“不断向上生长”进行逆向的假设思考。一棵树即便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如果它自身不努力向上伸展,吸收阳光和雨露,也无法成长为参天大树。由此可以推断:一个人如果缺少自律、进取心、勤奋和坚持的品质,即便身处最佳的平台,也难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综上所述,平台与个人成长之间存在着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体现在:平台为我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而个人的奋斗和努力,则是我们在平台上立足并持续前进的核心动力。没有平台的支撑,个人可能会力不从心;反之,若缺乏个人的奋斗,即便再优秀的平台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立意:立于高台,始见成才之基;心向高阳,终为参天之树。平台铺就成功路,人才点亮未来光。平台与人才相互成就,共创辉煌。人才因平台而闪耀,平台因人才而辉煌……
【写作示范】
于平台沃土中扎根,
在茁壮向上中成才
◎一考生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的生命犹如一棵树的成长,繁花绿叶枯荣轮回,都离不开那深植于土壤的根。根与树恰如平台与人才,吾辈应于优良平台中扎根,在茁壮向上中成才。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所谓借平台成长,并非一味倚仗平台而坐享其成,无所作为;所谓不断向上生长也并非忽略平台而横冲直撞,盲目向前。只有趁“时势”造“英雄”,才可成就非凡。
借平台沃土,扎深厚之根,丰盈滋养而成参天之木。
文学家木心曾有言:“有所谓万丈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诚哉!木心先生幼时生活在乌镇,经常去茅盾家中借书览略,中国经典子集,无所不看,沉迷于书本知识中。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日后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里,仍坚信自己有命中注定的“前程万里”。是中华文化的大平台给他以底气与信念,滋养他成长。
植平台厚壤,以向上之念,茁壮不息以成秀林之树。
珠穆朗玛峰成为最高峰是因为有世界屋脊做平台,而真正令它超越绵延的南迦巴瓦与耸立的乔戈里峰的则是它自身的高度。王永志获得“共和国勋章”是因为他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主动敲开钱学森的门,提出减少燃料以恢复最佳配比的方案,让“东风二号”顺利发射。他在载人航天工程这个平台上,把神舟五号送入太空。今天,我们站在一个历史新起点上,唯有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成长,扎根祖国大地,对标世界一流,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等各级大平台,才能脱颖而出。即使有优渥的平台,也应装上向上的车轮——若是有大平台而不能充分利用,高原也会沦为人生盆地。
同学们,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当借伟大祖国给予的平台,做顺应时势的英雄;同时以英雄之姿叩问苍穹,为创造新的更高的时势努力!
请相信,扎根平台沃土,茁壮不息,向上不止,终将穿过寒冬,吹绿人生的新芽!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点评
作文通过比喻和实例强调在优良的平台中扎根、不断努力向上的重要性。文中以木心、王永志等人的经历为例,论证了在优越的条件下,个人仍需保持进取心和自我提升,才能真正成才,呼吁新时代青年要利用好国家提供的平台,成为时代的英雄。